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9)
- 2023(4239)
- 2022(3659)
- 2021(3439)
- 2020(3103)
- 2019(6665)
- 2018(6635)
- 2017(11905)
- 2016(7175)
- 2015(8343)
- 2014(8354)
- 2013(8280)
- 2012(8161)
- 2011(7402)
- 2010(7476)
- 2009(7042)
- 2008(6902)
- 2007(6319)
- 2006(5727)
- 2005(5544)
- 学科
- 济(23879)
- 经济(23835)
- 管理(15684)
- 业(14875)
- 企(11728)
- 企业(11728)
- 农(9598)
- 中国(8761)
- 学(8715)
- 方法(8629)
- 地方(7762)
- 业经(6486)
- 农业(6458)
- 制(6337)
- 数学(6177)
- 数学方法(6016)
- 财(5986)
- 教育(5941)
- 理论(5583)
- 和(4807)
- 银(4371)
- 银行(4342)
- 行(4200)
- 体(4040)
- 融(3970)
- 金融(3968)
- 文化(3888)
- 贸(3604)
- 贸易(3599)
- 度(3537)
- 机构
- 大学(99596)
- 学院(98419)
- 研究(41942)
- 济(33218)
- 经济(32196)
- 中国(31449)
- 管理(30346)
- 科学(29052)
- 农(26554)
- 理学(24366)
- 理学院(23939)
- 所(23626)
- 管理学(23261)
- 京(23083)
- 管理学院(23074)
- 研究所(21514)
- 农业(21264)
- 中心(19398)
- 业大(18735)
- 省(18368)
- 江(18268)
- 财(17179)
- 范(15914)
- 师范(15653)
- 院(15143)
- 北京(15080)
- 州(14840)
- 南(13594)
- 农业大学(12989)
- 技术(12968)
- 基金
- 项目(64591)
- 科学(48438)
- 研究(44317)
- 基金(43902)
- 家(41066)
- 国家(40611)
- 科学基金(31983)
- 省(27503)
- 社会(25163)
- 划(23468)
- 社会科(23466)
- 社会科学(23457)
- 基金项目(22494)
- 自然(22303)
- 自然科(21704)
- 自然科学(21691)
- 自然科学基金(21294)
- 教育(20741)
- 资助(18890)
- 编号(18097)
- 成果(16619)
- 重点(15754)
- 发(14673)
- 课题(14571)
- 计划(14191)
- 部(13429)
- 科技(13061)
- 创(12820)
- 科研(12765)
- 农(12082)
共检索到172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新向
2005年11月26日2、7日河南省在我国率先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这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尝试。那么,文化遗产日的设立能否得到认可,它有什么样的效应?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弄清这些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游客、媒体和网友对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大都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文化遗产日具有众多的积极效应,但游客对文化遗产日的感受不是很好,文化遗产日暴露的问题,将影响着人们进一步参加文化遗产日的可能性。最后,文章对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进行了评价,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文化遗产日 河南省 认知 态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立珍
河南省率先在全国举办文化遗产日,6市67处景点遗产日内免费对游客开放,引来460多万人争享“免费文化盛宴”。这次“免费游”为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启发,如向人们展示了转变旅游业经营思路,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换的可行性。
关键词:
门票经济 河南文化遗产日 产业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光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保存文明多样性与弘扬传统文化,近年来受到国家、社会各界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何种法律保护手段也受到广泛讨论,主要观点有新型民事权利说与知识产权保护说,但在现实中均不具有操作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唯有立足现实、具体分析,区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与其衍生品,既注重积极保护也重视防御性保护,才能有效地促进其开发、利用与保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 河南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朝霞 张晓欣 郭凯峰
南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南运河沿线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要科学构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综合推进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深入挖掘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时代功能、不断创新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新时代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提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大运河 南运河段 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朝霞 张晓欣 郭凯峰
南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南运河沿线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要科学构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综合推进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深入挖掘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时代功能、不断创新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新时代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提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大运河 南运河段 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一
针对现阶段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对河南黄河区域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数据汇总,构建该区域的不可移动文物地理空间数据库。使用平均最邻近比率与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河南黄河区域各时期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与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其时空间变化与不同等级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异质性的原因。结果表明:(1)河南黄河区域不可移动文物在时间分布上具有良好的连续性;(2)不同时期河南黄河区域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布局整体上均呈现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呈现突出的时空异质性;(3)不同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时空分布在特定时期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文娟
2010年6月12日是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上午9时30分,黑龙江省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暨首届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黑龙江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明彦
文章针对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现状,分析了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常州市非遗保护的对策和建议,认为常州非遗保护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科学合理建制非遗专门性保护机构;加强非遗立法保护,强化法律保障体系;创新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运行机制;加强非遗专兼职队伍建设等。从而使常州市非遗项目焕发生机,得到良性发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传承 常州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勇 蔡璐 李月明
文章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元数据试著录、平台模拟实现等方式,阐述了元数据标准与本地资源、应用平台、用户的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推广应用非遗元数据标准提供思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资源 元数据标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俊玲
分析印刷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阐述印刷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安全意义以及电子媒体时代研究纸本印刷文化及其遗产保护的意义,概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刷技艺的留存现状,分析图书馆在保护印刷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保护我国印刷文化遗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印刷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图书馆 古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童玉娥 熊哲 洪志杰 郭丽楠
中日是世界上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数目最多的两个国家,比较分析两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保护措施可以为相关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况和中日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从国际、中央和地方政府3个层面分析比较两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措施。中日两国农业文化遗产在遗产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背景与前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也存在一些根本性差异;两国的保护与管理措施也较为相似,日本在产品开发、旅游发展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结合方面所做工作更为细致。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完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倪晓春 张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存在着分散与集中、多元与统一、无形与有形、投入与产出、官方记忆与民间记忆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资源库。在明确资源库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基础上,从资源收集、资源整理、资源开发和资源传播四大方面进行了策略设计,发挥档案专业化管理和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优势,解决非物质特性的传承难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 数字资源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爱红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不断扩散和蔓延,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资金链是企业当前遭遇的最大困难。在此形势下,创新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显得越来越重要。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满足了企业资金需求,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应该大力加强和推广,但同时民间融资活动也需要规范化、法制化,以促进它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民间融资 金融危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灿强 闵庆文 田密
农户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关键要素,农户感知是相关保护与发展措施的信息反馈,也是政策制定和改进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章基于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的调查,通过构建感知指数体系,评价了农户的遗产保护感知、生态问题感知和旅游发展感知,分析了农户对不同问题感知的相关性以及个人与家庭特征对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保护和传承遗产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发展梯田旅游总体上持支持态度,然而农户也感知到梯田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对旅游发展总体满意度一般。农户对遗产系统的认知与保护意愿越强,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对生态保护的意愿越强烈,旅游发展可以加强农户对梯田的保护意愿。农户年龄和家庭土地经营规模越大,对梯田系统的认知程度越高,而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越高的农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愿越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要加强宣传教育,生态保护优先,发展规划先行,逐步消除农户的消极感知,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