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9)
- 2023(4045)
- 2022(3592)
- 2021(3379)
- 2020(2874)
- 2019(6579)
- 2018(6478)
- 2017(13222)
- 2016(7212)
- 2015(7867)
- 2014(8150)
- 2013(8320)
- 2012(8086)
- 2011(7235)
- 2010(7445)
- 2009(6926)
- 2008(7030)
- 2007(6466)
- 2006(5942)
- 2005(5688)
- 学科
- 济(38262)
- 经济(38223)
- 业(21155)
- 管理(18988)
- 企(16542)
- 企业(16542)
- 地方(12917)
- 方法(12295)
- 农(11723)
- 数学(10448)
- 数学方法(10263)
- 中国(9774)
- 业经(9604)
- 产业(8658)
- 财(8522)
- 制(8455)
- 农业(7895)
- 地方经济(7671)
- 学(7021)
- 结构(6851)
- 体(6080)
- 贸(5836)
- 贸易(5829)
- 技术(5642)
- 易(5555)
- 银(5405)
- 银行(5396)
- 融(5183)
- 金融(5182)
- 行(5152)
- 机构
- 学院(107435)
- 大学(105716)
- 济(48608)
- 经济(47651)
- 研究(40329)
- 管理(39387)
- 理学(32974)
- 理学院(32541)
- 管理学(31994)
- 管理学院(31795)
- 中国(31059)
- 科学(24021)
- 京(23227)
- 财(22020)
- 所(21198)
- 研究所(18828)
- 中心(18190)
- 江(17934)
- 农(17726)
- 财经(16735)
- 经济学(15159)
- 北京(15138)
- 范(14975)
- 经(14842)
- 师范(14836)
- 州(14552)
- 业大(14422)
- 院(14396)
- 经济学院(13647)
- 农业(13477)
- 基金
- 项目(67050)
- 科学(52750)
- 研究(50358)
- 基金(47594)
- 家(41226)
- 国家(40906)
- 科学基金(34494)
- 社会(32392)
- 社会科(30815)
- 社会科学(30808)
- 省(26857)
- 基金项目(25314)
- 划(22234)
- 教育(21885)
- 自然(20844)
- 自然科(20299)
- 自然科学(20296)
- 编号(20028)
- 自然科学基金(19938)
- 资助(19498)
- 发(17088)
- 成果(16774)
- 重点(15768)
- 课题(14690)
- 部(14643)
- 发展(14207)
- 展(14014)
- 创(13918)
- 国家社会(13252)
- 创新(13053)
共检索到173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邱风 张国平 郑恒
长三角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问题日益受到学界和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视,但这个问题并没有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的那样严重。随着产业的细分和时间的推移,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趋于下降,这是市场力量促使该地区产业互补推进的结果。而恶性竞争主要表现在由政府控制投资的领域,这是由我国特殊的政府官员晋升体制决定的。因此,该地区的产业协作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政府要为此提供政策环境。破解恶性竞争须从供给性制度变迁入手,促进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结构 相似系数 产业协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环境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均有效驱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环境规制强度越高,经济中服务业占比越高,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人均GDP、产业规模和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正相关,而对外开放度对产业结构调整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长三角地区应制定多样性的正式环境规制政策、促进消费者导向的环境规制创新以及加强非正式规制力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倒逼机制 长三角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娜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过高,过度竞争日益明显,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以浙江(宁波、杭州)、上海、江苏为例,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相似性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并达未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其要素和产品互相支撑所体现的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这一地区内部在区域竞争的基础上存在着紧密的产业水平分工,在国内表现出强大的区域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结构 相似系数 区位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海洲
本文根据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构造了长三角江浙沪三地的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对三地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进行了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区域差异和趋势趋同特征,继而使用1990—2008年面板数据对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科技创新和政府规模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正向作用,进出口贸易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向作用,FDI和社会投资作用则不太明显。其政策含义在于,在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化进程中,更应该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结构 高级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庆华 王文平
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的认识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而一些学者否认产业同构现象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一些学者则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异现象。关于产业同构问题的成因则有经济发展水平观、行政管理体制观、区域资源禀赋观、市场开放程度观等。关于产业同构现象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对策措施亦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同构 研究综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广阔 郭毯 吴世昌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的长三角地区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区域性的生态失衡问题;在政府着力"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生态补偿手段提高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该文利用长三角各省份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VAR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生态补偿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生态补偿在不断增加,但是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生态补偿具有反向作用,即产业结构的优化会减少生态补偿,提升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相朝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经济版图中是较具成长潜力的区域,这一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和人们的就业结构、状况和收入水平高度相关。与此同时,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同样也会给就业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达到和就业结构、人力资本技能转变同步则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将促使就业人员向服务业方向流入;第二,服务业面临着专业化升级的重任,就业人员需不断强化专业服务技能;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将逐渐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园园 曹洪忠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角度考察1989—2018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进程,并构建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为基础变量的DCC-MGARCH模型和ARDL模型以及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区域差异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的影响要远大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影响效果会更加显著。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向动态波动关系。但能源消耗(CO_2排放)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联动性,且波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产业结构高级化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动态波动关系,间接导致产业变迁的“虚高度化”,促使能源的高消耗与CO_2的高排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靖学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继良 陈炳华 张帅奇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本文在对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产业发展异同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三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政策思考。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必然性 差异性 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永红 吴江涛
1.重新界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功能及产业分工定位在各中心的功能定位上,上海可定位为综合性的经济中心,未来以服务业为主;南京则可定位为以重化、化学原料、机械、电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才斌 熊祥梅
长三角地区经济处在全国领先地位,研究长三角地区碳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对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和国内产业升级具有示范作用。本文选取2006-2020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引入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绿色信贷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存在异质性,绿色信贷发挥正向调节效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承云 张婷婷
本文旨在探讨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规律和研发产业区域差异的空间特性,揭示地理临近与产业网络形成及研发产业在城市体系间的内在关联。基于实地调查和R&D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GIS制图等方法,以区位理论和城市空间结构为理论依据,探讨了长三角地区16城市研发产业的空间演化过程,分析了研发产业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影响研发产业的主要因子依次为: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因子、产业结构因子、产业竞争力因子、经济结构支持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研发活跃度因子等6大类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空间结构的显著特征是集聚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单极空间模式。之后发展到2007年,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研发产业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空间上表现为由单极集中转向多极分散的趋势。研究认为:今后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区域差异格局将逐步形成,呈现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区域内部的三角形格局。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研发产业 空间演化 影响因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晶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其区位、资源等相对比较优势,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在经济增长不断受到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长三角地区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长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路径选择,提出了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琼 濮励杰 符蓉 张晶 何序君 范成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的经济核心区。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长三角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稀缺和合理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分析历年来的统计数据,借鉴"微笑曲线"和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就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该区的土地开发集约利用提出见解。同时参考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提出长三角地区需要更好地统筹、协调及平衡区内产业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通过实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根据本地区产业升级的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升级 土地开发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