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6)
2023(3402)
2022(3004)
2021(2788)
2020(2395)
2019(5481)
2018(5094)
2017(8577)
2016(5948)
2015(7234)
2014(7373)
2013(6532)
2012(5918)
2011(5436)
2010(5592)
2009(3974)
2008(3733)
2007(3181)
2006(2696)
2005(2327)
作者
(15496)
(12783)
(12665)
(12073)
(7984)
(6205)
(5825)
(5083)
(5050)
(4751)
(4460)
(4433)
(4299)
(4092)
(4048)
(4019)
(3942)
(3842)
(3776)
(3569)
(3558)
(3295)
(3223)
(3223)
(2919)
(2884)
(2818)
(2747)
(2746)
(2727)
学科
(12491)
经济(12485)
教育(9098)
管理(9061)
中国(8106)
(7922)
教学(7821)
理论(7289)
方法(6905)
数学(6435)
数学方法(6358)
学法(5492)
教学法(5492)
(5201)
企业(5201)
(5141)
学理(5076)
学理论(5076)
研究(5010)
技术(4556)
学校(4529)
(4500)
研究生(3816)
职业(3404)
(3340)
农业(3318)
(3104)
职业技术(2960)
高等(2846)
服务(2777)
机构
学院(74433)
大学(65489)
研究(25299)
职业(22020)
管理(20846)
(20844)
技术(20589)
经济(19942)
理学(17983)
理学院(17711)
管理学(17186)
管理学院(17068)
职业技术(15808)
科学(15638)
(14903)
技术学院(14810)
教育(14702)
(14463)
(13447)
中国(13201)
(13064)
(13031)
师范(12921)
业大(12890)
研究所(11985)
农业(11735)
中心(10404)
(9955)
师范大学(9935)
(9275)
基金
项目(50112)
研究(42456)
科学(39098)
基金(30632)
教育(27874)
(26604)
国家(26267)
(24825)
科学基金(21768)
编号(21588)
社会(21550)
(20777)
社会科(20227)
社会科学(20222)
课题(18446)
基金项目(16520)
(16073)
成果(15990)
自然(13789)
自然科(13462)
自然科学(13455)
自然科学基金(13234)
重点(13037)
规划(12921)
资助(12367)
(11754)
(11544)
(11228)
项目编号(11005)
(10808)
期刊
教育(34081)
中国(25574)
(21595)
经济(21595)
研究(19259)
职业(18649)
技术(16278)
技术教育(12955)
职业技术(12955)
职业技术教育(12955)
(12233)
学报(12018)
科学(9614)
大学(9270)
农业(8718)
学学(8416)
(7657)
论坛(7657)
(6854)
职教(6271)
管理(5761)
(5433)
(4939)
业大(3763)
(3465)
(3461)
卫生(3461)
研究生(3393)
学位(3374)
成人(3291)
共检索到107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紫军  
职业素养已作为企业招聘新人的重要指标。就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现状,分别对全国部分企业、高职院校及高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现状和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并提出几点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义华  徐继燕  
就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对全国5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企业认同程度,提出了全面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宝成  何万丽  
通过对宁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发现致使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力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适应岗位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职业核心能力欠缺。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快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继平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为了实现更多更好的就业,高职院校应以就业素养为立足点,重新探索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以就业背景为依据,分析就业课程体系的实际状况,并借鉴"板块"原理,探索一套"以就业专业素养为基础,以就业通识素养为重点,以就业实践素养为载体,以就业科研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毕业生就业、提升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不仅是制约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重要因素,也关系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但相比一线大城市,地方高校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2013年,河南省的高校毕业生达51.4万人,总数再创新高,但同时也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尽管河南省多措并举,想尽办法破解这一难题,采取通过各种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招聘会、后期加强帮扶、实施专门项目等措施,该年度河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仍只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向东  
文章以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列联分析、卡方检验方法研究了个体特征和家庭背景特征对其选择的职业发展类型的影响。分析显示:个体特征中,除了学生会干部经历、学校所属性质外,性别、学习成绩、所学专业均对职业发展类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家庭背景特征中,父母任何一方最高受教育水平、父母任何一方最高职业阶层、家庭年均总收入均对职业发展类型有着显著性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桑雷  马蕾  
无边界职业生涯打破了组织与个体职业关系的终身化假设,使得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对个体的就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源,高职毕业生应当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定无边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通用性的就业能力,培育合理的社会关系资本,从而为毕业后的可持续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皓  
为科学测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为例,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学校近两届毕业生实施跟踪调查,基于毕业生反馈的数据,在对样本采集情况、主要指标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从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培养质量以及校友评价等方面,分析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新安  
文章在厘清职业基本素养概念以及职业基本素养评价意义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建构过程所要处理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特点以及测评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贤纲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新形势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其教育实效性不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更新教学观念,突出高职教育特色职业道德特色教育;找准切入点,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提高;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学生生活;通过企业文化,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改革评价体系,创新职业道德改变几个方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翟藏库  李荣娴  赵英华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培养方向的社会定位和高职教育的功能决定了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研究职业素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如何实现职业素养教育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软实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苗春苗  
职业素养是高职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认真分析高职生职业素养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深化思想认识、加强师资培育、改革课程设置、完善考评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加强自我教育等多方面着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霞  
闲暇生活已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闲暇生活不仅能丰富高职生的课余生活,愉悦身心,发展个性,而且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高职生闲暇生活构建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闲暇生活对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闲暇生活,促进职业素养培育的具体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亚纯  李美娜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逻辑起点。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把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培养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审视其内部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发现存在诸多现实生态病理,如生态理念模糊、生态结构失衡、生态系统阻滞等。鉴于此,文章提出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培养路径。一致性适应:筑牢“四大堡垒”,培养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互补性适应:突出“数字技术”,从“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转型。系统性适应:拓宽“时空逻辑”,工匠精神培养向纵深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