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
2023(1047)
2022(919)
2021(825)
2020(763)
2019(1819)
2018(2015)
2017(3859)
2016(2053)
2015(2568)
2014(2567)
2013(2682)
2012(2713)
2011(2777)
2010(2634)
2009(2321)
2008(2331)
2007(2204)
2006(2285)
2005(2148)
作者
(6301)
(5186)
(5112)
(5013)
(3436)
(2560)
(2476)
(2077)
(2049)
(1931)
(1901)
(1799)
(1725)
(1718)
(1686)
(1629)
(1567)
(1512)
(1495)
(1476)
(1450)
(1394)
(1224)
(1209)
(1181)
(1154)
(1152)
(1126)
(1122)
(1089)
学科
图书(10172)
书馆(9701)
图书馆(9701)
工作(5470)
管理(5414)
(5166)
经济(5161)
(3707)
读者(3704)
(3445)
中国(2781)
(2632)
(2488)
网络(2488)
(2318)
图书馆学(2273)
自动(2212)
自动化(2210)
网络化(2203)
(2158)
企业(2158)
方法(1954)
(1862)
数学(1725)
数学方法(1681)
电子(1570)
(1478)
(1467)
金融(1467)
组织(1464)
机构
大学(33896)
学院(28264)
图书(19520)
书馆(19071)
图书馆(19070)
管理(10397)
大学图书馆(8437)
研究(8207)
(7889)
理学(7856)
理学院(7719)
经济(7542)
管理学(7538)
管理学院(7441)
(7111)
中国(6998)
(5924)
师范(5896)
(5394)
科学(5358)
(5326)
信息(4876)
北京(4715)
师范大学(4458)
(4325)
(4321)
中心(4202)
研究所(3736)
(3726)
(3586)
基金
项目(16721)
研究(13714)
科学(11841)
基金(11245)
(9312)
国家(9234)
成果(8667)
社会(8094)
编号(7759)
社会科(7651)
社会科学(7650)
科学基金(7411)
(6380)
项目编号(6099)
基金项目(5876)
(5482)
研究成果(5433)
教育(5271)
之一(5260)
(4864)
资助(4358)
图书(3996)
书馆(3842)
图书馆(3842)
自然(3655)
自然科(3548)
自然科学(3548)
自然科学基金(3484)
(3482)
国家社会(3439)
期刊
图书(26331)
书馆(21719)
图书馆(21719)
(8836)
经济(8836)
学报(7792)
研究(6813)
情报(6078)
中国(5628)
(5221)
论坛(5221)
大学(5173)
图书馆学(4485)
建设(4302)
(3459)
(3459)
杂志(3459)
工作(3437)
(3268)
情报工作(3109)
(2986)
科学(2953)
(2907)
金融(2907)
学学(2556)
大学图书馆(2548)
管理(2224)
理论(2141)
实践(2031)
(2031)
共检索到57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佳莹  
[目的 /意义]通过对图书馆行业女性从业者远多于男性这一普遍现象进行社会性别文化归因,寻求对图书馆员这一社会角色的多角度解读。[方法 /过程]借助社会性别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观点,从劳动性别分工、性别分层、性别关系及性别刻板印象角度对图书馆员性别比失衡现象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当传统社会性别文化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时,图书馆员性别比失衡现象便不可避免,这是其文化建构本质及社会对图书馆员职业的价值判断所决定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安全  张立斌  郭丽丽  
本文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分析了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中国城市房价的可能影响,并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是引起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且在省级层面上能够解释6%23%的住房价格上涨。同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于房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特征,住房支付能力越弱的地区,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于房价的影响越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研究发现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于房价影响的大小,更多的是取决于房价本身,而不是家庭收入水平。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发现提供了合理的经济解释和相关的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安全  张立斌  郭丽丽  
本文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分析了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中国城市房价的可能影响,并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是引起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且在省级层面上能够解释~6%23%的住房价格上涨。同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于房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特征,住房支付能力越弱的地区,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于房价的影响越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研究发现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于房价影响的大小,更多的是取决于房价本身,而不是家庭收入水平。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发现提供了合理的经济解释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庆荣  屈思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凯   王玉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后强,艾南山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在三十年代中叶提出中心地理论,其核心是三角形聚落分布和六边形市场网络。它成功地说明了许多地区的空间社会经济和地理分布现象,被不少学者誉为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在近代经济地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中心地理论是以一系列的简化和假设为前提的,一些学者认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水清  张俊  阎素兰  
针对学科与机构评价活动常见的被评价机构层级划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黄金分割法的三层级划分方法。该方法有深厚的理论依据,与大多数评价者选择的层级数量相符,且具体计算与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对ESI的4个学科的评价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对降序排列的被评价机构划分层级,并且三个层级之间的各项指标值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在总被引次数方面,排序从高到低的三个层级之间大体为2∶1∶1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微  黄蓉  
基于繁殖竞争视角,利用1996-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实证考察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四类不同人群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但它仅与未婚男性人群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而与未婚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人群创业决策均不相关。结果为人类经济行为和结果提供新见解,证明了某些生物属性可能会对人类经济行为(如创业)产生影响。但是,为解决就业问题和实现经济增长目的,政府不应有意操纵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以促使人们选择创业,而应为未婚男性人群制定个性化创业扶植政策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文华  
文章对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微  黄蓉  
基于婚姻匹配和家庭代际理论,利用2011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性别比例失衡对居民三种不同类型消费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性别比例失衡对三类消费的作用及其在四类人群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比例失衡不仅抑制了居民的总消费,而且抑制了居民的享乐型消费和功利型消费,但这种抑制作用仅体现在未婚男性人群、已婚男性人群和已婚女性人群的消费上,而未体现在未婚女性人群的消费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子英  顾晓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性别比失衡状况日益严峻,而性别比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男孩偏好背后的经济动机。2003年,我国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的试点政策,试点县区针对独女户和纯女户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奖励和扶持政策。本文基于这一外生的自然实验,运用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估计了真实经济激励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爱女孩行动"使得试点县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显著下降了12个百分点,在排除了瞒报、移民等因素的干扰之后,该结论依然非常稳健。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关爱女孩行动"主要是通过经济激励发挥作用,同期实施的打击"两非"行政干预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倾斜性的政策切实改善了试点县区的女性地位,女性受教育程度显著增加了10%。由于真实经济激励产生了显著的作用,这意味着通过制度安排来提高生育女孩的相对收益,是促使我国性别比再平衡的可行方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子英  顾晓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性别比失衡状况日益严峻,而性别比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男孩偏好背后的经济动机。2003年,我国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的试点政策,试点县区针对独女户和纯女户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奖励和扶持政策。本文基于这一外生的自然实验,运用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估计了真实经济激励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爱女孩行动"使得试点县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显著下降了12个百分点,在排除了瞒报、移民等因素的干扰之后,该结论依然非常稳健。进一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陈卫  陶涛  蔡菲  杨成钢  宋月萍  陈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倪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