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8)
2023(5806)
2022(4701)
2021(4428)
2020(3469)
2019(7717)
2018(7199)
2017(13739)
2016(7299)
2015(8192)
2014(7717)
2013(7746)
2012(7184)
2011(6112)
2010(6599)
2009(6489)
2008(5506)
2007(4824)
2006(4562)
2005(4341)
作者
(18766)
(15139)
(15132)
(14870)
(9608)
(7346)
(7042)
(6009)
(5839)
(5630)
(5405)
(5153)
(5125)
(5081)
(5006)
(4743)
(4431)
(4417)
(4367)
(4366)
(3976)
(3764)
(3611)
(3563)
(3547)
(3527)
(3426)
(3288)
(3236)
(3130)
学科
(24677)
金融(24677)
(21574)
(21508)
银行(21502)
(20932)
税收(20150)
(19985)
(19938)
经济(19911)
管理(18213)
(18032)
(15847)
企业(15847)
中国(15443)
(13760)
中国金融(10913)
(10788)
(8089)
财务(8076)
财务管理(8071)
企业财务(7760)
地方(6882)
方法(6742)
教育(6493)
(6414)
制度(6412)
理论(6299)
数学(6041)
(5988)
机构
学院(89021)
大学(88998)
(36256)
经济(35118)
中国(30680)
研究(30568)
管理(28891)
(27080)
理学(23581)
理学院(23344)
管理学(22974)
管理学院(22813)
财经(19159)
(18244)
(17266)
中心(16062)
(15848)
(15837)
金融(15543)
(15481)
银行(15319)
科学(14914)
(14357)
财经大学(14231)
(14075)
人民(13463)
(13047)
经济学(12710)
国人(12173)
中国人(12102)
基金
项目(53226)
研究(44061)
科学(40658)
基金(36696)
(30605)
国家(30306)
社会(26769)
科学基金(26027)
社会科(25567)
社会科学(25565)
(21320)
教育(21073)
编号(19537)
基金项目(18375)
成果(17421)
(17219)
资助(15346)
自然(14125)
课题(13952)
自然科(13829)
自然科学(13825)
自然科学基金(13595)
(13539)
项目编号(12679)
重点(12353)
(12352)
(12097)
(11883)
(11868)
创新(11546)
期刊
(40236)
经济(40236)
研究(39635)
(27000)
金融(27000)
中国(24076)
(21237)
教育(16479)
(15235)
(15150)
税务(13430)
学报(11240)
管理(10449)
(10407)
财经(9035)
大学(8984)
科学(8510)
学学(8232)
技术(7917)
(7577)
经济研究(6842)
(6815)
农业(6061)
国际(5745)
财会(5215)
职业(5165)
理论(5082)
中国金融(4896)
会计(4788)
业经(4620)
共检索到159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建红  
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课税,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所得的性质,二是所得的确定。传统的所得分类已经难以适用于DFIs,而目前世界各国在实践中采取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税原则也还存在各种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合约当事人课税原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林根  马俊  王晓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辉  李守铎  
从价值标识的角度来认识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 为统一会计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 文章从会计确认的标准与会计定义相一致的观点出发, 提出资产确认的标准是“权力”, 所以确认是某一个时点对会计要素的认定和计量, 不是一个过程; 依照这一结论, 我们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从签约到履约的每一个时点都应加以确认, 并纳入会计报表加以披露, 从而使会计能够真实完整地反应经济活动的过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佘力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一种合约。依据合同规定的条款,合约双方到期或某一特定事项发生时,有权力(或义务)部分或全部分享(或负担)某一基础工具价格变化,但不一定实际获取(或付出)基础工具。这些基础工具通常包括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窦洪波  
衍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会计窦洪波一、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点金融工具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就资金供应与需求所达成的合约。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除了股票、债券、票据等基本金融工具即传统金融工具以外,又出现了货币期货、外汇期权、互换交易、远期利率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雷根强  刘建红  
本文探讨了金融衍生工具所得税纳税人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判定标准,并且对不同情况下金融衍生工具所得税纳税人的确定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锡军  顾苏秦  
本文探讨了金融衍生工具运用带来的收益性质认定、税基认定、征税时间确定等方面的税收难题,分析了现有处理方法的不适应,提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税制的构建设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雷根强  刘建红  
金融衍生工具给予了投资者在传统交易和合成工具中选择的权利,其注重投资回报和分解风险的性质,使投资者对所得课税变化十分敏感。尽管很难通过实证分析来证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是出于税收激励的考虑,但公司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时,考虑税收利益是必然的,同时也可能存在因金融衍生工具所得税制不完善而运用衍生工具规避应纳税额的情形。另外,由于各国对金融衍生工具采取不同的所得课税办法,这将在经济上产生可比利益,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选择和追求税收套利具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剑  楚琦  杨杨  
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冲风险减少财务困境和业务成本,降低税前收入的波动,并且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税盾效应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负,提升公司价值。目前有关金融衍生工具是否能够提升公司价值存在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对我国采矿、石油以及化工行业286家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考虑了公司降低有效税率活动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确实能够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存在降低有效税率活动时,其在使用衍生品过程中会模糊经济实质、规避有效监督,反而会对公司价值形成损害。本文首次考虑了税收规避活动在金融衍生工具与企业价值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提供了实证检验结果,剖析了金融衍生工具未能达到提升公司价值预期的问题所在,丰富了现有税收学术研究,同时给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遥  
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发行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巨额的税收套利机会是造成金融衍生工具滥发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金融衍生工具的税收套利问题集中体现在所得性质的转换、纳税时间的延迟和预提税的规避上,而问题产生的根本在于税收的差异,应加大税制改革力度,注重防范纳税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税收套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源  韦瑞伦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迅速发展和现行相应的税制体系严重滞后的现状决定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税制体系的必要性。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灵活多样、复杂易变等特点,要求相应税制必须突破传统税制。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税制的完善必须遵循公平、确定、轻税负、便于征管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构建在签发、交易和收益三个环节对金融衍生工具课税的复合税制体系,同时应充分重视并加强税收征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音频  何辉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具有规避风险和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具有助长经济不稳定的负作用。当今的全球金融风暴更警示我们:应在构建完备的金融监管制度、税制的基础上,有序地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涉及金融衍生工具的税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适合金融衍生工具特点的税制基本构成,以促进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稳定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未萌  文栋  
我国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市场的衍生金融交易。本文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衍生金融业务营业税制度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匡小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风险防范需求的增加以及交易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得到了飞速发展。与传统的金融交易相比,衍生工具交易的重要特征是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各国传统的所得税制度是以收入实现原则为基础,这就使得各国传统所得税法及国际税收协定受到严重冲击,面临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课税问题因而成为各国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国际税收的角度分析金融衍生交易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