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8)
2023(2334)
2022(2079)
2021(2053)
2020(1773)
2019(3994)
2018(3800)
2017(5932)
2016(4436)
2015(5552)
2014(5888)
2013(5020)
2012(4786)
2011(4228)
2010(4679)
2009(3707)
2008(3602)
2007(3384)
2006(3168)
2005(3011)
作者
(10851)
(8916)
(8862)
(8839)
(5768)
(4316)
(4182)
(3616)
(3556)
(3397)
(3214)
(3113)
(3042)
(3002)
(2999)
(2921)
(2874)
(2753)
(2747)
(2659)
(2656)
(2435)
(2360)
(2300)
(2201)
(2112)
(2091)
(2041)
(2032)
(1908)
学科
管理(9296)
(7804)
经济(7785)
教学(7776)
(7589)
教育(6882)
理论(6648)
(6100)
企业(6100)
中国(5606)
学法(5531)
教学法(5531)
学理(4901)
学理论(4901)
技术(4192)
学校(4169)
(3830)
(3326)
研究(2956)
高等(2647)
职业(2558)
地方(2537)
(2491)
银行(2483)
(2396)
(2380)
农业(2349)
业经(2269)
政治(2239)
(2224)
机构
学院(54513)
大学(45552)
职业(17750)
研究(16638)
技术(15874)
管理(13518)
(13077)
职业技术(12904)
技术学院(12447)
经济(12402)
(12305)
中国(11654)
(10734)
理学(10184)
理学院(10038)
教育(10029)
科学(9861)
(9810)
(9699)
管理学(9691)
师范(9613)
管理学院(9601)
(8525)
中心(8320)
(8264)
(8078)
(7417)
研究所(7393)
师范大学(7097)
北京(7031)
基金
项目(29022)
研究(28319)
科学(21628)
教育(19224)
(16048)
编号(15826)
基金(14702)
课题(13860)
成果(13349)
(12895)
(12674)
社会(12554)
(11644)
社会科(11572)
社会科学(11570)
国家(11419)
科学基金(9305)
规划(9093)
(8453)
项目编号(8319)
(7844)
研究成果(7838)
重点(7743)
年度(7602)
(7390)
基金项目(7216)
(6972)
(6971)
(6948)
阶段(6944)
期刊
教育(27956)
中国(21828)
(18945)
经济(18945)
研究(17641)
职业(13756)
技术(11806)
技术教育(8955)
职业技术(8955)
职业技术教育(8955)
(7831)
学报(6956)
(6710)
(6557)
论坛(6557)
管理(6104)
(5696)
金融(5696)
大学(5559)
科学(5242)
农业(5055)
图书(4865)
职教(4677)
学学(4539)
书馆(3964)
图书馆(3964)
高等(3543)
成人(3449)
成人教育(3449)
(3025)
共检索到96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益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从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这对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职院校应进一步突破办学瓶颈,完善能力为本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跟踪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适应技术更新和产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小其  
高技能人才凭借掌握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解决操作性的问题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专业人员。本文从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考察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构建的前提、核心和基础。针对理论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地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的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慧  韩忠培  陈瑶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水平的"利器"。文章基于校企合作视角,因地制宜地从构建产学研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以及共享机制四方面入手,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修炎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向互动合作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四项基本原则,采取争取政府政策与法规的支持,搭建校企间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主动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建立校企间有效的保障机制等基本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万贵  林海波  
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背景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出发,讨论了人才培养现状和目标的定位,着重从政府政策引导、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科研项目、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优化师资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进行论述,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对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荣江  
文化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也应以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心,这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特质所在。发展历史较短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方面缺少历史传统,也少有基于自身特色的创新性探索,过多地依赖模仿与借鉴,导致文化建设始终难见成效。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应立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对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以长效机制建设来推进文化的健康发展,以主题活动来彰显文化育人的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平  胡家秀  
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质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构建了由"创新教育课程平台"、"学生技能竞赛与创新实践平台"、"创新素质师资平台"和"社团活动平台"构成的"四平台"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培养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三个途径加以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盛艳秋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力平  陈怡  
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是高技能人才三个培养途径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应根据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的特点、规律,对其院校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学燎  
我国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面临多重难题。技工院校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增强技工学校的吸引力;整合资源,突出办学特色,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集团;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沟通协调机制;根据社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推行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向寓华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支撑"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培训效果是关键,完善培训绩效评价体系是重要任务。针对目前存在对职业培训绩效评价重要性认识不足、绩效评价指标缺乏时代特征及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从培训绩效体系构建的原则、形成由承培委培受培三方共同参与的评价共同体、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以及强化培训绩效诊断反馈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科学有效符合时代特征的职业培训绩效评价体系,保障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质量,以期提高职业培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家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改革,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