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5)
- 2023(3715)
- 2022(2947)
- 2021(3115)
- 2020(2516)
- 2019(5739)
- 2018(6072)
- 2017(8770)
- 2016(6575)
- 2015(7551)
- 2014(7850)
- 2013(6507)
- 2012(5973)
- 2011(5589)
- 2010(6115)
- 2009(5368)
- 2008(5246)
- 2007(5100)
- 2006(4735)
- 2005(4580)
- 学科
- 教育(21165)
- 中国(11725)
- 管理(10855)
- 济(9447)
- 经济(9420)
- 理论(7723)
- 教学(7657)
- 业(6380)
- 学(5845)
- 政治(5359)
- 企(5208)
- 企业(5208)
- 学校(5072)
- 研究(4862)
- 思想(4811)
- 思想政治(4346)
- 政治教育(4346)
- 治教(4346)
- 德育(4313)
- 发(4021)
- 工作(3909)
- 革(3867)
- 学法(3847)
- 教学法(3847)
- 农(3734)
- 发展(3681)
- 制(3624)
- 高等(3616)
- 财(3581)
- 改革(3565)
- 机构
- 大学(78997)
- 学院(70038)
- 教育(29465)
- 研究(27532)
- 范(23594)
- 师范(23528)
- 师范大学(19081)
- 京(18914)
- 管理(17032)
- 济(16471)
- 经济(15585)
- 江(15150)
- 中国(15032)
- 科学(14842)
- 北京(13297)
- 理学(13262)
- 职业(13230)
- 理学院(12975)
- 所(12945)
- 管理学(12414)
- 技术(12283)
- 中心(12249)
- 管理学院(12244)
- 州(11781)
- 研究所(11470)
- 教育学(11311)
- 财(11234)
- 院(9873)
- 职业技术(9110)
- 教育学院(8406)
- 基金
- 研究(38718)
- 项目(37524)
- 科学(29955)
- 教育(28662)
- 成果(21841)
- 基金(20841)
- 社会(20080)
- 编号(20047)
- 社会科(18488)
- 社会科学(18483)
- 课题(18327)
- 省(16873)
- 年(16782)
- 划(16088)
- 家(15875)
- 国家(15505)
- 规划(12686)
- 科学基金(12481)
- 项目编号(12347)
- 研究成果(12320)
- 度(11940)
- 性(11339)
- 阶(10599)
- 年度(10588)
- 段(10565)
- 阶段(10547)
- 一(10402)
- 部(10155)
- 高校(10064)
- 重点(10011)
共检索到136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旭
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涵,梳理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实施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都应当做到"以人为本";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日常考核的范畴;将"以人为本"思想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团活动;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高校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凯 杜凯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的本。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人"的问题,尊重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明确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的回归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逻辑前提、价值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向、他者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范式转换、风险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境遇。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之路,就是要明确自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生成之源、互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关照、大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重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人的需求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大学生思想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曦红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由于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存在弱化人的主体性,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人本意识尤为重要。“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人格健全、心理现代化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静茹
马克思主义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精准思维精神对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应当在改革开放、国际交往、乡村振兴等各项事务中体现精准思维,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事业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对于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推动国家社会发展以及实现民族繁荣富强有重大意义,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快速发展的支持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不仅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供需矛盾”,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精准评估、精准供给、精准识别以及精准管理,而且能够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新业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以人为本"的精神缺失,高校必须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指导,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队伍和教育服务体系五个方面构建"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海荣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同时也担负着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之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芸 毛文娟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结合各种以简洁、便利为特点的微平台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手段。文章探讨了微平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便利性和互动性,同时也提出了微平台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途径:微平台网络舆论趋同化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对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引导;网络资源的开放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面对微时代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软硬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新媒体素养。
关键词:
微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兰荣 张震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把教育主体置于生活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使教育内容源于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使教育方法融入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鹏
新媒体是指伴随着数字化等新技术支撑体系在电信网络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发展的新兴媒体形态。本文在综合分析新媒体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和挑战的前提下,提出要从内容建设、队伍发展、育人氛围和工作研究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新宇 周正霞 许真真 杜泽伟
党的十九大以来,巨大的成就和历史性的巨变使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文章通过思考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变与不变的特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信念、实践、媒介、主体的"四个维度",提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与现实路径。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俊清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的优势,从“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三方面深入研究,做好新时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国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锦成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针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晓
如何使教育富有成效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挖掘政治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试图探索一条基于政治认同理论的提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新思路。
关键词:
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