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0)
2023(5914)
2022(5249)
2021(5040)
2020(4497)
2019(10044)
2018(10155)
2017(20085)
2016(11293)
2015(12949)
2014(13279)
2013(12989)
2012(12360)
2011(10944)
2010(11353)
2009(10957)
2008(11385)
2007(10614)
2006(9446)
2005(8903)
作者
(31191)
(25212)
(24995)
(24166)
(16231)
(12037)
(11911)
(9779)
(9700)
(9561)
(8562)
(8426)
(8070)
(7969)
(7910)
(7820)
(7599)
(7466)
(7457)
(7246)
(6460)
(6247)
(6137)
(5932)
(5891)
(5795)
(5792)
(5787)
(5106)
(4895)
学科
管理(38139)
(37918)
经济(37860)
(34629)
(27704)
企业(27704)
(22288)
方法(17423)
中国(16207)
数学(15202)
数学方法(15087)
(14112)
财务(14097)
财务管理(14040)
(13586)
企业财务(13379)
(12345)
银行(12340)
(11489)
(11055)
保险(10964)
(10924)
(9453)
金融(9452)
(8394)
贸易(8386)
(8245)
(8108)
业经(7947)
(7937)
机构
学院(158185)
大学(157007)
(63277)
经济(61624)
管理(58424)
理学(47392)
研究(47319)
理学院(46926)
管理学(46267)
管理学院(45960)
中国(44821)
(42283)
(33664)
财经(30601)
(27442)
(26325)
科学(25151)
(23982)
中心(23150)
财经大学(22527)
北京(22393)
(21482)
研究所(20167)
经济学(19898)
(19606)
师范(19443)
(18813)
经济学院(18076)
(16870)
业大(16867)
基金
项目(84609)
研究(68103)
科学(64564)
基金(58876)
(48568)
国家(48116)
社会(41331)
科学基金(40753)
社会科(38983)
社会科学(38972)
(32509)
教育(32233)
编号(30607)
基金项目(30310)
成果(27463)
(26751)
资助(25858)
自然(23757)
自然科(23106)
自然科学(23096)
自然科学基金(22682)
课题(20938)
(19681)
(19656)
项目编号(19281)
重点(18444)
(17587)
(17425)
教育部(17373)
人文(17009)
期刊
(77278)
经济(77278)
研究(57152)
(37257)
中国(34991)
(25858)
金融(25858)
管理(21697)
教育(19706)
学报(18642)
(16862)
科学(16169)
财经(15550)
大学(14832)
学学(13426)
技术(13415)
(13057)
经济研究(12238)
业经(12235)
财会(11117)
会计(10776)
农业(10707)
问题(10284)
理论(10252)
(9424)
图书(9418)
实践(9355)
(9355)
(8831)
国际(8039)
共检索到263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尉纲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举债的随意性与过度举债,财政入不敷出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差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对此,应从建立健全政府担保、借款、投资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举债偿还机制,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等三个方面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崔迪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危害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债务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对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不仅包括地方政府难以履行其偿债责任的可能性,还包括由其引起的使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一种可能性。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地方政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崔巍  
2013年,国家审计署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并在年底发布审计结果,对国人高度关注的政府债务问题尤其是地方债务问题,作出了最具权威性的解答: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尽管如此,从法律方面,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控制,仍是法治财政的重要选择。一、地方债务风险成因分析(一)主要原因: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重新确立了税款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凡一  
地方政府通过发债可弥补财政赤字,保障收支平衡,帮助经营性融资项目和资本性融资项目在短期内获取大量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会不断累积。由于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效应。我国应推行差别化的地方债务政策,严格地方债务限额管理,依托资金调拨弱化省域间债务风险传染,加强关联省份债务信息披露,以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旭龙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除了中央政府以外,各省、市以及县市区和乡镇等行政单位为了行使政府职能,以政府名义通过社会渠道获得的借贷性收入,这些收入将在设定的时间内偿还。在借贷的过程中,政府的信用是其取得债务收入的基本保证。国务院办公厅在2011年将地方政府债务划分为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需要用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并应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治纲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心,不是一个短期的、临时性的工作,也不是一个轻松的、简单的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党政负责人应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政治自觉性,高度认识到有效防范和精准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的战略性、长期性、紧迫性和复杂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禄丹  秦志远  李翠翠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越来越大,中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依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完善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是中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及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关键。本文在总结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2022年度中国存量地方政府债券和各省份经济主体债券发行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发行票面利率和发行利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区分度明显不够,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基本处于失效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地方政府债券本身违约率检验、地方政府及其债券信息披露不充分和评级理念未与时俱进等。本文最后就中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晓羽  支大林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除自身易产生的道德风险、偿还能力不可持续等风险外,其不可控性也给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化解此类风险不但需要建立一套发行前严控、发行后披露、违约方补偿的风险防范体系,而且要采取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设立地方人大约束机制、实施信用持续评级、与官员考核挂钩、规范融资平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志浩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并提出防范与控制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婧茹  
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审计数据显示,201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达到10.7万亿元,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设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如此高的负债,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基于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并从会计学视角提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古建芹  申寸娜  
近年来,地方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在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政府履行各项职能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风险。研究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及其形成原因,寻求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风险(一)增速较快规模较大,形成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一是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规模大、增速快,与主要偿债来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雁雁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扩张,收支不平衡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日益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因此,分析研判当前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提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意义重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松  
利用KMV模型,选取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距离作为地方政府性债务流量风险的代理变量,从理论上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流量风险和债务流动性杠杆率之间的关系。利用2012—2016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年度债务还本付息额和可偿债财政收入等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流动性杠杆率和债务流量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债务流动性杠杆率每上升1%,债务违约距离下降0.8~1.0个百分点,且随着债务流动性杠杆率的上升债务违约距离下降逐步趋缓,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到了实证分析的有效验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流量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封北麟  
债务风险防范的体制机制建设必须尽早尽快建立,这既涉及地方政府各项制度的深化改革,也涉及债务风险的管理控制和预警体系建设自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引发了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全面反思与整治之后,地方政府性债务危机似乎成为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牵动媒体、学界和政府紧绷的神经。2012年国家财政部启动了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全面清查,并根据彻查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