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3)
2023(7224)
2022(5968)
2021(5655)
2020(4798)
2019(11295)
2018(10879)
2017(20686)
2016(10908)
2015(12508)
2014(11917)
2013(12038)
2012(11364)
2011(10522)
2010(10264)
2009(9693)
2008(9534)
2007(8144)
2006(7026)
2005(6499)
作者
(29319)
(24694)
(24583)
(23649)
(16143)
(11807)
(11169)
(9622)
(9465)
(8657)
(8642)
(8446)
(7865)
(7848)
(7741)
(7706)
(7299)
(7247)
(6988)
(6707)
(6351)
(5872)
(5812)
(5606)
(5587)
(5440)
(5299)
(4925)
(4827)
(4817)
学科
(58406)
经济(58349)
方法(31096)
管理(28737)
数学(28185)
数学方法(28054)
(27704)
(21484)
企业(21484)
中国(16668)
(13035)
贸易(13030)
(12749)
(12553)
(12210)
业经(10088)
(9791)
(9080)
金融(9080)
(8628)
(8313)
银行(8312)
农业(8242)
(8016)
关系(7243)
环境(7165)
(7124)
财务(7119)
(7113)
财务管理(7107)
机构
大学(168068)
学院(160952)
(83307)
经济(82322)
管理(63248)
研究(58897)
理学(55420)
理学院(54875)
管理学(54304)
管理学院(54001)
中国(46647)
(36176)
(35546)
科学(30369)
财经(30107)
经济学(29201)
(28120)
(27958)
经济学院(26530)
中心(25942)
研究所(25652)
北京(23175)
财经大学(22936)
(21104)
(20860)
(20253)
(19928)
师范(19792)
业大(19409)
商学(18284)
基金
项目(108073)
科学(87810)
基金(84628)
研究(80466)
(73244)
国家(72757)
科学基金(62807)
社会(56619)
社会科(54097)
社会科学(54089)
基金项目(43180)
自然(37555)
自然科(36758)
自然科学(36749)
教育(36562)
自然科学基金(36179)
资助(35668)
(35646)
(31847)
编号(29796)
(27107)
国家社会(26005)
成果(25127)
中国(24453)
重点(24444)
教育部(24356)
人文(22789)
(22680)
(22136)
大学(21752)
期刊
(82012)
经济(82012)
研究(51763)
中国(26996)
(26164)
管理(22134)
科学(22043)
学报(22004)
大学(17912)
(17121)
学学(16711)
财经(16240)
(15721)
金融(15721)
经济研究(15298)
(14029)
教育(13005)
(12690)
农业(11910)
问题(11833)
世界(11587)
技术(11361)
国际(11184)
业经(10093)
统计(9098)
技术经济(8446)
(7800)
(7631)
理论(7318)
经济问题(7124)
共检索到236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孟令杰  
本文对阿马蒂亚·森的食物获取权理论与传统的解释饥荒的食物供给量下降(FoodAvailabilityDecline,FAD)理论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在解释饥荒的发生时两者都具有解释能力,但在解释饥荒的分布上,FAD不具解释力度,本文实证检验了这一结论。在林毅夫和杨涛提出的城市偏向基础上,指出缺粮区的划分才是决定饥荒分布的真正原因,饥荒的分布是阶层性的,各自食物获取权的优先顺序才是遭受饥荒影响程度的直接因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业良  
1998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将授予现任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以表彰他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森的研究领域和兴趣十分宽泛,但他主要是一位发展经济学家,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对发展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翔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他对社会选择理论的发展,本文旨在介绍阿马蒂亚·森在这一方面的贡献。 根据森的解释,社会选择理论“研究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将个人利益、个人判断或个人福利结集为社会福利、社会判断或社会选择的某种总和概念”。政治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确定委员会决策程序、选举的规则、国家宪政和政府政策的选择与评估以及国家富庶、贫穷或不平等的衡量标准等无不涉及社会选择问题。而对社会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是由K·阿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文文  
阿马蒂亚.森凭借自己在经济伦理方面的突出贡献,打开了或至少是恢复了一个与现代主流经济学世界迥异的、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世界"。站在这另一个世界中,森向我们昭示了一种相异于主流增长发展、堪称"异端"的另类发展理论。他的这一另类发展理论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以伦理原则指导发展,二是以理性争取发展,三是以自由看待发展。就当前而言,森的发展理念无疑切中了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困境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光荣  
本文使用CHARLS数据考察了中国1959~1961年大饥荒对饥荒经历者健康的长期影响,并且利用更精细的县级死亡率数据,分别构造了人在胎儿和幼儿时期经历饥荒严重程度的指标,考察了"胎儿起源假说"和幼儿健康影响成年健康两种理论。研究发现,在胎儿时期被饥荒打击程度严重的人,其成年时健康并没有更差,这可能是由样本选择问题所导致的。与此对应,在出生后12个月内的婴儿期经历的饥荒越严重,其成年时的健康状况会越差,并且肥胖的概率会越高。出生后第13~36个月经历饥荒对健康没有长期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戴敏华  
