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4)
2023(10061)
2022(9121)
2021(8925)
2020(7502)
2019(17438)
2018(17287)
2017(33533)
2016(18650)
2015(21481)
2014(21715)
2013(21209)
2012(19498)
2011(17418)
2010(17412)
2009(15549)
2008(15066)
2007(13253)
2006(11780)
2005(10196)
作者
(52913)
(43296)
(43138)
(41292)
(27699)
(20949)
(19763)
(17116)
(16714)
(15721)
(15073)
(14535)
(13672)
(13623)
(13397)
(13224)
(13044)
(12888)
(12449)
(12277)
(10846)
(10791)
(10325)
(10089)
(9807)
(9748)
(9685)
(9604)
(8749)
(8605)
学科
(70316)
经济(70141)
管理(52130)
(48536)
(41556)
企业(41556)
方法(33008)
数学(26841)
数学方法(26462)
(19644)
中国(19384)
(18832)
(17756)
业经(16704)
理论(16231)
地方(14150)
(13672)
农业(12769)
(12750)
教育(12640)
技术(12230)
(11564)
贸易(11559)
(11326)
财务(11259)
财务管理(11235)
(11185)
环境(10697)
企业财务(10641)
(9819)
机构
学院(261971)
大学(258092)
管理(103988)
(96186)
经济(93794)
理学(89777)
理学院(88761)
管理学(87154)
管理学院(86690)
研究(83761)
中国(60811)
(55787)
科学(53508)
(44794)
(42274)
(38784)
(38454)
研究所(38264)
中心(37771)
业大(37762)
(36366)
师范(36092)
财经(35944)
北京(35673)
技术(32725)
(32495)
(32064)
农业(30054)
(30010)
师范大学(29130)
基金
项目(176565)
科学(138186)
研究(134006)
基金(125028)
(107284)
国家(106290)
科学基金(91380)
社会(81594)
社会科(76185)
社会科学(76158)
(70960)
基金项目(67184)
教育(63792)
自然(59336)
(59156)
编号(58090)
自然科(57904)
自然科学(57893)
自然科学基金(56823)
资助(51595)
成果(47682)
课题(40137)
重点(39375)
(38615)
(36910)
(36506)
项目编号(35365)
创新(33718)
科研(33493)
教育部(33336)
期刊
(108475)
经济(108475)
研究(77346)
中国(49626)
学报(40109)
教育(39803)
管理(37259)
科学(36835)
(35668)
(33483)
大学(30112)
学学(27787)
技术(25324)
农业(24988)
(19496)
金融(19496)
业经(17654)
财经(17258)
图书(16929)
经济研究(15821)
(14565)
问题(14182)
理论(13878)
职业(13012)
实践(12839)
(12839)
科技(12523)
技术经济(11963)
(11919)
论坛(11919)
共检索到379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晓艳  
大学阶段连接着个体从学生身份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过程,是形成个体稳定个性特征的过渡阶段。高职新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子群体,在学校新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存在许多独有的问题和困惑。文章从社会学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角度,对影响高职新生适应问题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解决高职新生适应问题的建议,即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努力建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帮助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做好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指导工作,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力量联合、关注新生健康成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治  
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迫切需要,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动力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从高职院校新生面临的心理、生活、人际交往、学习不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应对策略——实施"八个一"工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樊凡  
本文通过对一些与"农村社会结构和特征""农村社会组织""小农化(去小农化)""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村民自治问题""乡村教育问题"等有关的文献进行"再田野化"的调查和反思性研究发现,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至少存在以下四个没有受到关注的问题:一是有些研究者常常基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偏好对研究对象进行刻意的裁剪和装扮,进而出现了普遍且严重的学术割据现象;二是有的学术表述中不乏"符号暴力"面相;三是有的研究者刻意把农村社会问题话题化;四是有些文献更多展现的是研究者对农村社会的"消费"而非责任。上述问题的存在是部分学者"责任伦理"匮乏的表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为了促成学术责任的落实,有必要对农村社会学研究进行重新定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郝京华  吴永军  刘云杉  胡宗仁  张行涛  朱志勇  王有升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南京师大“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组学校课程既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范畴,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课程作为“从一定文化社会里选择出来的材料”,①具有无可争辩的社会性,课程的决策、编制、授受及评价等,无不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对于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柳中权  
