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5)
- 2023(2334)
- 2022(1886)
- 2021(1886)
- 2020(1474)
- 2019(3450)
- 2018(3138)
- 2017(5201)
- 2016(3456)
- 2015(4525)
- 2014(4831)
- 2013(4110)
- 2012(3861)
- 2011(3382)
- 2010(3561)
- 2009(2681)
- 2008(2569)
- 2007(2598)
- 2006(2313)
- 2005(1769)
- 学科
- 济(6855)
- 经济(6853)
- 教学(6525)
- 管理(6367)
- 理论(5083)
- 中国(4901)
- 教育(4663)
- 学法(4500)
- 教学法(4500)
- 学校(4149)
- 学理(3949)
- 学理论(3949)
- 地方(3527)
- 农(3254)
- 业(2637)
- 技术(2576)
- 高等(2382)
- 业经(2370)
- 政治(2370)
- 思想(2338)
- 思想政治(2268)
- 政治教育(2268)
- 治教(2268)
- 德育(2231)
- 职业(2011)
- 农业(2010)
- 职业技术(1955)
- 企(1930)
- 企业(1930)
- 技术学校(1879)
- 机构
- 学院(42418)
- 大学(33054)
- 职业(16631)
- 技术(14121)
- 研究(12386)
- 职业技术(12195)
- 技术学院(11754)
- 管理(9088)
- 教育(8795)
- 范(8642)
- 江(8626)
- 师范(8578)
- 济(8464)
- 京(8163)
- 经济(7985)
- 中国(7683)
- 科学(7490)
- 州(7376)
- 理学(6709)
- 理学院(6578)
- 师范大学(6528)
- 管理学(6293)
- 管理学院(6217)
- 所(6009)
- 中心(5852)
- 研究所(5215)
- 北京(5196)
- 财(5047)
- 农(4879)
- 院(4728)
共检索到71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宁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课程建设是核心内容,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教学质量的标志。在高职院校面临越来越大的社会及校际间竞争压力的今天,课程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文章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优化与完善课程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
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优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雨可 唐林伟
现代技工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设计是指以现代技工院校为依托,为培养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内容编排。其现状为课程目标重"专"轻"通",课程结构重"技"轻"文",课程实施重"程"轻"果"。主要问题包括课程设置目标缺失、课程设计结构失衡和课程实施路径不畅,解决方案有课程目标技艺道一体、课程内容通专特一体、课程实施工学评一体。
关键词:
技工教育 技术技能型人才 课程设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名梁 谢勇旗
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举措,但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中许多高职院校对办学特色缺乏真正的理解与认同。笔者在分析这些误区的同时,具体阐述了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和特征,并提出了重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办学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栋科
行动逻辑反映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其发展的未来路向。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已有专业群建设实践秉持"产业-专业-就业"的线性行动逻辑。线性逻辑偏差的理论根源是对职业教育适应论的机械解读,其实质在于忽略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由此,引入卢曼的功能结构主义理论,将高职教育视作以专业群作为"代谢生产网络"、以"自我指涉"机制运行的自创生系统,进而将高职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解读视角由单向、被动的静态适应转向互动、主动的动态适应。"自我指涉"机制背后是高职教育内部与外部的"双联动"行动逻辑。秉持"双联动"行动逻辑,高职教育与外在环境耦合关系的实质,是以专业群为特色的人才生产网络的复杂性来"化约"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复杂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哲智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20余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它走的是一条数量扩张型的发展道路,规模明显扩大,成绩是显著的。进入21世纪,走质量提高型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惠利
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实践性课程中,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育实践智慧和高师院校培养目标落实的重要保证。审视与反思我国高师院校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发现问题依然突出:观念狭隘;课程比例偏少,安排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内容与形式单一,课程资源严重短缺;实施简单化;评价的刻板与低效等。高师院校应从实践性课程的管理体制、资源开发、内容与形式、基地建设、评价机制几方面构建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实践性课程 反思与重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芹
反思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遴选过程而忽视绩效评估,重视硬件建设而轻视软件建设,重视少数学生培养而忽视多数学生利益以及教师参与、扩散效应有限等问题。提出在当前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构建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经费资助体系,突出以软件建设为重心的验收标准,构建惠及全体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治理机制,打造以优质高职院校为核心的区域集团化办学网络,以加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解德渤
高校法人分类问题始终是我国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难题,高职院校则成为该问题的集中爆发区。法人类型直接关系到现代大学治理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明确且合理的法人分类成为高职院校突破发展迷局的良药。我国高职院校经历了"没有法人地位"-"一元法人类型"-"二元法人类型"-"多元法人类型"的历史变迁。目前公办高职院校的"事业单位法人"、民办高职院校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并不能解释或解决司法上的困境,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也未获得明确的法人地位,这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源因素。在依法治校的时代背景下,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稳健地推进法人分类改革。因此,重审高职院校的法人分类问题,既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分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浩 伍杰明 林广国 梁传善
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推进,为高职院校开展学分制改革提供了契机。结合高职院校学分制现状研究综述,提出特色学分制的内涵概念,解释了套餐、标签与转换三个特色学分制的关键概念,并结合高职院校的改革探索实际,提出特色学分制下重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下学分制改革提供思路借鉴与行动参考,为国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融合,打造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学校层面的微观解决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怀南
高职院校校本SPOC资源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的重要环节,校本资源更符合本校特色定位,匹配本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贴近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高职校本SPOC课程资源建设要遵循教学设计完整性、资源形式多媒化、互动渠道多样性、评价方法多元化四个原则,从课程定位与需求分析、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学习资源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与实现,从以赛促建、强化应用、组建团队、政策保障四个维度推进校本资源的持续性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怀珍 杨桂染 李旭 刘颖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医学类高职院校而言,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是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是进行课程建设的前提,理清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是进行课程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医学类 高职院校 课程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欣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着眼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宽窄并举为原则,着力进行专业整合与分流;课程建设应按照整合能力观,注重课程内容结构的定向化、综合化和模块化,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和人本位。
关键词:
高职 专业设置 课程建设 专业整合 分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岩荣 王宏启 李光宇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内涵、理论支撑以及建设的重点,对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一条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强 于洪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是教师与学校的课程建设机制之间博弈的结果。因此,高职院校建立课程建设的各项激励机制,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建立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优化课程规划、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等。
关键词:
课程建设机制 博弈理论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建锋 吴新燕
重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前提。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必须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再由学习领域具体化到学习情境。应遵循先导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行业性与地域性相结合、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多元整合和整体优化相结合的原则,在转变思想观念、改进资源配置、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