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0)
- 2023(8694)
- 2022(7481)
- 2021(6870)
- 2020(5396)
- 2019(12868)
- 2018(12850)
- 2017(23307)
- 2016(12856)
- 2015(14082)
- 2014(14481)
- 2013(14213)
- 2012(13657)
- 2011(12750)
- 2010(13354)
- 2009(12428)
- 2008(12494)
- 2007(11129)
- 2006(10721)
- 2005(10222)
- 学科
- 济(61230)
- 经济(61160)
- 管理(28230)
- 业(27214)
- 地方(24464)
- 中国(20503)
- 贸(19857)
- 贸易(19840)
- 农(19404)
- 易(19118)
- 企(18986)
- 企业(18986)
- 方法(16277)
- 业经(15097)
- 制(13882)
- 农业(13071)
- 地方经济(12805)
- 数学(12319)
- 数学方法(12176)
- 融(11461)
- 金融(11460)
- 银(11387)
- 银行(11378)
- 行(11204)
- 发(11169)
- 学(10793)
- 财(10429)
- 环境(9809)
- 体(9674)
- 理论(9291)
- 机构
- 学院(182640)
- 大学(178631)
- 济(78070)
- 经济(76381)
- 研究(73307)
- 管理(61815)
- 中国(56051)
- 理学(50229)
- 理学院(49463)
- 管理学(48666)
- 管理学院(48291)
- 科学(43065)
- 京(41068)
- 所(37984)
- 财(37205)
- 江(36865)
- 研究所(33775)
- 中心(32723)
- 农(31505)
- 范(30278)
- 师范(29993)
- 财经(26961)
- 院(26718)
- 州(26506)
- 北京(26337)
- 省(25795)
- 师范大学(24162)
- 经(24017)
- 农业(23905)
- 业大(23658)
- 基金
- 项目(109535)
- 研究(85232)
- 科学(85071)
- 基金(74960)
- 家(64831)
- 国家(64201)
- 科学基金(53455)
- 社会(53272)
- 社会科(50429)
- 社会科学(50421)
- 省(45644)
- 基金项目(39335)
- 教育(38416)
- 划(36800)
- 编号(35474)
- 发(31442)
- 自然(31433)
- 资助(31034)
- 自然科(30536)
- 自然科学(30529)
- 成果(30034)
- 自然科学基金(29938)
- 课题(27044)
- 发展(25959)
- 重点(25667)
- 展(25520)
- 部(23514)
- 创(22200)
- 年(22164)
- 性(21717)
共检索到319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国政
长江中游——华中地区属富庶之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科技教育基地。它在为我国前几个五年计划作贡献的同时,也曾为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提供过相当充足的货源和服务,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活动起过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发展现状 最近10多年来,长江中游——华中地区不仅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庭录 张万科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内蒙古等11个省区。土地面积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2%;人口3.13亿,占全国的28.52%。建国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较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西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5%,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总额却占不到全国的10%。西部地区贫困而又富饶,它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因此,适时研究制定西部外贸发展战略,并以外贸为突破口,加快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俊波 陈雯
分析了长江中游三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介绍了发展经济学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地位问题的主要观点。探讨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及在全国农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 ,并提出了中游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长江中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国勤 周泉 陈阜 张洪程
长江中游地区水稻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水稻生产具有起源早、历史久,产量高、贡献大,力量强、成果多,条件优、潜力大等诸多优势与特征。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中游地区水稻生产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研究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切入点,通过对长江中游地区水稻生产地位与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当前该地区水稻生产面临的问题,从区域尺度上提出了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研究表明,导致该地区水稻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现:水稻种植面积缩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方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发展的。文章对东北地区外贸的发展滞后、在全国的份额下降、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减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受资源、技术投入、投资经营环境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最后探讨了如何立足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东北地区外贸发展的主要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丽文 张毅 李小帆 李永盛
为探究城市群内部城市的质量及城市间的协调关系,通过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生活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38个城市2004~2011年城市质量进行了评价,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城市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城市群内城市质量的评价来看,城市群内城市质量差距进一步扩大,产生严重的两级分化;从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协调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城市质量的空间影响作用不大,各省份城市发展并没有突破行政壁垒,跨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合作未有实质性进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的发展质量并不高,并提出了加快中小城市建设,推动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尚 邓宏兵
文章从动态因子分析着手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对2010—2016年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并运用Logit模型对城市质量的初级影响指标进行分析,最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和南昌周边都存在明显的极化状态,宜昌和襄阳一直位居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前十位,江西缺少副核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要协调环境发展;七年之间城市群间的空间相关性较弱,几年来城市空间集聚效应没有本质的提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慧
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长江产业带的腹地和承东启西的重要地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屡屡成灾,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尽管洪涝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地貌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洪水位、河流湖泊的调蓄能力、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等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论述了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特别是围湖造田、围垦江洲、分蓄洪区的开发等,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指出长江中游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引起的河湖调蓄能力的下降是加剧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中游地区减轻洪涝灾害的土地利用对策,如编制易灾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退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洪涝灾害 长江中游
[期刊] 改革
[作者]
牛雄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和城市群来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沿海主要城市逐步融入全球城市体系,城市群渐次形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从珠三角起步,长三角、京津冀三大核心城市群先后形成,成渝城市群快速崛起,实际上构成了目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四个核心区和增长极。20世纪90年代后期,省会城市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起的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如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天赐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事业、第三产业和农业在加快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前言1998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保持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特大洪水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如何?这场特大洪水能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什么重大的启示?为了深入研讨这些问题,1999年1月1...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大均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平台的旅游大数据为旅游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数据来源。基于网络游记攻略文本数据的挖掘,运用GIS空间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的空间格局及其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逐渐形成了以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为重要支撑的"品"字型格局,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行政藩篱效应;旅游流空间差异明显,长沙市→湘潭市、上饶市→景德镇市、长沙市→岳阳市、武汉市→宜昌市等是主要流动方向;旅游流网络整体结构比较松散,且不均衡性强,主要由少数节点控制,系统内部存在较强的凝聚性;武汉市、长沙市是核心节点,南昌市是次核心节点,九江市、上饶市、宜昌市、岳阳市等是重要节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处于延伸扩展模式发展阶段,在城市群旅游流内部存在多个子嵌套系统。最后,就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空间的优化,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官学清
2012年2月,湘鄂赣三省在武汉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和发展的序幕。湘鄂赣三省携手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对于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金融机构深化金融合作层次,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提出了金融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基本思路,指出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功能要素和融资"主动脉"作用,通过对城市群建设的资源配置区域化,有效支持城市群建设的交通网络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发展模式新型化、融资渠道跨市场化和金融资源流动的自由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区域金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述明
全球水资源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跨流域调水是我国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相当充沛,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但是,“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中游的洪涝灾害举世嘱目,也是历来沿江各级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腹大患。解决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合理分配、利用长江中游的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
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状态,影响到华中地区经济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对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结构性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基本判断,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华中地区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