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1)
2023(6176)
2022(5007)
2021(4767)
2020(4131)
2019(9415)
2018(9196)
2017(17306)
2016(8959)
2015(9765)
2014(9774)
2013(9445)
2012(8682)
2011(7785)
2010(8349)
2009(8642)
2008(7658)
2007(6468)
2006(5983)
2005(5855)
作者
(23232)
(19231)
(18860)
(18398)
(12157)
(9091)
(8905)
(7595)
(7169)
(6872)
(6615)
(6526)
(6269)
(6178)
(6109)
(6100)
(5541)
(5499)
(5458)
(5095)
(4890)
(4795)
(4454)
(4418)
(4387)
(4318)
(4276)
(3998)
(3849)
(3803)
学科
(32157)
经济(32111)
(28268)
(27139)
金融(27139)
(25210)
银行(25208)
管理(24534)
(24419)
(23188)
企业(23188)
中国(19778)
(15366)
(13370)
方法(12708)
数学(11422)
数学方法(11313)
中国金融(11288)
(10907)
保险(10816)
(9260)
(8817)
财务(8801)
财务管理(8778)
企业财务(8475)
业经(8344)
体制(8260)
(8082)
地方(7879)
(7637)
机构
大学(117557)
学院(116385)
(52533)
经济(51393)
管理(43583)
中国(43331)
研究(39707)
理学(35612)
理学院(35301)
管理学(34726)
管理学院(34497)
(31595)
(24372)
财经(23290)
(21173)
(21154)
(21057)
中心(20971)
金融(20817)
银行(20198)
科学(19547)
(19090)
(18916)
(18161)
财经大学(17640)
经济学(17464)
人民(17339)
研究所(16709)
北京(16293)
国人(16124)
基金
项目(68974)
科学(54530)
研究(53589)
基金(50752)
(42604)
国家(42179)
科学基金(36931)
社会(34913)
社会科(33121)
社会科学(33113)
(25646)
基金项目(25615)
教育(24738)
自然(22237)
编号(21870)
资助(21865)
自然科(21776)
自然科学(21772)
(21454)
自然科学基金(21403)
成果(19189)
(15703)
重点(15582)
课题(15272)
(15179)
(14899)
国家社会(14698)
(14656)
教育部(14369)
(14325)
期刊
(58272)
经济(58272)
研究(45877)
(37863)
金融(37863)
中国(28738)
(24876)
管理(17431)
教育(14459)
(13984)
学报(13535)
科学(12798)
财经(12163)
大学(11689)
学学(10789)
(10209)
经济研究(9573)
技术(9147)
理论(7932)
业经(7750)
农业(7719)
实践(7162)
(7162)
问题(6807)
中国金融(6706)
国际(6683)
(6268)
财会(5750)
统计(5665)
现代(5226)
共检索到203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康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成为业内人士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一般认为,金融风险防范的核心内容就是控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金融监管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桑百川  李玉梅  
全球金融危机打断了正常的连续经济函数,使社会经济运行遇到亟待处理的新问题。但危机终将过去,人类不会长期生活在危机之中,更不会永远生活在经济危机阴影中。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丽娟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贸易政策环境的新变化,论述了美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认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得美国"公平贸易"原则下的制度性贸易保护更加盛行,促进出口拉动经济复苏已成为国家战略,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则凸显了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国业已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制衡的重点目标国家。本文认为,后危机时代,美国贸易政策仍将承载更多的外交策略和国家利益目标,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将伴随着贸易不平衡的扩大,贸易政治和制度性贸易保护仍将作为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贯穿始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捷  张守哲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金融合作历经了从早期的"前店后厂"金融合作方式到中期的"金融产业内部合作"方式再到近期的"金融中心圈层合作"方式的演进历程;通过回顾粤港澳金融合作的现实发展脉络,梳理三地的政策变迁及研究历程,从而归纳并总结出现实、政策与研究在粤港澳金融合作中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对粤港澳金融合作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彬  胡晓珊  
基于自身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理性认知,中国对开展区域金融合作一直持谨慎态度。"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对外区域金融合作呈加速趋势,其动因是区域国家联合应对潜在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寻求区域经济基础、崛起的中国谋求稳定的区域市场和国内金融资源走出去寻求机遇。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政策偏好差异、汇率制度差异以及功能性合作与制度性合作间的固有分歧,制约金融合作层次的提升。实现新时代区域金融合作的短中长期目标,需要处理好与美国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关系,实施好资金融通合作模式,推进各国金融交易所合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春雷  金哲  
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的金融风险处于风险积累到风险加剧的过程中, 通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是可以避免金融危机发生的。全文对一些国家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我国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对策。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兵  孙立坚  
对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研究进行综述。金融危机的传染性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主题:一是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是否确实存在;二是金融危机传染的渠道和机制。目前对这两大主题的研究都存在争议,这与对传染的界定有很大关系。文章首先探讨金融危机传染的概念;其次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传染的渠道(基本面传染渠道和非基本面传染渠道);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良  
本文从阶段性视角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危机中的世界经济形势。在分析美国系列宏观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后金融危机阶段的定位依据。由此出发,遵循危机发展的连续性,对世界经济未来走势预作分析和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架构之一。从实践看,金融体制体系可分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现代化金融监督管理体系四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要有健康、有效的现代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康霖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密切相关,但又不等同。本文结合当代国内外的实际,从理论上深刻辨析了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认为应切实关注新形势下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从而影响金融安全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周期、当代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切入因素是金融创新,文章最后探讨了防范金融风险为了谁的利益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我国的金融态势和改革开放举措·王国刚·始于1997年春夏之交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国的经济发展以极大的打击。短短几个月内,汇率大幅贬值、股指急剧下落、利率快速上升、大批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国民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平  余根钱  
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为起点,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过程、冲击途径和冲击程度,并用分行业和分地区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以全新的视角对政府调控的作用进行了归纳;经济回升是政府调控结果,回升又带动经济内在动力的增加,从而为政府退出创造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强  刘桓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贺强刘桓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在1997年底向广度发展,一直蔓延至韩国。在1998年初,又向深度发展,东南亚金融机构不断出现倒闭事件,香港虽然保住了港币的地位,但是对证券机构的被迫清盘却爱莫能助。1月12日,在亚洲资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Wong Chae Sing  万俊杰  
2008年以来,全世界都处于经济危机的漩涡之中,风险管理的缺失被认为是其中原因之一。一直以来,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市场、信用和营运风险。对于银行机构来说,这些风险实际上已经在巴塞尔新协议中作了规范,而且都单独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和应对。但管理层对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的流动性风险,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银行利润取决于资产和负债平衡之后的剩余。资产、负债管理与实时风险监控的相互分离,再一次验证了采取整体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明秋  
本文以提高利率引起的历次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对历史上多次重要的金融危机进行回顾。文章认为,利率超调将导致经济过度紧缩从而引发金融体系的混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