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1)
- 2023(5373)
- 2022(4813)
- 2021(4462)
- 2020(4104)
- 2019(10007)
- 2018(9908)
- 2017(19863)
- 2016(10963)
- 2015(12735)
- 2014(13227)
- 2013(13316)
- 2012(12655)
- 2011(11547)
- 2010(11619)
- 2009(11321)
- 2008(11425)
- 2007(10625)
- 2006(9177)
- 2005(8441)
- 学科
- 济(46766)
- 经济(46730)
- 业(28009)
- 管理(27417)
- 方法(25541)
- 数学(23212)
- 数学方法(23050)
- 企(22210)
- 企业(22210)
- 银(17658)
- 银行(17513)
- 行(16177)
- 制(15291)
- 农(12184)
- 财(11889)
- 中国(11388)
- 融(11297)
- 金融(11295)
- 度(10229)
- 制度(10223)
- 贸(9626)
- 贸易(9622)
- 业务(9610)
- 学(9546)
- 易(9356)
- 地方(8584)
- 银行制(8228)
- 业经(8018)
- 农业(7953)
- 务(7509)
- 机构
- 大学(163030)
- 学院(160607)
- 济(68901)
- 经济(67364)
- 管理(61309)
- 研究(54044)
- 理学(51949)
- 理学院(51393)
- 管理学(50567)
- 管理学院(50273)
- 中国(49845)
- 京(34406)
- 农(33569)
- 科学(33151)
- 财(32332)
- 所(28512)
- 中心(27619)
- 农业(26939)
- 研究所(25972)
- 财经(25834)
- 江(25634)
- 业大(25572)
- 银(24128)
- 经(23327)
- 银行(23134)
- 经济学(22229)
- 北京(21648)
- 行(21605)
- 州(20825)
- 经济学院(20357)
- 基金
- 项目(101887)
- 科学(78639)
- 基金(73786)
- 研究(72176)
- 家(64269)
- 国家(63769)
- 科学基金(53613)
- 社会(44779)
- 社会科(42465)
- 社会科学(42448)
- 省(39776)
- 基金项目(39179)
- 自然(35125)
- 自然科(34286)
- 自然科学(34273)
- 划(33715)
- 自然科学基金(33678)
- 教育(33564)
- 资助(31624)
- 编号(29591)
- 成果(24377)
- 部(23288)
- 重点(23035)
- 发(21633)
- 创(20645)
- 科研(20179)
- 课题(19986)
- 教育部(19689)
- 创新(19410)
- 计划(19264)
共检索到246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菁 攸频
本文通过一个重复博弈模型,揭示了信贷的周期性波动是银行间竞争行为的必然结果,与宏观经济的外生冲击无关。在不对称信息下,银行间完全的合谋难以达到,此时的均衡策略包括一个合作期和一个惩罚期。在惩罚阶段,银行提高贷款标准,从而紧缩了信贷。信贷配给在"紧缩"和"放松"状态间的转移会增加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考虑到在"金融加速器"效应下,信贷对经济运行的显著影响,政府对银行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信贷波动 信息不对称 重复博弈 内生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璐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既具有内生性,也与现行资本、拨备、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有关。缓解顺周期性和建立逆周期调整机制,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监管当局已在朝着建立资本缓冲、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修订新资本协议这些方面努力。但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性很难消除,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技术上非常困难,动态拨备机制的建立尚存争议,当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变也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因此,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各种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还应抓紧研究,监管者应提高对经济变化和风险变化的敏感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逆周期 资本 拨备 公允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忠洲 刘畅
本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2003至2012年我国48家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和对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且《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加强了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而货币供应量增多则会显著减弱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蕾
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头10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VAR模型的一系列分析手段,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在翔实的VAR模型分析过程中,Johanson检验、Granger检验、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和经济周期之间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二者也表现出双向因果关系。这也告诉我们,我国要确保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就要确保高信贷质量的长期性,商业银行业应该充分避免羊群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雨舟
经典理论表明银行信贷增长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本文立足于焦作市信贷发展,分析研究焦作市信贷增长的周期性特征,并与河南省和全国信贷增长周期作比较,进一步分析原因,进而得出结论,为宏观监管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辉 王文刚 王近
基于包含企业违约和金融摩擦的四部门DSGE模型,可以用来考察银行信贷、企业违约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作用,进而论证信贷行为顺周期性的形成机制。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收缩会对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生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加大其违约风险;同时,违约风险的加大会反过来借由外部融资溢价调整和贷款违约预期损失来影响银行信贷决策。银行信贷决策与企业违约之间的这种动态作用使信贷行为内生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之中,并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金忠
