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4)
2023(9870)
2022(8876)
2021(8438)
2020(7112)
2019(16514)
2018(16529)
2017(31515)
2016(17395)
2015(19495)
2014(19528)
2013(19302)
2012(17497)
2011(15739)
2010(15519)
2009(14014)
2008(13436)
2007(11370)
2006(9924)
2005(8285)
作者
(51334)
(42494)
(42126)
(40124)
(26932)
(20428)
(19062)
(16795)
(16125)
(15042)
(14780)
(14178)
(13540)
(13180)
(12998)
(12944)
(12886)
(12687)
(12106)
(12006)
(10745)
(10342)
(10184)
(9539)
(9535)
(9440)
(9411)
(9300)
(8514)
(8467)
学科
(65183)
经济(65119)
管理(47712)
(43319)
(35920)
企业(35920)
方法(32161)
数学(27067)
数学方法(26756)
(18092)
(17722)
中国(15357)
业经(14868)
环境(14338)
(14269)
地方(14260)
(12235)
农业(12184)
理论(12139)
(10836)
贸易(10831)
(10475)
(10375)
技术(10215)
(9404)
财务(9345)
财务管理(9331)
(9320)
教育(9010)
企业财务(8821)
机构
学院(242800)
大学(242758)
管理(98313)
(86663)
理学(86005)
理学院(84978)
经济(84571)
管理学(83316)
管理学院(82901)
研究(81156)
中国(57513)
科学(55991)
(52735)
(41858)
(41265)
业大(40354)
研究所(38428)
(37579)
中心(36050)
(34207)
师范(33861)
(33741)
北京(33586)
农业(32821)
财经(31173)
(30090)
(28360)
(28276)
师范大学(27544)
技术(26387)
基金
项目(176816)
科学(137486)
基金(126840)
研究(125477)
(112102)
国家(111214)
科学基金(94720)
社会(76101)
社会科(71971)
社会科学(71951)
(69883)
基金项目(69270)
自然(64660)
自然科(63008)
自然科学(62994)
自然科学基金(61823)
(59244)
教育(56459)
资助(52522)
编号(50963)
成果(39733)
重点(39723)
(37870)
(37437)
(36137)
课题(34744)
科研(34346)
创新(33662)
计划(33534)
大学(31992)
期刊
(93017)
经济(93017)
研究(64841)
学报(43269)
中国(39792)
科学(39485)
(37101)
管理(33251)
大学(31643)
学学(29977)
农业(26718)
(25522)
教育(25210)
技术(19585)
业经(16448)
(14860)
金融(14860)
(13858)
图书(13686)
资源(13629)
经济研究(13527)
财经(13454)
科技(13413)
林业(12617)
理论(12072)
问题(12060)
(11693)
业大(11530)
实践(11446)
(11446)
共检索到334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新根  
前 言 对马渔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是多种经济鱼类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该渔场冬季的马面鲀渔汛,我国于80年代起逐步投入生产。东海水产研究所“东海北部及日本海西南部绿鳍马面鲀等底鱼资源调查与探捕”课题组自1985~1987年间,每年冬、春季在此渔场进行了资源和环境调查,其中作为渔场环境条件之一的浮游物植项目因,限于人力不足,仅于1985年12月17~28日调查期间,进行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新根  徐兆礼  
浮游植物藉助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溶解于水中的营养盐类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体,故其在海洋的物质循环系统和生物生产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此外,由于浮游植物具有随波逐流的独特生态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特定要求,因此其在海洋学(包括污染海洋学)和水产资源学的研究中均有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志聪  吴卫菊  左明  李敦海  
运用物种间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etrailis生态位重叠计算公式分析了3月份巢湖东区和西区的24种优势浮游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以这两个参数为基础研究浮游植物物种间生态关系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巢湖东区星形冠盘藻、啮蚀隐藻、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等10个种的生态位较宽,均大于3,而巢湖西区生态位较宽的主要有星形冠盘藻、啮蚀隐藻、卵形隐藻等9个种;研究结果还表明以生态位变动幅度大的种类作为水质指示种有更可靠的生态学意义,因此确定了以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水华鱼腥藻和星杆藻sp.这3种藻作为巢湖水体区域污染状态的指示种。生态位重叠表明在巢湖东区蛋白核小球藻的发展速度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薛俊增  蔡桢  王琼  刘艳  朱新英  李周永  吴惠仙  
于2008年7月(平水期)、10月(枯水期)和2009年5月(丰水期)在福海水库上游、中段和坝前共设9个采样点,对水库内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采集浮游植物8门88种,优势种为小席藻(Phormidiumtenue tenus)、拟菱形弓形藻(Schroederia nitzschioides)、针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cicularis)、广源小环藻(Cyllotella bodanic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灿烂颤藻(Oscillatoria splendida)。调查期总体密度均值为2.67×106 ind./L,平水期、枯水...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民波  简婷婷  王云龙  张衡  尹艳娥  张海燕  杨杰青  
