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9)
2023(2927)
2022(2346)
2021(2618)
2020(1995)
2019(4791)
2018(4862)
2017(6899)
2016(5532)
2015(6697)
2014(6966)
2013(5789)
2012(5352)
2011(4996)
2010(5247)
2009(4181)
2008(3887)
2007(3720)
2006(3396)
2005(3278)
作者
(12143)
(9776)
(9767)
(9717)
(6325)
(4770)
(4705)
(4170)
(3895)
(3811)
(3544)
(3328)
(3255)
(3214)
(3188)
(3179)
(3144)
(3138)
(2949)
(2943)
(2852)
(2622)
(2514)
(2409)
(2401)
(2347)
(2327)
(2178)
(2105)
(2088)
学科
教育(19762)
中国(10165)
教学(8619)
理论(8246)
(7902)
经济(7898)
管理(6390)
学法(4954)
教学法(4954)
(4917)
学理(4334)
学理论(4334)
(4237)
学校(3768)
研究(3720)
高等(3632)
(3565)
思想(3465)
(3430)
政治(3358)
改革(3353)
发展(3351)
(3228)
思想政治(3201)
政治教育(3201)
治教(3201)
德育(3176)
方法(3102)
技术(3013)
(2960)
机构
大学(63178)
学院(61047)
教育(29015)
研究(25136)
(21291)
师范(21230)
师范大学(17552)
职业(16546)
(16028)
技术(14915)
科学(14583)
管理(13274)
(12792)
(12629)
(12208)
经济(11903)
中国(11732)
研究所(11509)
北京(11496)
职业技术(11463)
教育学(11080)
理学(10841)
理学院(10532)
技术学院(10005)
中心(9998)
管理学(9894)
管理学院(9738)
(9298)
(9213)
教育学院(8210)
基金
研究(35609)
项目(34982)
科学(28388)
教育(28230)
基金(19155)
编号(18810)
课题(18062)
成果(18014)
社会(16775)
(16578)
(16405)
(15861)
(15695)
社会科(15402)
社会科学(15400)
国家(15351)
规划(12361)
科学基金(12038)
(11065)
项目编号(10349)
重点(10183)
研究成果(10086)
(10052)
年度(9991)
(9847)
教育部(9212)
(9098)
(9064)
阶段(9035)
(8884)
期刊
教育(53501)
研究(30411)
中国(27088)
职业(15818)
(14360)
经济(14360)
技术(13379)
技术教育(10841)
职业技术(10841)
职业技术教育(10841)
学报(7058)
大学(6741)
(6355)
论坛(6355)
(6114)
科学(6056)
高等(6050)
(5820)
成人(5731)
成人教育(5731)
职教(5163)
高等教育(5068)
(4770)
管理(4288)
农业(4272)
学学(4165)
发展(4038)
(4038)
图书(3764)
比较(3569)
共检索到109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莉  胡利胜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是建立健全国家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重要内容。高职以专业为评估对象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基础。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专业评估应既要遵循其发展规律,也要符合教育评估范式转变的趋势,在产出导向范畴内对经典评估模式与标准有所继承和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军  朱德全  
职业教育专业评估是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矛盾的重要举措。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中存在"行政化"式政府主导评估倾向严重、"程式化"式评估运作模式固化与僵化、"断续化"式评估体系百病丛生等问题。专业评估主要可表征为标准化、系统化、效益化、社会化等四方面特点。科学有效的专业评估应实现与产业效益的对接、与督导监测的有效结合、评估方式的多样化,为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中应坚持吸收借鉴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制度改革与大胆创新相适应,构建"四位一体"的专业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解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人才结构取向和地位竞争取向之间的矛盾告诉我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需求,尊重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必然发展趋势,逐步构建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完整结构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振刚  孙翠香  
"政府主导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使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受到挑战,为了规避"政府主导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带来的风险和代价,构建"多元、复合型"教育评估主体成为必须。"多元、复合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主体应由专业教育评估机构、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公众和大众媒体等构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良军  
评估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评估政策是评估理论的制度化,也是评估实践的行动指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经历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等发展阶段,分析其演变轨迹,以院校实践者的视角,采用前后对比分析等政策评价方法,发现不同阶段的评估产生了不同的政策效应,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借鉴国际职教评估经验,结合我国高职评估现状,对我国高职评估政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永林  王战军  
合理界定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主体的构成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科学化、评估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根据高职院校的特定功能,其评估主体应由高职院校自身、评估专家组、学生及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几部分组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积丽  
文章从评估组成人员、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操作程序、评估结果处理等方面对中加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改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制度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齐福荣  高萍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很短,前一段主要表现为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长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就评估工作本身而言,现阶段也主要应该进行形成性评价,重视条件和过程的数量要求,这是提高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岳敏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利用教育评估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模式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张媛媛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实践的核心和灵魂,从根源上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目的、过程及评估的合理性。价值多元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应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庞学光  
孙翠香、庞学光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5期撰文解读了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介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现状,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的政策和时间节点:1.试评估阶段。这一阶段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永林  王战军  
教育评估应以人的发展为支点,促进学校在服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坚守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两个维度上协调运转。我国高职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实然表达为:引导增强质量意识和规范办学标准,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突出教育特色,评估重心因势而变,评估理念与时俱进。但由于起步晚、积累少、进展快,高职教育评估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仍存不足。从应然层面而言,高职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应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加强对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隐性要素的考查,提升院校参与评估的内在动力,促进"管、办、评"分离,实现教育质量监控的常态化、持续化、动态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永林、王战军在《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中撰文,对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进行哲学解析,同时在实然考察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教育评估以教育目标为依据,具有导向、激励等功能,目的在于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郭福春  
专业建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近10年来,国家通过实施新世纪教改试点、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等举措有效推动了专业设置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存在着铺摊子、重复建设、专业类同化等问题。优势专业建设计划的推出以其鲜明的建设宗旨、科学的方案设计、财政投入机制实现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