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8)
2023(6626)
2022(5395)
2021(5128)
2020(4276)
2019(9679)
2018(9695)
2017(17621)
2016(9713)
2015(10676)
2014(10839)
2013(10037)
2012(9291)
2011(8442)
2010(9007)
2009(8934)
2008(7849)
2007(7015)
2006(6605)
2005(6249)
作者
(27331)
(22581)
(22113)
(21624)
(14165)
(10621)
(10334)
(8829)
(8668)
(8139)
(7687)
(7643)
(7372)
(7353)
(7352)
(6966)
(6655)
(6541)
(6371)
(6234)
(5943)
(5537)
(5449)
(5243)
(5230)
(5129)
(4997)
(4994)
(4709)
(4667)
学科
(31635)
经济(31566)
管理(26112)
(25540)
金融(25533)
(24166)
(23017)
银行(22990)
(22398)
(21815)
企业(21815)
中国(18608)
(15100)
(12490)
(11639)
中国金融(10998)
(10070)
业经(9855)
方法(9149)
地方(9086)
理论(8805)
(8581)
体制(8521)
(7535)
财务(7502)
财务管理(7487)
企业财务(7191)
数学(7018)
(6913)
数学方法(6913)
机构
学院(125448)
大学(124803)
(49278)
经济(47962)
研究(47332)
中国(43650)
管理(42650)
理学(34722)
理学院(34319)
管理学(33680)
管理学院(33435)
(28855)
科学(27485)
(27445)
(24611)
(24014)
中心(23359)
研究所(21959)
(21638)
财经(20845)
(18771)
(18730)
农业(18539)
银行(18074)
业大(17752)
北京(17747)
(17415)
(17282)
(16996)
(16949)
基金
项目(77365)
科学(59479)
研究(59389)
基金(53536)
(46850)
国家(46392)
科学基金(38645)
社会(35884)
社会科(33867)
社会科学(33859)
(31814)
教育(27887)
基金项目(27455)
(26283)
编号(25017)
自然(23454)
自然科(22911)
自然科学(22900)
自然科学基金(22473)
成果(22392)
资助(21956)
课题(18877)
重点(18053)
(17221)
(16816)
(16536)
(16299)
创新(15734)
(15563)
项目编号(15502)
期刊
(60834)
经济(60834)
研究(44534)
中国(35373)
(30936)
金融(30936)
(23649)
(22739)
学报(21374)
教育(21192)
管理(18122)
科学(17906)
大学(16203)
学学(15008)
农业(13689)
技术(11069)
财经(11008)
业经(9780)
(9500)
经济研究(9440)
问题(7340)
理论(6876)
职业(6689)
(6578)
实践(6127)
(6127)
(6092)
(5887)
论坛(5887)
国际(5833)
共检索到219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国华  周洪生  
本文认为,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应是金融组织体系的改革,把专业银行改造为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关键。文章新的学术见解是:(1)中央银行近期内按区域设置的不现实性.当前中央银行组织体系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转换职能,强化其独立性;(2)要把对专业银行的分裂改造和发展非国有民营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发展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加强对农村合作基金会、财政信用机构和邮政金融的宏观管理;(3)在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分离过程中.不必追求政策性银行的数量和规模,不能把政策性银行办成部门银行,对政策性银行的期望值不宜过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姣华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分成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部分,这些机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各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积余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农村信贷市场风险仍然较高,服务体系单一,民间金融被严格管制;信用社行政干预、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农商行业务重心偏离农村,涉农不良贷款比率较高;县域资金流出现象严重等。要研究设计能盈利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和农村资金在县域充分利用的机制;要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组建村镇银行;把合作金融交给农民,实现农民的自我金融服务;探索以县域为金融服务区域、以农业银行为主导的中心银行体制;建立县域农村金融监管新体制,设计农村金融服务的正向激励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廷科  
一、几种不同的改革思路与评价在向目标体制过渡的过程中,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突破口或改革主线,并通过它的前后关联效应催化和启动其它方面的相应变革,即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被认为是十分必要的。从已有的研究文献和讨论结果来看,在金融改革主线的选择(在改革初期表现为改革突破口的选择)上,金融理论界明显不同地存在着四种思路:第一种思路认为金融体制应以改革和转变宏观金融调控机制作为重点;第二种思路认为金融体制应以开拓和发展金融市场作为突破口或主线;第三种思路则认为金融体制应以重塑金融微观基础即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作为基本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益鸣  缪军  
对完善国库组织体系的几点思考□韩益鸣缪军近年来,由于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库工作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使国库工作更好地为财税工作服务,并能与其体制相配套,在此,本文就如何完善国库组织体系略述管见。1.领导重视是完善国库组织体系的关键。在实行新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群琳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几经改革,但仍存在大量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当前迫切需要改革重组农村金融组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喻成栋  徐浩  
一、问题的提出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点,是按何种目标模式去构筑农村金融体系。这一问题在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进程中,可能具有前提性的意义。2、关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目标,开始时人们看法并不一致,分歧主要反映在对农行、信用社、民间信用三者的地位、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经过一段不长时间的讨论,最后在农业银行总行制定的改革方案中作了权威性的结论:“健全和完善以农业银行为主导、信用社为基础、民间信用为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以农村合作经济为主体的不同层次的农村经济提供多功能的金融服务。”3、在上述结论引导之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守荣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务院作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明确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本文拟对金融组织体系问题作些探索。 一、全融组织体系的构造 金融一般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具体地讲,金融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收回;金银、外汇、有价证券的买卖交易;保险、信托、资信评估业务;国内和国际货币结算,等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金华  刘锐  
英国金融业已有600多年的发展史。早在19世纪,英国就享有"世界工厂"之称,伦敦城也以其"世界的银行"之名而饮誉国际金融业。在世界金融银行业发展史上,英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具备了世界银行体制发展的一切特征,并且最终以其独特的"自然构造方式"的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银行制度的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于海  
金融组织体系安排决定着金融产权、信用制度、各种金融主体的行为及金融市场机制等方面的状况和运作质量 ;金融组织体系决定着金融系统组织和动员金融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有效性 ;金融组织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 ,影响着金融调控效力的发挥。本文总结了中国金融组织体系变革的三大基本方式和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国华  周洪生  
作者认为;金融组织体系改革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把专业银行改造为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关键;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体系是改革的主要目标;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是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功胜  
一、引言当前,普惠金融不仅是一个研究热点,而且也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取向。"发展普惠金融"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对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国的普惠金融服务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步,但仍是中国金融的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二、普惠金融的本质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联合国在2003年12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立  雷国平  
农地金融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长期资金的重要方式,传统农地金融制度研究着重探讨了土地制度、机构建设等问题,而对由农地金融市场、农地金融机构、农地金融监管、农地金融产品,及其相互关系与机制所构成的农地金融体系的研究还比较鲜见。而在开展有关农地金融体系的研究过程中,诸如农地金融主体、农地金融体系模式、农地金融市场与机构及农地金融体系的研究结构等问题值得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建  
我国现有的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对国情因素的分析相对缺乏,因而无法准确评价现阶段我国银行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特殊的国情因素之后提出了引入外部环境分析的全新的银行金融风险评价理论模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