(一)城乡混合型社区的发展与城市化城乡混合型社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及由此引起城乡关系的变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也是8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热点之一。关于城乡综合型社区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概念的选择,由于社会学工作者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不尽相同,尚无一致意见。有的学者把它界定为“中介社区”,有的则称为“城乡边缘社区”是指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同时兼有两者的一些要素的社区、主要指小城镇,即县镇、其它建制镇和乡镇。也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边燕杰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与社会各方面发生不同的联系。具有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人口问题,其研究方法和解决途径也就不同。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人口问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有升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式的核心在于其对教育现实的特定的"问题化"的方式,由此确立起该学科相对独到的研究问题领域及基本理论范式。英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所建构出的研究问题聚焦及由此所形成的理论范式代表着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方向。对教育获得与家庭背景之显性关联的聚焦;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深度洞察;对教育治理与教育政策的批判性审视;以及对教育之民主改进与社会重建的总体探讨,是英国教育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所确立的主要问题领域。以伯恩斯坦及扬为代表的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社会学洞察代表着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大成。这可为当今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志军  李春珍  吕姗  
增强适应性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课程的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微观层面。增强课程适应性的外在动力源自三个方面:知识发展的内在需要、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新要求以及新知识生产模式的推动。以“问题解决”为逻辑基点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对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带来多重影响:即知识性质的应用性、知识体系的开放融合性、知识结构的技术导向性、知识传授的建构性与知识评价的多元性。基于此,为了增强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需要以“工作任务需要”为逻辑基点,增强课程技术知识的适应性;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定位,凸显核心技能的适应性;以“跨学科交融”为课程内容取向,凸显知识的整合性与建构性;以“多元协同参与”为课程组织方式,提升知识的反思创新性;以“异质多维标准”为课程评价方式,提升课程知识的多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佳鹏  
<正>作为人类活动的核心场所,城市的发展和演变涉及众多个体的经历、选择和意义构建。而传统的城市变迁研究要么侧重宏观层面的分析,要么侧重城市环境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忽视了个体在城市变迁中的体悟、感知以及情感诉求。在晚近的城市社会变迁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微观入手,关注城市变迁中的个体行动者,在考察这种变迁对于个体人生历程所造成的影响的同时,更为深入地理解城市变迁的内在肌理和发展逻辑。《传记社会学:理论议题》一书,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海峰  
文章通过对电力高校的450名2010级新生进行大学生适应性问卷调查,了解到电力高校新生适应情况主要表现为现实生活与期望值落差较大,学习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金荣  
民工潮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深化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农民和农村人口的临时性的机械迁移 ,是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新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机制运行引发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从另一种视觉来看 ,民工潮包含的两个社会流动过程 :涨潮 (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是一个下降的社会流动过程 ,而落潮 (民工回乡 )是一个向上的社会流动过程。民工潮是增强我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 ,对我国城乡的稳定发展也有特殊的积极意义。对民工潮的疏导是长期性工作 ,除了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乡镇经济发展 ,让农业剩余劳动力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人类生活的世界,一个是地球赋予的自然世界;一个是自己创造的社会世界[1]。人地关系的核心表现为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作用基础的压力和影响。目前由于我国资源利用和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将社会学理论的原理、原则、观点及方法运用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具体社会行为的研究,从而获得对社会利用自然资源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资源社会学包含有许多对社会学中层理论的提升和运用,又贴近于现实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生活实践,因而受到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和管理研究者的重视,成为资源科学学科建设和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尝试性提出资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肖洪根  
由于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尚未成熟,旅游社会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探讨,认为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应是旅游者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的集合,包括旅游者个体和群体两方面。旅游者个体研究包括旅游者行为及引起该行为的动机、心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深层因素,属微观旅游社会学范畴;旅游者群体研究包括社会关系、跨文化交际、社会影响、旅游人流等宏观旅游社会学的层面。此外,本文还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范晓光  
<正>主持人语:社会学是一门由现代化催生并伴随现代性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年轻学科。自从1979年的恢复和重建以来,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坚持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皆为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刻,要科学系统地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方法论层面展开对社会学和社会学研究的讨论恰逢其时。为此,本专题特刊发三篇论文,作者分别从社会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出发追问中国社会学的特色与自觉意识、从社会视角指明社会学必须进入主体领域(政府、企业、金融、法律)以重塑学科的价值关怀和理论视野、以第四次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社会学何以深化新劳动研究的新思路,构成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学理预判,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新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