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0)
- 2023(2713)
- 2022(2451)
- 2021(2598)
- 2020(2234)
- 2019(5084)
- 2018(4495)
- 2017(7407)
- 2016(4728)
- 2015(5575)
- 2014(5779)
- 2013(5493)
- 2012(5238)
- 2011(4699)
- 2010(5187)
- 2009(4436)
- 2008(4248)
- 2007(3957)
- 2006(3760)
- 2005(3709)
- 学科
- 业(11327)
- 管理(11216)
- 济(10475)
- 经济(10439)
- 农(8369)
- 教育(8161)
- 农业(6511)
- 企(6289)
- 企业(6289)
- 中国(6195)
- 制(6137)
- 理论(4839)
- 收入(4820)
- 教学(4807)
- 度(4464)
- 制度(4462)
- 研究(4406)
- 财(4390)
- 生(4329)
- 分配(4137)
- 学校(3924)
- 研究生(3639)
- 银(3390)
- 银行(3384)
- 地方(3356)
- 学法(3313)
- 教学法(3313)
- 行(3230)
- 学(3227)
- 技术(2993)
- 机构
- 学院(60823)
- 大学(55330)
- 研究(20901)
- 济(17928)
- 管理(17735)
- 经济(17014)
- 中国(16014)
- 职业(15558)
- 技术(14038)
- 理学(13621)
- 江(13487)
- 理学院(13420)
- 管理学(13039)
- 京(12996)
- 管理学院(12939)
- 职业技术(11354)
- 财(11302)
- 技术学院(11240)
- 科学(11213)
- 州(10956)
- 中心(10591)
- 所(10164)
- 范(10066)
- 师范(9987)
- 省(9860)
- 农(9801)
- 教育(9794)
- 研究所(8649)
- 北京(8547)
- 院(7775)
共检索到113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则 杨志峰
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教育公平、大学生成长、校园稳定和社会进步。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难以达到"精准资助"的现实要求,贫困生识别精准度低、资助育人效果不明显和缺乏动态监管等问题逐渐凸显。对此,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以大数据为依托,加强数据保密,通过打通贫困生资助工作信息平台,协同开展大数据精准资助与精准育人,加强贫困生资助线上线下双向监管,提升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精准度,实现前瞻性资助和动态化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葛军 赵炳起
近年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做出了种种努力,不少专家学者也为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然而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弄清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以及各类途径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贫困生问题的解决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避免在实践中出现偏差。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资助 思路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璟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贫困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作为各项资助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贫困生认定仍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本文在对贫困生认定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这一难点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 感恩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建美 邹海贵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断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贫困生资助工作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开始引起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机制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利益博弈,道德风险带来了"贫困陷阱",也严重影响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创新贫困生资助理念,改革制度设计,强化贫困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防范道德风险的基本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俸晓玲
高职贫困生资助的教育性要求正视贫困生的非经济弱势处境、发挥资助的生产性潜能、实现资助的可持续效益,真正从教育入场、在场、出场全程关注高职贫困生的发展,确保他们的稳定脱贫和长远生存。这就要求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教育投资策略丰富资助形式,扩充高职贫困生资本占有的类型和数量,帮助高职贫困生优化发展选择、提升发展水平。为此,应坚持以经济资助为主体,开展多项教育服务项目,加大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考核。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惠 罗金凤 杨素华
做好高职贫困生的援助工作是国家和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校园稳定、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等都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EAP模式是企业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精神福利支持项目,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应用广泛且取得了较好效果。EAP模式对于完善高职贫困生援助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EAP模式 高职 贫困生援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颖
文章用理性视角审视高校贫困生现存的负性情感,提出对贫困生进行人文关怀、实施精神资助的观点。高校贫困生精神资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性原则和精神抚慰的原则。构建高校贫困生精神资助的长效机制要以隐性经济资助为前提,以和谐校园氛围为保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手段,以自助与助人为归宿,从而达到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精神资助 原则 机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阳 高一星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的要求,在国家进行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依据在高校从事贫困研究生资助工作的实际,分析目前工作中存在的贫困研究生产生原因多元与资助政策单一存在矛盾、认定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效果存在偏差、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困境,从资助政策提供、资助体系设计和资助工作机制完善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改革 贫困研究生 困境 资助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安平 眭依凡
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范安平,眭依凡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世界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在我国,由于近年来经济转轨和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这一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深入探讨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构成类型,贫困生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及解决途径,对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玉刚 邓谨
高校贫困生扶助工作已经陷入"物本"趋向目标的困境,物质性与精神性统一必然成为创新高校扶贫工作的路径选择,即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理解贫困内涵为前提,以贫困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立足物质性和精神性二维视角创新高校贫困生扶助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立 戴航
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资助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改革的主攻方向。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中还存在对象认定缺乏精准度、形式单一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快建构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完善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指标体系,打造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从而将大数据技术充分融入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当中,以推动贫困生的精准认定、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以及实现发展性育人目标。
关键词:
大数据 高职院校 贫困生 精准资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劳逸媛
高校学生资助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意义重大。高职教育是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12名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访谈与观察发现,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可以分为前期的教育积累、院校及专业选择、学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毕业选择与社会流动四个阶段。高校学生资助主要以资助信息、资助资金和资助经验的形式对高职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产生影响。高职贫困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充满挑战,学生资助要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通过畅通从中学到大学的资助服务路径、完善高职贫困生资助服务体系、关注高职贫困生中的女性群体等政策举措支持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
关键词:
贫困生 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资助 影响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一芩
如何稳妥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保证贫困生同样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入学习研究以英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资助贫困生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对于健全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历经几十年的改革演变,从最初的"发放助学金、免费上大学"到如今的"助学贷款与助学金并行",已经形成了一套由政府部门完善政策、高校沟通协调、相关中介积极参与、税务部门统筹还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