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3)
2023(4430)
2022(3566)
2021(3684)
2020(3033)
2019(6972)
2018(7298)
2017(11212)
2016(7667)
2015(8769)
2014(9071)
2013(7705)
2012(7034)
2011(6552)
2010(6976)
2009(6175)
2008(5970)
2007(5807)
2006(5344)
2005(5149)
作者
(17536)
(14426)
(14279)
(14046)
(9090)
(6898)
(6762)
(5735)
(5483)
(5437)
(4963)
(4749)
(4747)
(4628)
(4606)
(4572)
(4361)
(4352)
(4339)
(4297)
(4045)
(3807)
(3678)
(3379)
(3366)
(3358)
(3273)
(3170)
(2957)
(2941)
学科
教育(21494)
管理(14801)
(13484)
经济(13454)
中国(12492)
(9934)
理论(9012)
(8732)
企业(8732)
教学(8429)
(6727)
政治(5515)
研究(5231)
学校(5132)
思想(4950)
工作(4545)
思想政治(4474)
政治教育(4474)
治教(4474)
(4471)
德育(4441)
(4437)
(4380)
方法(4109)
(4043)
技术(4030)
学法(3985)
教学法(3985)
(3896)
发展(3857)
机构
大学(96673)
学院(87116)
研究(31840)
教育(30623)
(26024)
师范(25933)
管理(25311)
(22577)
(22174)
经济(21137)
师范大学(21047)
理学(20622)
理学院(20247)
管理学(19539)
管理学院(19326)
科学(18071)
中国(18070)
(17454)
北京(15493)
(14779)
中心(14694)
技术(14310)
职业(14280)
(13714)
(13605)
研究所(13207)
教育学(11666)
(11343)
职业技术(9823)
业大(9708)
基金
项目(50477)
研究(47404)
科学(40936)
教育(32705)
基金(31268)
社会(26019)
(25013)
国家(24613)
成果(24578)
社会科(24098)
社会科学(24092)
编号(23522)
(21666)
科学基金(20963)
课题(20220)
(20149)
(18227)
基金项目(15141)
项目编号(14887)
规划(14641)
研究成果(13833)
(12984)
(12885)
(12837)
重点(12614)
(12565)
资助(12491)
教育部(12211)
高校(11964)
大学(11816)
期刊
教育(56525)
研究(40119)
中国(33924)
(28472)
经济(28472)
职业(13139)
图书(12074)
学报(11956)
技术(11851)
(11113)
大学(10955)
管理(9871)
书馆(9210)
图书馆(9210)
科学(9103)
(8391)
高等(8009)
技术教育(7814)
职业技术(7814)
职业技术教育(7814)
(7604)
论坛(7604)
学学(7164)
成人(6960)
成人教育(6960)
高等教育(6889)
(6647)
金融(6647)
(6117)
农业(5434)
共检索到159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光林  阮丽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充分融合,当前高校辅导员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必然选择。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超越传统媒介,为大学生交换、比较、吸收、转化信息提供海量且方便快捷的通道;对大学生思想和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会"后窗";为"以人为本"提供唯一"通行"。通过人、环境、技术等信息要素的结构性协调,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得以有效生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笑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辅导员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技术知识学习,提升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教育三方面建构网络思想教育内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以此提升网络渠道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开拓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忠菊  刘亮  
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针对"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等重大战略部署而进行提升。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论述了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三个要素:素质要素是高校辅导员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首,能力要素是高校辅导员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本,场域要素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之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楠  
高校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主体,也是与学生接触交流最为密切频繁的教育者。相比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实施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更为日常化、接地气,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思想习惯,采取针对性引导措施,取得良好教育成效。由赵艳芳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析》一书,深入探索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主要职责和角色定位,从学生成长成才各个方面入手,分析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主要内容,对促进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淑珍  
心理疏导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和手段,辅导员需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要通过科学理解和把握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心理疏导工作的具体内容,不断提升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的能力等措施,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冬雪  
根据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发展实际,了解当前辅导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现状,辅导员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提高辅导员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辅导员自身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提出从明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与方向、强化人文关怀意识、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设计能力三个维度提升辅导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理论构想,以期满足新教育背景与教育模式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要求,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景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辅导员工作管理,应注重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辅导,以实现学生自身的和谐,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对大学生政治心理进行引导,培育大学生健康的政治心理,有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健康顺利进行,有助于其健康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卿臻  
随着"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并逐步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遭遇挑战。为了更好地开展"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文章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总结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探讨了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解书华  唐治  姚宏佳  潘琪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科学创新了辅导员工作,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紧密辅助第一课堂,坚持继承与创新。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辅导员专业素质不高、工作内容琐碎繁杂和工作方式创新不足等现实问题,通过打造辅导员团队,完善系统工作,搭建实践平台,运用新媒体,实现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晓辉  赵永吉  
在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教育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心理相容有利于辅导员与教育对象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群体保持良好的心境,发挥群体共同活动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运用心理相容方法,辅导员要进行必要的感情投资,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开突破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庆典  李海鹏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存在的一些明显特点,进一步思考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路。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系统工程的特征看,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大学生成长的实际看,学校既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又要着力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同时要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队伍过硬、机制长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俊清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的优势,从“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三方面深入研究,做好新时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张燕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大学生网络舆情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特点。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是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新挑战。文章通过呈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总结辅导员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辅导员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从蓉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明显。文章以分析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为切入点,阐述了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关注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推进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加大校园网络监管力度等有利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碧如  何坚茹  叶柏霜  俞林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微时代网络的"非微"功能,通过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齐动,主流教育与全面服务互动,思政网军与意见领袖联动,疏堵结合与标本治理共动,来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