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7)
2023(2500)
2022(1887)
2021(2103)
2020(1532)
2019(3699)
2018(3723)
2017(4959)
2016(4284)
2015(5058)
2014(5298)
2013(4167)
2012(3874)
2011(3735)
2010(3961)
2009(3000)
2008(2885)
2007(2767)
2006(2476)
2005(2375)
作者
(8144)
(6626)
(6568)
(6523)
(4254)
(3228)
(3210)
(2921)
(2577)
(2535)
(2349)
(2313)
(2292)
(2182)
(2123)
(2097)
(2086)
(2055)
(2006)
(1980)
(1930)
(1794)
(1783)
(1624)
(1568)
(1557)
(1506)
(1450)
(1421)
(1410)
学科
教育(19204)
中国(9508)
理论(6557)
教学(6551)
管理(3873)
(3755)
学校(3591)
高等(3499)
思想(3431)
学法(3353)
教学法(3353)
(3332)
(3315)
政治(3295)
发展(3237)
改革(3219)
思想政治(3166)
政治教育(3166)
治教(3166)
研究(3154)
德育(3143)
(3115)
(3010)
经济(3008)
学理(2980)
学理论(2980)
教育改革(2806)
职业(2548)
技术(2529)
(2384)
机构
大学(46908)
学院(43751)
教育(27279)
研究(19102)
(18612)
师范(18581)
师范大学(15508)
职业(14094)
(12301)
技术(11991)
教育学(10493)
科学(10417)
职业技术(9729)
(9316)
北京(8966)
(8840)
研究所(8412)
技术学院(8133)
管理(7936)
教育学院(7721)
中心(7099)
(6881)
(6808)
中国(6647)
(6610)
理学(6510)
经济(6277)
理学院(6275)
管理学(5913)
管理学院(5798)
基金
研究(27659)
项目(24093)
教育(23646)
科学(20611)
编号(15320)
成果(15270)
课题(15168)
(13506)
社会(13187)
(12425)
基金(12346)
社会科(12044)
社会科学(12043)
(11814)
规划(10449)
(9566)
(9395)
国家(9088)
年度(8739)
研究成果(8601)
项目编号(8570)
(8063)
(7587)
(7562)
阶段(7539)
重点(7524)
(7500)
教育部(7307)
(7306)
职业(7271)
期刊
教育(49287)
研究(24683)
中国(22319)
职业(14043)
技术(10595)
技术教育(9596)
职业技术(9596)
职业技术教育(9596)
(7712)
经济(7712)
高等(5575)
(5467)
论坛(5467)
成人(5260)
成人教育(5260)
高等教育(4848)
职教(4741)
大学(4717)
学报(4228)
(4114)
科学(3680)
发展(3664)
(3664)
比较(3375)
教研(3160)
高教(3160)
(3045)
(2997)
图书(2615)
管理(2388)
共检索到80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欢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实际上,"工学结合"概念的内涵是有层次的:"工学结合"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第二,"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工学结合"还是一种课程模式。作为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作为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人才培养的范式或框架;作为课程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广林  
本质是指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根本区别。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做出不同的界定,既有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多样性之说,也有高技能性、技术性之论,揭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局部的真。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来看,应用性应是其本质属性,以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炼果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特别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旺  
文章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内涵、模式、契合动因及其对教改的适应性要求的深入析论,揭示了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开放性改革与工学结合内涵的内在联系,并由此提出了教学改革在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内涵创建与提升的有效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何杨勇  
从制度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反思,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个体、国家和企业三者利益的均衡;对科技的片面理解和利用才是造成企业低技术均衡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在观念上要调整原来标准划一、线性逻辑和适应论的思路,在实践上要从经费投入、实训管理和师资发展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树超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1)高职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0年来,中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为各行各业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劳动者,特别是目前急需的面向基层职业岗位的技能型实务工作者,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树超  范唯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向全国职业教育界发出的总动员。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提高中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质量保障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要话语。基于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不完善、理论欠缺、实践偏倚等问题的分析,有必要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路向进行再认识,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平  
通过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与外延的特征分析指出,贯彻执行好国家职业标准是校企合作内涵指向的重要表现形式。结合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分析了在中国建立国家职业教育主导模式的意义,并在理论与实施层面,提出推行以"职业标准+工学交替"作为现阶段国家主导职业教育模式的建议。这一模式既保有了学校实践探索的特殊性,即实施不同形式的"工学交替",又从"职业标准"出发,形成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惠平  
在治道变革取向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大背景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在于通过职教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助推公办高职院校的治理。对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内涵及其办学特征的阐述表明,相比其他建设模式,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具有自身的优势,而这是通过以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机制为代表的产权设计来发挥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申国昌  程功群  
"工士"学位的提出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有益探索,是适应社会及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特色化实践,富有特定的社会价值与教育内涵,并对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具有深刻的本体价值与丰富的派生价值。深究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内涵及价值,尝试建构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历史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绍敏  周一平  
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专业建设目标与效果评价等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内涵进行了剖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淮文博  王荪馨  李虹  
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新内涵;发挥政府和市场双效作用,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构建现代高等职业学校制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是内涵建设的新途径,四方面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才能取得全面成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敏娟  王玲  
从科研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是科研类型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开展科研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职能的需求,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发达国家技术应用型大学给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研工作,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科研条件;高等职业教育的科研工作主要包括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为各级行政机关决策提供参考,研究"职业"、"技术",为社会经济服务,研究教育科学,为人才培养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卫国  王京  王萍  
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现状及问题,从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制定政策与制度、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几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