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9)
2023(4628)
2022(4133)
2021(3921)
2020(3338)
2019(7859)
2018(7684)
2017(14239)
2016(8436)
2015(9757)
2014(9822)
2013(9268)
2012(8795)
2011(7890)
2010(7691)
2009(6305)
2008(5803)
2007(4906)
2006(4356)
2005(3571)
作者
(22563)
(18967)
(18465)
(17659)
(12152)
(9247)
(8566)
(7726)
(7148)
(7125)
(6901)
(6295)
(6248)
(6064)
(5821)
(5755)
(5723)
(5627)
(5609)
(5431)
(4884)
(4567)
(4565)
(4511)
(4302)
(4258)
(4222)
(4168)
(3933)
(3852)
学科
(28172)
经济(28154)
管理(16165)
(15337)
地方(11674)
(11243)
方法(10721)
(9843)
企业(9843)
数学(9694)
数学方法(9594)
农业(7933)
中国(7504)
业经(6289)
(6152)
理论(5551)
教学(5489)
技术(5247)
地方经济(5213)
环境(5202)
教育(5108)
(4550)
(4329)
贸易(4325)
(4203)
(4081)
资源(3749)
学校(3739)
(3736)
学法(3723)
机构
学院(106847)
大学(98257)
管理(36410)
研究(36112)
(35403)
经济(34483)
理学(31307)
理学院(30786)
管理学(30171)
管理学院(29963)
中国(25552)
科学(24505)
(23444)
(22567)
(22324)
技术(18734)
业大(18708)
(18512)
职业(17804)
中心(17706)
农业(17470)
(16867)
研究所(16825)
师范(16681)
(15009)
(14597)
(13750)
技术学院(13726)
师范大学(13460)
(13292)
基金
项目(76295)
科学(59571)
研究(59034)
基金(51248)
(44672)
国家(44189)
科学基金(37567)
(34879)
社会(34200)
社会科(32111)
社会科学(32102)
教育(29668)
基金项目(28618)
(27878)
编号(27218)
自然(24533)
自然科(23858)
自然科学(23851)
自然科学基金(23436)
成果(21153)
课题(20131)
资助(19886)
重点(17974)
(17698)
(17140)
(17033)
(16076)
(16043)
规划(15438)
创新(14756)
期刊
(40591)
经济(40591)
研究(27732)
中国(27069)
教育(21781)
(19161)
学报(17291)
科学(15486)
农业(12958)
大学(12652)
技术(12522)
学学(11546)
(10922)
管理(10826)
职业(10573)
资源(7974)
(7787)
金融(7787)
业经(7391)
(7344)
图书(7276)
技术教育(7115)
职业技术(7115)
职业技术教育(7115)
(6856)
论坛(6856)
问题(5531)
(5497)
(5431)
经济研究(5241)
共检索到158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伟华  洪震  
人文素质是高职生整体素质构成的重要方面,对于高职生的素质提升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依据高职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中的数据,分析高职生文化知识层面、人生价值层面、责任意识层面、道德行为层面的人文素质状况,分析了高职生人文素质匮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艳茹  王子科  
由于职业教育的理念发生偏差、学生规模的急剧膨胀和与之相配套的教育体系形成矛盾及高职学生群体社会就业渠道不畅通等原因,高职学生世界观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权力意志,悲观厌世等人生观有所抬头;道德观出现分化;人文知识、文化品位层面及行为方式方面都发生了偏差。应正确理解和全面阐释培养宗旨,对高职教育准确定位;全面改革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增强应用性和针对性、实效性;应根据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制订教育策略调动各方面因素,共同打造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开展人文教育的大环境,同时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增大投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芮明珠  
以“五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体系构建是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针对高职学生成长特点,以“五育”为导向,紧扣综合素质培养重点、顶层设计保障评价体系构建、合理设置评价内容,量化评价过程、统一评价标准以及实现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等路径,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文章为高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文礼  蒋祥龙  王艳  
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教学公关之关系认知的师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师生对两者之间关系认知的总体认知均值比较趋近、认知排序比较一致、单因素差异不显著。三个方面相互印证,不仅说明了师生对两者之间关系认知的一致性,而且也说明了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教学公关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公关活动,来调动高职生接受人文素质培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进而达到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京红  
隐性课程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根据隐性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迁移,从而能够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象华  
高职院校主要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但基于某些主观和客观原因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等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的规律应遵循专业技能与品德教育双管齐下,才符合社会对人才德才兼备的要求,逻辑上也应把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平衡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但现实中天平总是偏向前者。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教师在此背景下就有必要进行新颖的教学尝试,找寻符合培养高职人才人文素质要求的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富强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教育工程。本文基于重庆市企事业单位调查问卷分析,揭示出企事业单位视角下的高职学生人丈素质培养现状,剖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诸多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小波  
调查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90后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已经在理念性、功能性、志趣性三个方面产生比较强烈的影响,教育者必须因势利导,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精心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环境氛围、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实践体验三个方面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提升90后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屠莉佳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后,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为重要命题,必须研究其内容,更必须研究其载体、手法和路径,也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并结合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提出了"长""多""活"的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兰英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是应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远未达到社会需求标准。文章探讨了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以及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晓洪  
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的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举足轻重,是高职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将人文素质培养渗透于专业技能培养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学生社会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筠  殷晓宁  吴红霞  
当前高职院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有待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低、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建设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促进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杰  蓝菊  
本文从技术理性与"人性"的角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反思,并试图从倡导"全面的人"、厘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均衡"有用学科"与"文雅学科"等方面探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以期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提供思路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荒  
加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完善其知识结构、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需要。为此,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根据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构建高素质的人文师资队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毕红芳  金鑫  杨艳春  
在揭示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拓展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探索了高职生人文素质拓展的有效路径,分析了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在拓展高职院校人文环境中的作用,为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拓展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