通过近年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基本要素研究,结合东海海洋环境基本要素(水文、营养盐含量、COD_(Mn)、悬浮物浓度等)的变化,阐明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春季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由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组成,夏季的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受长江口冲淡水、钱塘江、东海沿岸流等影响,东海近岸海域环境浮游植物数量明显高于东海大陆架海域。冗余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7年春季,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活性磷酸盐;2015—2017年夏季,对研究海域浮游植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超伦  张永山  孙松  吴玉霖  方建光  张继红  
根据2006年4、7、11月和2007年1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桑沟湾水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期间共采集浮游植物28属92种(含变种和型),主要由硅藻类(74种)和甲藻类(11种)组成。优势度指数分析显示,硅藻是绝对优势种。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全湾平均变化范围在1.91~2.74之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桑沟湾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及其水平分布格局的季节变化较大,细胞密度冬季最高(平均为188.4×104cells/m3),春季(平均为63.0×104cells/m3)和秋季(平均为11.7×104cells/m3)次之,夏季最低(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乃壮  张永红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在应用Talling 公式计算浮游植物日光合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计算年光合生产力及通过水温订正后得出其气候生产力的方法。用上述方法联系我国湖泊一般特性,计算了在理想条件下我国大陆东侧 36个点淡水光合生产力的季节变化及气候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东部淡水水域的年气候生产力大致呈纬向分布由南向北递减,这与大气光合有效辐射、年日照时数和水温的时空变化有密切关系。各地的气候生产力在 1.6~24.4gc/m~2·年之间,与世界相近气候下贫营养湖的浮游植物生产力大致相当。只是东北北部偏低,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有效生长期太短。此外,四川盆地的气侯生产力亦低,主要原因则是夏秋两季光合生产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琰  马明睿  林青  王强  由文辉  
为探究滴水湖水系浮游植物群落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滴水湖出海闸、湖心及与外河相通处共设置8处样点,于2011年1~12月,逐月对滴水湖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查。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61属128种,绿藻门和硅藻门种数之和达检出种总数的70%,全湖以隐藻门的尖尾蓝隐藻、绿藻门的小球藻、斯诺衣藻为全年主要优势种。优势种类以3月、4月和11月份最多且优势种间数量差别不大,显示春秋季较夏冬季群落结构复杂。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指数分别为1.23±0.46、3.97±0.66、0.83±0.29。多样性指数显示湖区水体位于轻污-中污水平,3种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谞  潘保柱  赵耿楠  朱朋辉  王昊  李荣辉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最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浮游植物作为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对反映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探究长江源区水环境特性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于2018年3月份与10月份对长江源区10个典型河段的水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10月份各调查河段流速、浊度、水温及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比3月份高;同一月份中,楚玛尔河的浊度、盐度、电导率等水环境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余河段;两个月份各调查河段的pH、溶解氧以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差异不显著。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28属58种,其中以硅藻、绿藻和蓝藻物种数占优,分别占总数的79.3%、10.4%和8.6%。调查期间,长江源区浮游植物密度在6.06×10~4~39.90×10~4 cells·L~(-1)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59 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有美丽颤藻(Oscillatoria formosa)、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脆杆藻(Fragilaria sp.)、针杆藻(Synedr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小球藻(Chlorella sp.)等。两个月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3.06和3.12,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1.17和1.52,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90和0.82。结合水体营养盐指标、浮游植物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水质评价,长江源区水质总体呈无污染或轻度污染状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袁健美  汤建华  贲成恺  张虎  吴磊  
