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5)
2023(2217)
2022(1955)
2021(1965)
2020(1663)
2019(3804)
2018(3571)
2017(5895)
2016(4028)
2015(5040)
2014(5282)
2013(4750)
2012(4480)
2011(4004)
2010(4339)
2009(3701)
2008(3448)
2007(3260)
2006(3056)
2005(3082)
作者
(9921)
(8093)
(8059)
(8017)
(5192)
(3931)
(3740)
(3283)
(3274)
(2954)
(2870)
(2731)
(2706)
(2694)
(2693)
(2635)
(2562)
(2499)
(2437)
(2384)
(2383)
(2153)
(2055)
(2025)
(1999)
(1978)
(1906)
(1834)
(1717)
(1683)
学科
管理(10225)
(9719)
经济(9697)
(7581)
(6417)
企业(6417)
中国(5269)
教学(5095)
教育(4851)
理论(4805)
(4136)
学校(4047)
(3751)
学法(3585)
教学法(3585)
(3404)
学理(3090)
学理论(3090)
技术(3029)
(2862)
银行(2861)
(2761)
(2702)
地方(2676)
方法(2612)
业经(2608)
(2593)
高等(2456)
农业(2399)
制度(2204)
机构
学院(52170)
大学(44363)
研究(15544)
职业(15496)
(14667)
管理(14547)
经济(14070)
技术(13438)
中国(12374)
(11391)
职业技术(11311)
理学(11102)
技术学院(11035)
理学院(10958)
管理学(10697)
管理学院(10604)
(10388)
(9619)
(9115)
科学(8658)
(8352)
师范(8296)
中心(8155)
教育(8054)
(7567)
财经(6726)
北京(6691)
(6573)
(6538)
研究所(6440)
基金
项目(26454)
研究(25542)
科学(20638)
教育(16043)
基金(15435)
编号(14142)
(13221)
社会(12768)
成果(12213)
(12119)
国家(11907)
社会科(11905)
社会科学(11902)
课题(11503)
(10739)
(10510)
科学基金(10157)
规划(7701)
项目编号(7671)
基金项目(7489)
(7343)
(7223)
研究成果(7151)
资助(6741)
重点(6725)
年度(6363)
(6323)
(6321)
阶段(6306)
(6248)
期刊
教育(21527)
(21297)
经济(21297)
中国(17990)
研究(17690)
职业(10949)
技术(9538)
(7986)
技术教育(6965)
职业技术(6965)
职业技术教育(6965)
(6824)
金融(6824)
(6405)
管理(6206)
学报(6018)
(5771)
论坛(5771)
图书(5660)
大学(5030)
科学(4723)
书馆(4471)
图书馆(4471)
学学(3927)
职教(3902)
农业(3886)
财经(3582)
业经(3212)
(3115)
问题(2647)
共检索到92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忠健  武文  
大学学术权力的实现,本质上体现学术追求在整体文化追求中的崇高地位,是大学核心价值的体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学术权力也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科技推广和服务社会质量和品位的本质要素。其学术组织的建设是学术权力实现的重点和基本途径,学术组织办事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是学术权力实现技术通道和物质支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延勤  
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尤为突出。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个权力系统既存在明显的区别,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没有能够很好的理顺,两者失衡现象比其他高校更突出,主要表现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界限模糊、行政权力挤压学术权力、专家教授团体力量较弱。新建本科院校应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得到有效的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傅新民  谈应国  罗政华  
我们将学术权力界定为高校学术组织对学术事务和直接涉及学术的行政事务作出决策、审定、审议和咨询的权力。高职院校存在三种学术事务,即纯学术事务、涉及行政的学术事务和直接涉及学术的行政事务。对三种学术事务行使学术权力时,宜采取与之对应的方式:纯学术事务须由学术组织决策或审定,涉及行政的学术事务须经学术组织审议,直接涉及学术的行政事务须向学术组织咨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万一  王虹  
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内部学术权力处于弱势地位,这既不利于内部权力的平衡,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应通过平衡内部权力关系、培植学术力量、构建相对独立的学术管理体系和发展特色学术文化等途径,积极培育学术权力,彰显高职院校的学术组织特性,保护师生的学术权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颖  
高职院校学术权力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学术组织"虚位"、学术群体"重位"、行政权力"越位"等缺陷。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和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应继续坚持开放的特性,克服自身的不足,积极吸纳社会优质资源,主动激活内部资源,通过整合资源、设立机制、完善制度、强化能力等优化举措,构建"顶层有模式、运行有机制、权力有保障、人员有能力"的学术权力系统,最终确立学术组织的应有地位,强化学术权力的制度建设,激发科研人员学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活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星海  陈方晔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为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高职院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具有统一性、相互依存性、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其行使过程具有相互协调性和制约性,为有效处理二者间的关系,高职院校要积极贯彻《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建立健全学术组织和制度,培育学术权力基础,充分发挥院长的协调平衡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春娜  刘志军  
现今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阶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博耶"教学学术"理念的提出重新强化了教学的中心地位,为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地方高职院校在高校中所占比例较大,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必要对地方高职院校有效践行教学学术的思想进行探究。本研究提出要贯彻教学学术的观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需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培养模式;其次要在学校评聘、培训、评价等环节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并从学院基层教学活动做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萍  赵英华  韩胜难  
本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能力培养的方向,提出了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几点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昌送  
因政府整体设计和强力推动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受到更多行政力量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术权力系统存在学术组织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行政权力越位等问题,这与高职院校的行政主导的发展模式、教师群体专业成长不足、以专业知识"垄断"为基础的专业优势和学术实力尚未形成等因素有关。高职院校学术权力的诉求主要表现在学校层面对办学自主权的要求、教师群体对学校学术事务管理权的要求以及个体层面对学术自由的要求。要发展高职院校的学术权力,须从深入研究和遵循高职教育的科学规律、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唤醒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的学术自由意识与维权意识、建立完备的学术组织和运行体系、增进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复国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实行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探讨了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及其基本模式,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克孝  
质量是生命,有质量才会有发展的实力。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应努力探索符合发展规律的质量建设标准和方略。高职教育应以能够适应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求之满足程度为最终质量标准。当前,尚处初创期的各高职院校,质量的建设必须采取团队协作、各自特色经营的方略,在提高个体质量的同时,更应关注整体适应性的增强,以整体的优质品牌提高社会声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尚华  
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开展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中学风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创建优良学风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地  
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陕西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障碍,如中高职衔接缺乏整体设计、衔接管理与监督不到位、专业衔接与课程对接契合度低、院校间互动沟通机制不顺畅等。中高职院校之间应进一步密切联系,加强专业与课程对接,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与沟通交流平台等,促进中高职教育实现有效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高萍  柴草  
高职院校实现质量型扩招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客观需要、提升价值认可度和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保障。面对扩招生源多样化,校内外的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师改革动力不足,教学模式相对传统单一,调研统筹不够,难以因材施教这些现实困难,建议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构建“三真”模式,激发学习动力;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建立多维协作关系,促进意义建构;坚持文化育人原则,推动文化适应,提升自我价值认可,以真正实现质量型扩招,提升扩招人才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