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6)
2023(5453)
2022(4705)
2021(4443)
2020(3810)
2019(8817)
2018(8593)
2017(14761)
2016(9335)
2015(10917)
2014(11302)
2013(10524)
2012(9249)
2011(8334)
2010(8581)
2009(7316)
2008(7452)
2007(6749)
2006(6104)
2005(5370)
作者
(25480)
(20911)
(20899)
(19768)
(13404)
(10015)
(9605)
(8085)
(7913)
(7873)
(7462)
(7048)
(6985)
(6862)
(6624)
(6455)
(6380)
(6285)
(6247)
(6224)
(5481)
(5377)
(5252)
(5156)
(4812)
(4806)
(4749)
(4573)
(4441)
(4405)
学科
管理(29666)
(24285)
经济(24272)
(23029)
(20319)
企业(20319)
方法(12393)
理论(10897)
教学(9284)
数学(9037)
数学方法(8914)
(8739)
教育(7609)
(7607)
业经(6860)
(6836)
财务(6816)
财务管理(6799)
中国(6659)
企业财务(6427)
学法(6362)
教学法(6362)
(5845)
学理(5583)
学理论(5583)
农业(5459)
(5202)
学校(5106)
技术(5058)
(4978)
机构
学院(123156)
大学(113153)
管理(43971)
研究(36151)
理学(35660)
理学院(35132)
(34787)
管理学(34372)
管理学院(34100)
经济(33493)
中国(26885)
(25152)
科学(24570)
技术(22660)
(22118)
职业(22017)
(21539)
师范(21323)
(21023)
(19238)
(18573)
业大(18058)
(17825)
中心(17065)
研究所(16743)
师范大学(16650)
农业(16416)
技术学院(16376)
北京(15892)
职业技术(15699)
基金
项目(76399)
研究(60251)
科学(58882)
基金(49177)
(42539)
国家(42059)
科学基金(35821)
(35812)
教育(34474)
社会(32638)
社会科(30760)
社会科学(30750)
(28824)
编号(27885)
基金项目(27047)
自然(23703)
自然科(23106)
自然科学(23100)
自然科学基金(22713)
课题(22222)
成果(22039)
资助(21283)
(19157)
重点(18195)
(17026)
规划(16667)
(16139)
(16131)
项目编号(15592)
创新(14711)
期刊
(44107)
经济(44107)
中国(34562)
教育(34420)
研究(32230)
学报(18348)
(18281)
管理(17932)
科学(16892)
(16882)
技术(16679)
职业(14228)
大学(13961)
学学(12703)
农业(12671)
技术教育(9172)
职业技术(9172)
职业技术教育(9172)
(8893)
(8248)
金融(8248)
(8130)
业经(7785)
(7415)
论坛(7415)
会计(6943)
(6678)
旅游(6678)
(6678)
财经(6543)
共检索到190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术良  
高职旅游专业教师是比较特殊的教师群体,"双师素质"是高职旅游专业教师的要求。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要在目前的培养现状基础上,建立评估体系,并树立保障、刺激与兼容的指导思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江海  
尽管国外没有"双师素质"这样明确的提法,但是强调高职教师应具有"讲师+工程师"的复合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许多国家高职教师培养和鉴定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在教师资格标准、师资建设模式、在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评估、管理机制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研究借鉴其经验,对于促进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大有裨益。国外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特色"双师素质"资格标准"德国高校职教师资专业方向的学生,学制为八学期,并且要参加至少一年的实习工作,毕业时需通过第一次的国家考试(笔试和口试);毕业后还要做两年的实习教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黎明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从"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双理论、"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双实践、"自主发展"与"团队协作"双形式、"内培"与"外引"的双方式、"社会服务"与"科研"双渠道等角度探索"双师素质"的培养机制,旨在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桂丽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关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众说纷纭,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如何正确界定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内涵,如何培养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寻求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特征,提出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加强公共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华  曾九江  
对高职旅游职业人才素质结构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及职业发展。分析了高职旅游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要求入手,剖析了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认为其职业素质结构由思想品质、身体心理素质、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六个部分构成。同时认为职业素质的养成要求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聂  
文章阐述了高职教师实行"双师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而指出了制约"双师素质"培养的瓶颈问题及原因,最后基于实践导向提出了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三大策略:制度保障策略——政府、学校两级层面予以制度支持;资源整合策略——校企双赢的多元化培养;专业发展策略——外逼内引的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东  
高职院校所肩负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使命,决定了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质量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中的双师素质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课题。文章对于目前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与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彩云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提升办学质量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文章在界定双师素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师素质培养应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要改变教师观念注重长远发展、国家应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相关政策及高职院校要保证落实并建立相应保障机制四项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千诰  徐继义  徐伟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虽已取得较大成就,但从政策制度制定、完善和执行层面来看,政府、企业和学校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是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制度,强化行业的社会责任,制定有效的教师终身培训和激励制度,逐步形成"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清  
文章运用三维管理理论,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归结为组织、设施和制度三个方面,并运用这一体系,结合上海电子信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实践,探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硬件设施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把"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素清  
文章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并提出了管理"双师"素质教师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章勇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知行合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灵魂。本文以外语专业为例,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双师"的定义、特点以及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利  
文章从高校旅游专业高素质人才内涵入手,分析了当今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在身心素质、思想素质以及人文素质方面的现状,提出了旅游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基础能力、职业能力、综合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并从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这三个方向论证了旅游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海萍  
加强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培养是国家职教教师教育改革的应然之举,也是满足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内生性需要的必然之举。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要求呈现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三性”融合的本质特征。针对跨界协作欠稳固、专业设置面偏窄、课程体系条块分割、培养方式学科本位、实训资源不足及指导不力等培养困境,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从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过程与管理、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探寻改革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光  
对培养高素质旅游饭店管理人才的思考何光北京联大旅游学院旅游饭店管理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产业中的"一名年轻成员",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培养中高层次旅游饭店管理人才的旅游高等教育,在近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已有了长足的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