根据2011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吕四渔场小黄鱼银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保护区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初步鉴定浮游植物16属24种,其中硅藻门14属22种,甲藻门2属2种,硅藻在数量和种类上占绝对优势。主要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oldi)、有翼圆筛藻(Coscinodiscus bipartitus)和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春季浮游植物密度介于3×105~19×105ind·m-3之间,平均为10.3×105in...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中伟  徐韧  刘材材  邓邦平  季晓  
为探明轻质油对海洋浮游植物毒性效应机制,并对海洋溢油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室内模拟了4季温度(10、16、20和28℃)变化下轻质油对两种海洋微藻的毒性胁迫实验,研究轻质油对两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轻质油对两种海洋微藻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率曲线得出轻质油对东海原甲藻的96 h抑制浓度为2.40 mg/L,对赤潮异弯藻的96 h抑制浓度为4.10mg/L。同时基于轻质油高挥发性的特点,随着实验过程中轻质油浓度降低,东海原甲藻及赤潮异弯藻生长速率得以恢复。轻质油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作用还与温度变化有关,温度越高,影响越明显,即冬季影响最小,而夏季影响最为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霆  
为了解通江城市河道浮游植物分布动态规律,同时为制定有效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方案,对镇江市古运河的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变化进行现场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环境因子变化对河道浮游植物结构与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检出藻类6门38属,其中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为3个常见门类。河道内藻类细胞密度与生物量排序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对比河源采样点,河道内藻类细胞密度、生物量均在春、秋季大幅增长,藻类种类组成比例也逐渐由硅藻门为主过渡到以绿、蓝藻为主,但在夏、冬季这种变化趋势不明显。水动力、营养盐浓度、水温以及水体悬浮泥沙含量等多环境因子影响了河道内藻类生长与繁殖条件,其中因受闸控影响的水动力学条件变化是造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维志  史建全  祁洪芳  杨建新  贾砾  普炯  
2006—2010年夏季对青海湖14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5门29属34种,其中硅藻门14属18种,蓝藻门4属4种,绿藻门8属8种,裸藻门2属2种,甲藻门1属1种。硅藻门是种类组成上最重要的类群。斯潘塞布纹藻Gyrosigma spenceri、尖布纹藻G.acuminatum、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ocellata、二形栅藻Scenedesmus dimorphus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种类。与1960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浮游植物属的数量减少了24个,其中硅藻门减少了9个属,原来全湖广泛分布的刚毛藻Cladophora也很少出现。调查期间青海湖浮游...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新根  
巨量的长江入海径流是影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生态的重要因素,入海径流量的分布和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长江口海区乃至东海中北部海区的理化性质,故其对讨论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数量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动均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径流携带入海的丰富生源要素则是构成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具有高生产力的主要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慕建东  董玮  陈碧鹃  王巍  方建光  唐学玺  
根据2003年8月~2005年5月桑沟湾4个航次调查结果,对该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32属72种。其中,硅藻29属60种,占83.3%。甲藻3属12种,占16.7%。浮游植物数量的变动范围为5.0×104~3416.0×104cell/m3,浮游植物数量均值的最高值出现在2003年8月,最低值出现在2005年5月。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单纯度指数分析,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随季节变化明显,秋季的种类数、多样性明显高于春季。综合评价表明,桑沟湾海域浮游植物种类个体数量分布不均匀,生物多样性一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