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3)
- 2023(11437)
- 2022(10076)
- 2021(9714)
- 2020(8229)
- 2019(18974)
- 2018(19202)
- 2017(36061)
- 2016(20270)
- 2015(23277)
- 2014(23488)
- 2013(22962)
- 2012(21167)
- 2011(18935)
- 2010(19028)
- 2009(17413)
- 2008(17269)
- 2007(15521)
- 2006(13593)
- 2005(11564)
- 学科
- 济(75328)
- 经济(75238)
- 管理(58189)
- 业(50760)
- 企(43312)
- 企业(43312)
- 方法(35413)
- 数学(29991)
- 数学方法(29575)
- 中国(21316)
- 农(20191)
- 财(18491)
- 学(18286)
- 业经(16880)
- 地方(16786)
- 理论(15319)
- 制(14719)
- 教育(14259)
- 和(13441)
- 农业(13147)
- 贸(12961)
- 贸易(12952)
- 易(12500)
- 技术(11912)
- 环境(11837)
- 务(11489)
- 财务(11415)
- 财务管理(11391)
- 企业财务(10775)
- 划(10756)
- 机构
- 大学(285735)
- 学院(280403)
- 管理(109978)
- 济(100998)
- 经济(98171)
- 理学(94785)
- 理学院(93655)
- 研究(92721)
- 管理学(91696)
- 管理学院(91217)
- 中国(67473)
- 京(62457)
- 科学(60029)
- 财(47427)
- 所(46980)
- 农(45023)
- 业大(43377)
- 研究所(42656)
- 江(42465)
- 中心(42155)
- 范(40600)
- 师范(40233)
- 北京(39807)
- 财经(37419)
- 农业(35101)
- 州(35071)
- 院(34076)
- 经(33902)
- 师范大学(32142)
- 技术(31704)
- 基金
- 项目(190863)
- 科学(147964)
- 研究(141793)
- 基金(134479)
- 家(116534)
- 国家(115493)
- 科学基金(98569)
- 社会(84866)
- 社会科(80019)
- 社会科学(79996)
- 省(75836)
- 基金项目(71986)
- 教育(67154)
- 自然(64911)
- 划(63542)
- 自然科(63356)
- 自然科学(63339)
- 自然科学基金(62180)
- 编号(59743)
- 资助(55723)
- 成果(50443)
- 重点(42386)
- 课题(42208)
- 部(41496)
- 发(39668)
- 创(39228)
- 项目编号(37030)
- 大学(36526)
- 科研(36466)
- 创新(36341)
共检索到419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绍梁 廖文武
对高校研究生院建设中若干基本关系的研究叶绍梁廖文武我国高校研究生院已经试办了十多年,经过工作总结和评估,国家已批准33所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正式建立研究生院,这标志着我国高校研究生院已从试办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亦即老的研究生院将逐渐成熟,成为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齐欢
研究生院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齐欢摘要本文根据系统论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当前在研究生院建设中研究生院的组织结构、处长作用的发挥、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研究生院的校际交流问题以及研究生院工作人员提高研究能力等问题。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鹏江 怀丽
高等学校正面临着在机构改革中求发展的新形势,研究生院的机构及人员的调整也势在必行。改革中如何摆正研究生院在学校的位置,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生院的建设,对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整体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践与体会提出了对该问题的认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任欣荣 孙国喜 马一太
作者回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20 年的发展史,认为研究生院的建立,为培养高层创新型人才、创建一流大学起了奠基石的作用。通过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得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建立一流大学的核心。因此,加强研究生院的建设,完善研究生院的功能对创建一流大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永林
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大基本关系:教师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基本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刘靖华
在高等教育不断加快大众化的步伐和社会对人才结构需求不断变化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调整好自身的专业结构。在专业调整和建设中,一要处理好传承、适应和引导的关系,现代大学必须从单一的传承既有的文化,适应社会现实需要,逐渐转变为引导社会朝向更加科学、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处理好适应社会需要与培养能力形成、保存和发展的关系,应当建立起统筹考虑市场机制和教育规律的新的思维方式;三是要处理好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之间的关系,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分类和分层系统中思考和确定不同高校专业调整与创新的具体方案,并把建设富有特色的专业群作为今后专业调整和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高校 专业调整与建设 基本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院
梳理了"研究生院"与"研究生院制度"的内涵,并从理论上理清了二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研究生院制度确立以及发展的历程,并对我国现行"研究生院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从组织结构的视角来完善研究生院制度,进而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我们的主要努力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岳英
本文基于一项针对全国研究生院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分析硕士研究生择业过程中工作单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科、硕士学校类型以及家庭社会资本因素的情况下,科研成果和专业能力对于进入学术机构具有决定作用,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对于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国有企业更为看重个体的党员身份。另外,从性别差异角度看,女性硕士研究生进入学术机构的概率与男性并无差异,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概率要高于男性。即便女性拥有党员身份的比例高于男性,她们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显著低于男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工作单位选择 性别差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玲芳
回顾并阐述了研究生院的创建及研究生院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本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对研究生院制度的内涵进行分析,认为研究生院的产生是研究生教育内在的规律性要求,研究生院制度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作风,研究生院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在具体培养单位的缩影。提出了若干加强研究生院建设的建议,旨在为我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关键词:
研究生院 内涵 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剑
目前,国内对美国高校研究生院的认识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表现在对美国高校研究生院的起源、研究生院的分类及标准、研究生院的功能和特点、研究生院与研究生部及研究生办公室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笔者试对这些问题予以探讨和澄清。
关键词:
美国 研究生院 认识误区 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玲芳
作者着重从宏观层面比较与分析了中、美两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形成特点和影响研究生院制度的诸因素 ,并对两国的研究生院制度作了初步总结 ,以期对我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完善有所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生
统计表明,研究生院高校导师队伍在学位层次、年龄结构等指标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导师男女性别比例以及生师比等方面不及后者。研究生院高校导师资格与高级职称间关系渐趋弱化,但在导师岗位设置要求、岗位管理制度以及导师专业成长机制诸方面仍显不足。解决之道在于切实发挥学校在导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各学校在导师队伍建设中的自我发展规划能力、自我监管评估能力以及自我改进与完善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叶中 赵丽娜
指出了我国研究生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研究生院的定位尚有偏失,研究生院的功能发挥有所失衡,研究生院管理主体依然单一,研究生院教育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针对上述状况,从对研究生院的地位再认识、实现研究生院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提升研究生院的教育管理能力等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院 问题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研究生院自身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研究生培养是人力资源最高档次的投入与积累,是形成优势人力资源的途径与关键。就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专门人才成才的主要途径而言,当代世界各国的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划归为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认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迪
基于我国38所研究生院高校1729名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学术型博士生抱负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及就业多元化的背景下,博士生的抱负呈现多元化、异质化的特征。自我承认和人际归属抱负、社群贡献抱负、社会认可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财务自足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并无显著影响。自我承认和人际归属抱负、社群贡献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较大;社会认可抱负对构想与实践能力、专业表达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作用较大,对前期准备能力的促进作用有限。
关键词:
学术型博士生 抱负 科研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