在人们迈入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贫穷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如何扶贫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担任指导并由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等诸多专家参与讨论并提供建议的课题组,研究了如何帮助穷人管理风险的问题。现将其观点以第一人称扼要介绍如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勇  何旭强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以表彰他在福利经济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新闻公报指出,森在福利经济学研究中把经济学与哲学工具相结合,从伦理角度考察了一些重要的经济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森对于经济伦理学方面的贡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建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不仅是一位福利经济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把"能力方法"应用于发展经济学,主张以人为本的"能力发展观",并阐释了自由与发展、文化与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对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娜娜  
在对贫困问题的界定方法中,客观主义的收入方法和主观主义的效用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缺陷。阿马蒂亚·森认为,通过功能性活动和可行能力的方法,能够克服收入方法和主观效用方法的不足,认识到贫困中的可行能力缺失与脱贫的能力发展问题。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我国当前消除深度贫困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有助于推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纪昀  
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因其对福利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突破性贡献而获得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审核委员会在给阿马蒂亚·森颁奖的颂词中指出:“他对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研究作出了许多关键性的贡献,其中包括公共选择的一般理论、福利与贫穷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怀国  
经济增长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新古典经济学对商品和财富给予了莫大的关注,却忘记了人们在物质财富生产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和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阿马蒂亚.森以人们的生活本身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着重研究各种手段(包括经济增长)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中的作用、手段和目的之间的转化机制和转化效率等的能力方法。研究重心的转移、对中间环节的重视、更为开阔的视野,是能力方法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显著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建伟  
阿玛蒂亚.森采用经济学与哲学相结合的方法,把权利、平等、自由、公正等哲学概念用于分析福利、贫困、饥荒、剥夺、不平等,以及发展等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开拓了经济学分析的视野。这样的分析不仅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政策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清华  伍国勇  宋珂  欧雪辉  李中  
运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办法评测农村土地征收前后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动,并实证分析影响被征地农户福利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有所改善,但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异系数增大,农户个体福利分化明显;土地征收补偿形式、区域发达程度、教育状况因素等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正向影响,征地面积比重、劳动力年龄等因素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负向影响,二者的作用程度呈递减态势。显著提升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减少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的差异性,需要从完善被征地农户的社会保障程度、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模式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是人类在自然历史演进中不断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或者说,是人类为维持生存、实现独立自主和获得自由而不断增进其力量和价值的自然历史过程。从人类“理性”追求角度引出基于三层次自由的发展含义,进而给出一个推广了的马克思(三域耦合)社会再生产图式,并以此模型作为基础框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发展”的观点,我们可以在宏观动态上描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本化自由指向,以阐释“发展是拓展人类主体性自由”的人本发展思想,从而使我们得以超越传统发展经济学的局限,构建一种更有普适性和解释力的人本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