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6)
2023(3880)
2022(3218)
2021(2841)
2020(2232)
2019(4896)
2018(4304)
2017(7095)
2016(4894)
2015(5942)
2014(6242)
2013(5597)
2012(5217)
2011(4540)
2010(4997)
2009(4211)
2008(3939)
2007(3803)
2006(3454)
2005(3432)
作者
(12658)
(10212)
(10189)
(10107)
(6543)
(4992)
(4714)
(4065)
(4034)
(3837)
(3571)
(3533)
(3450)
(3370)
(3311)
(3250)
(3229)
(3155)
(3075)
(3022)
(2941)
(2588)
(2565)
(2517)
(2478)
(2457)
(2373)
(2345)
(2183)
(2105)
学科
(13665)
经济(13640)
管理(13633)
(10691)
中国(9136)
(8165)
企业(8165)
教学(5475)
(5370)
教育(5342)
理论(5185)
(4818)
(4506)
地方(4214)
学校(4143)
业经(3964)
农业(3878)
学法(3828)
教学法(3828)
方法(3686)
技术(3523)
学理(3245)
学理论(3245)
(3195)
银行(3194)
(3074)
数学(2868)
(2804)
(2795)
数学方法(2791)
机构
学院(64967)
大学(56298)
(21168)
经济(20483)
研究(20172)
管理(19351)
职业(16635)
中国(15720)
理学(15236)
理学院(15070)
技术(14868)
管理学(14755)
管理学院(14645)
(13498)
(13063)
(12653)
职业技术(12053)
技术学院(11823)
科学(10898)
(10783)
中心(10225)
(9880)
(9774)
师范(9703)
教育(9022)
财经(8915)
(8587)
北京(8442)
研究所(8426)
(8303)
基金
项目(36101)
研究(32981)
科学(28214)
基金(22030)
教育(19511)
(17948)
社会(17925)
国家(17701)
(17325)
编号(16979)
社会科(16818)
社会科学(16816)
科学基金(15219)
成果(14258)
课题(13833)
(13675)
(12550)
基金项目(10727)
规划(9609)
资助(9282)
项目编号(9217)
(9057)
重点(8995)
(8650)
(8239)
自然(8188)
研究成果(7999)
自然科(7992)
自然科学(7990)
自然科学基金(7829)
期刊
(27682)
经济(27682)
教育(23833)
中国(22531)
研究(21604)
职业(11856)
技术(10926)
(10490)
管理(8205)
(8028)
技术教育(7469)
职业技术(7469)
职业技术教育(7469)
(7406)
金融(7406)
学报(7229)
科学(6084)
大学(6062)
(6054)
论坛(6054)
图书(5283)
农业(5127)
学学(5032)
财经(4580)
业经(4322)
书馆(4263)
图书馆(4263)
职教(4100)
(4012)
经济研究(3932)
共检索到113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萍  赵英华  韩胜难  
本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能力培养的方向,提出了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燕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论述,是对就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推动作用,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收入分配、就业结构、劳动条件、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挑战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制定相应政策,才能取得成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信长星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高度关注就业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就业目标,即"就业更加充分";将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出了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即"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强调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从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立奎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仅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河南省新乡市面对人力资源素质与经济发展岗位需求不匹配和就业条件、就业服务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更高质量就业的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凝心聚力、创新思路、克难攻坚,着力在提高就业质量上做文章,不断增强就业的稳定性,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构建和谐幸福新乡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锡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党中央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这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时期人们对就业期望值的新变化,反映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反映了随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看待就业工作发展的新视角。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新任务,对全面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好、执行好、实践好十八大提出的就业目标,推动实现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余次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批示,内容关涉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地位作用、总体目标、政策促进、指导服务、困难帮扶、观念引导、创新创业、长效机制等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最好地诠释了党和政府"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与基本遵循。1.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正宏  蒋德勤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强调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前不久,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要在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注重实践环节发展的教育体系建设中,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过程中,创业教育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教育部有关部署,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认真下功夫,切实抓好高校创业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玲  
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回顾农村转移劳动力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就业的特点,分析当前就业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推动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部署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从十六大报告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到十七大报告的"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再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它反映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秀华  
通过对高职院校师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职业指导方式和内容单一、缺乏独立的职业指导机构和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不通畅、校企合作不深入、毕业跟踪调查不完善等特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指导机构、职业指导工作系统化、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实现个性化的职业指导、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丽锋  赖德胜  
(一)尽快开展就业质量评价工作,形成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就业质量首先需要科学、有效地评价不同领域的就业质量水平。就业质量涵盖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内容,宏观层面包括就业环境、就业服务、就业机会、工作安全、社会保险、对话机制、劳资关系等,微观层面包括劳动生产率、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间、劳动收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琴  何倩  卞正  张梦晓  
生物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参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价格激励机制不健全、国际化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需要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卡点堵点,以鼓励创新为引领,通过夯实产业科技基础、完善价格和支付机制、打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服务支撑体系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我国生物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阳  
本文通过编制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我国就业质量水平指数,使用1994~2012年全国样本数据,评估我国就业质量水平及分析当前主要的就业质量问题。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我国就业质量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的W型"变动轨迹,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都对就业质量水平变化有较强的预测作用,但存在滞后性。2012年我国就业质量仅达到基本水平的程度,各具体指标值同我国的标准值乃至其他国家的经验值,都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尽快理顺制约就业质量提高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以实现体面就业为目标,形成政府引导、社会监督、市场推动、劳资协商的就业质量多方治理格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阳  
提高就业质量是新时代北京市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拟合北京市就业质量水平指数,进而使用熵值法测算2006—2015年的指数值。结果显示,北京市就业质量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的W型"变动轨迹。得益于工作安全性、就业稳定性和收入保障性,全市就业质量水平较高,且背离经济形势呈现"福利刚性"特点。目前,北京市就业仍有"质量"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促进职工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近两年中国新增就业人数都超预期,可圈可点。就业增长无疑有助于稳定,但就业人数增加并不简单等于"更高质量的就业"。什么是更高质量的就业?从就业者本人讲,是他们能在就业岗位上发挥所长,挖掘潜能;对社会来说,是他们能够创造更多价值,能创造比在别的地方更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