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2)
2023(11611)
2022(9906)
2021(9268)
2020(7823)
2019(17464)
2018(17748)
2017(32497)
2016(18850)
2015(21668)
2014(21535)
2013(20469)
2012(18911)
2011(17308)
2010(17733)
2009(16674)
2008(16603)
2007(15402)
2006(13980)
2005(12732)
作者
(51001)
(43260)
(42600)
(40807)
(27156)
(20790)
(19528)
(16553)
(16393)
(15683)
(14733)
(14673)
(13947)
(13472)
(13396)
(13112)
(12922)
(12570)
(12491)
(12424)
(11089)
(10701)
(10457)
(10278)
(10128)
(9697)
(9683)
(9595)
(8738)
(8578)
学科
(67403)
经济(67293)
(54600)
管理(50341)
(47257)
(33651)
企业(33651)
农业(31396)
方法(20911)
中国(20847)
业经(20708)
(20112)
(18019)
数学(17611)
数学方法(17343)
地方(17227)
(14397)
教育(14025)
(13307)
理论(12189)
(12167)
银行(12149)
(11882)
(11654)
(11394)
贸易(11386)
环境(11191)
(11017)
(10994)
金融(10988)
机构
大学(257686)
学院(256307)
(99014)
经济(96534)
管理(92971)
研究(87004)
理学(78902)
理学院(77953)
管理学(76393)
管理学院(75920)
中国(67418)
(58708)
(55016)
科学(52181)
(49020)
农业(44716)
(43907)
(43496)
业大(42460)
中心(41664)
(39029)
师范(38756)
研究所(38733)
财经(36717)
(34433)
北京(34048)
(32965)
(30605)
师范大学(30222)
(29986)
基金
项目(164856)
科学(129733)
研究(129589)
基金(115336)
(98062)
国家(97017)
科学基金(83407)
社会(80558)
社会科(75683)
社会科学(75661)
(68603)
教育(61641)
基金项目(61509)
编号(56555)
(55765)
自然(50749)
自然科(49483)
自然科学(49468)
成果(49245)
自然科学基金(48535)
资助(45095)
课题(40232)
重点(37099)
(36875)
(36476)
(36200)
(34834)
(33746)
(33558)
大学(33013)
期刊
(123288)
经济(123288)
研究(82528)
中国(67293)
(62245)
教育(46214)
农业(41910)
(39200)
学报(39023)
科学(35343)
大学(32194)
管理(31794)
学学(28098)
(27247)
金融(27247)
业经(25191)
技术(22098)
(20109)
财经(18041)
问题(17489)
图书(17142)
(15556)
经济研究(15434)
(15187)
农村(15028)
(15028)
农业经济(14321)
世界(13072)
书馆(12930)
图书馆(12930)
共检索到413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绍友  孙伟  章孝荣  陈涛  蒋榕  
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实践。它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整合社会各方优质资源,发挥聚集效应,推进深度融合,基本形成了党政联动—科教融合—校企互动—内外延伸—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维恩型协同育人新模式。为促进协同育人的高效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积极构建人才培养的教管结合、科研反哺教学、社会支持、内外协作互动、实践育人等新机制,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燕锋  姜峰  陈晓阳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华南农业大学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协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了"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的人才协同培养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组建了"温氏班""阿里创新班""索菲亚班"等多种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志良  高志强  邹锐标  张燕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力量,协同平台资源、协同创新团队和企业精英骨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探索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从建立基于人—职匹配的学生选拔制、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程双导师制、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以"积极学习、追求卓越"为内在动力的学业评价制度共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运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东升  李广松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多校区办学模式应运而生,而多校区的管理特别是新校区的管理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分析新校区安全稳定面临的突出问题,借鉴协同理论,并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工作实践,构建以制度协同、决策协同、信息协同和资源协同为主要内容的新校区安全稳定新机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春起  聂庆华  谭会泽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并积极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有效衔接。在新时代和争创“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报考人数急剧增加,社会对高层次畜牧人才需求不断提高。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诸多高校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缺乏区分,背离国家需求导向,无法满足国家对专业人才需求。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学学科与温氏集团精诚合作30年,创建了鲜明特色的动物生产类研究生分类培养新模式,已成为国内同类学科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本文对华南农业大学创建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提供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藕香  谢立然  宫天辰  
本科生导师制以其对人才培养的卓著性而为世界高校所推崇。尽管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但各高校之间差异甚大。以安徽农业大学556份调查问卷为依据,通过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切实地感受到导师制的存在;目前导师的作用与学生的期待有很大的差距,但学生仍然希望能够有导师进行专门指导;导师制实施效果取决于学生对不同类型导师的认可程度,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管理型的导师和以任课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型的导师值得推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祁琳  
贫困生是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是在资助的精准度和育人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文章解读了精准化资助的时代诉求和内在逻辑,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贫困生的类型和心理特点,指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构建"精准化"资助育人机制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卓君  陈少雄  周艳华  
本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泰山区、华山区、启林南区、启林北区、燕山区五个社区文化活动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瓶颈,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创新的理念提出了以健全落实配套制度为保障、以优化创新活动内容为核心、以加强完善队伍建设为关键的高校社区品牌文化建设路径,旨在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进步需求、大学生成长成才诉求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格局,以期推动高校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衍涛  韩同吉  许盈  石维杰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促进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深入推进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形成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就业工作"山农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克其  陈巍  徐敏轮  钱春桃  
以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江苏科技服务超市开展农村科技服务实践为基础,对实践中形成的"一核多翼"基地服务模式、"常熟模式"等进行分析,探索多元科技服务主体协同合作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得出以下结论:科技超市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合作有助于农村科技服务主体职能相互扩展;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具有可行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基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并对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友华博士,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998—1999年在德国从事访问研究,2005—2006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现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理事,安徽省"生态安徽"建设专家,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技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继成  赵裕国  李杰  
高校党委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应当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履行好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肩负起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使命。本研究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内涵,分析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面临的挑战,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从健全工作机制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完善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党建平台建设、严肃党风廉政建设七个方面,就如何构建高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刁诚轩  王洪来  王楠  段玉玺  吕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大学生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结合的能力,不仅强调技能的掌握还提倡通过日常教学实现大学生道德思想的提升以及加深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案例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案例教学是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附加德育内容,在教授大学生理论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最终达到"教"与"育"的双丰收。采用教书育人案例教育学,具有教学目的明确统一、教学内容说服力强、教育方式灵活直观,教学效果水到渠成等优势,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能够实现全程育人,紧密结合相关专业,选取真实、典型案例,兼具德育、智育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慧敏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农林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开放办学、扭转高等教育同质化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局面是农林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围绕北京农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发展目标,阐述都市农林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积极探索校校、校所、校企以及国际合作等办学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是一个立体化同向协同过程,提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生活指导课、基础素质素养课、专业基础与专业课、技能与技术课、社会实践课、公共选修课等全课程同向协同育人机制,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探索与实践全课程立体化同向协同育人为例,介绍如何真正实现"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