本文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出发,以L市为例,剖析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的基本表现,分析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的原因,揭示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需要关注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信贷 “逆周期” 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明
本文从文献综述、理论探索、实证分析等方面研究了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的顺周期关系,指出银行信贷过度介入股市和房市是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下跌的主要动因;反之,保持均衡的银行信贷增长率,则能够有效平抑资产价格波动。文章提出反周期信贷政策框架建议,尤其强调了信贷总量规模、均衡信贷增长率、选择性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等措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 信贷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先明 权威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变革,生存与发展于商业银行阴影之中的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迅速扩张,其中信贷型影子银行顺周期行为已经对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论文基于所构建的TVP-VAR模型,利用2006年1月至2016年11月相关数据,对我国信贷型影子银行顺周期行为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对应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波动,信贷型影子银行总体具有顺周期性;由于资金在不同市场间流转需要时间,顺周期行为具有时滞性;市场资金供求与金融监管的变化,导致顺周期行为具有时变性。因此,应该关注信贷型影子银行顺周期行为,强化监管的穿透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先明 权威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变革,生存与发展于商业银行阴影之中的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迅速扩张,其中信贷型影子银行顺周期行为已经对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论文基于所构建的TVP-VAR模型,利用2006年1月至2016年11月相关数据,对我国信贷型影子银行顺周期行为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对应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波动,信贷型影子银行总体具有顺周期性;由于资金在不同市场间流转需要时间,顺周期行为具有时滞性;市场资金供求与金融监管的变化,导致顺周期行为具有时变性。因此,应该关注信贷型影子银行顺周期行为,强化监管的穿透性,以提高其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效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温信祥
本文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银行信贷周期与资产损失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两种通行的风险拨备计提方法——现金流贴现法和压力测试方法,接着分析了银行风险拨备与信贷周期背离的原因,最后就我国银行采用现金流贴现法计提风险拨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辛元
文章基于中国上市银行1998-2013年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6家中国上市银行信贷行为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上市银行的信贷行为表现为阶段顺周期性和阶段逆周期性;银行规模对其周期性也有较大影响,规模较小银行或同一银行在规模较小阶段其信贷的逆周期性更显著。由于当前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及银行行为的干预程度较大,银行监管当局所制定监管政策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将受到很大削弱,因此文章建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银行的监管政策必须相互协调,这是未来防范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保持中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上市银行 银行信贷 金融风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向前 贺卓异
金融危机后,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开始反思传统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一致认为应当对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加强逆周期监管理论的实践与探索是各国银行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银行传统监管手段的内部评级法同样具有顺周期性。缓解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可以通过扩大违约率计算的时间区间、开展压力测试和引入杠杆率指标等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嵩然
基于2003~2013年我国银行业年度数据和系统GMM模型,本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周期性特征及政府股权对这种周期性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一方面,我国银行信贷行为整体呈逆周期性,体现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高度干预特点;另一方面,政府股权对信贷行为周期性特征的影响是异质,即政府直接持股会强化银行信贷的逆周期性,非政府直接持股银行则表现出较弱的顺周期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肖飞 史璐寒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顺周期性仍然是金融监管的重点,过度的银行顺周期性使金融市场失去了长期均衡,导致经济过度波动,从而引发危机。《巴塞尔协议Ⅲ》提出逆周期监管工具,用于抑制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问题;我国在2013年也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加强对逆周期的监管。虽然《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实际效果仍待检验。基于此,围绕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产生、成因及经济后果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及其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