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2)
- 2023(8171)
- 2022(6613)
- 2021(6202)
- 2020(5168)
- 2019(11617)
- 2018(11160)
- 2017(21105)
- 2016(11277)
- 2015(12649)
- 2014(12343)
- 2013(12167)
- 2012(11550)
- 2011(10354)
- 2010(10941)
- 2009(10523)
- 2008(9348)
- 2007(8112)
- 2006(7334)
- 2005(6716)
- 学科
- 济(42869)
- 经济(42825)
- 管理(29489)
- 业(28872)
- 融(25759)
- 金融(25756)
- 企(24198)
- 企业(24198)
- 银(22764)
- 银行(22745)
- 行(22143)
- 中国(18929)
- 方法(14743)
- 学(13625)
- 财(13061)
- 数学(12195)
- 地方(12070)
- 数学方法(12022)
- 农(11822)
- 制(11326)
- 中国金融(11040)
- 业经(10592)
- 理论(10015)
- 务(9509)
- 财务(9492)
- 财务管理(9482)
- 企业财务(9039)
- 农业(8706)
- 体(7253)
- 贸(6879)
- 机构
- 大学(156231)
- 学院(154942)
- 济(59850)
- 经济(58408)
- 研究(53603)
- 管理(53397)
- 中国(47355)
- 理学(44850)
- 理学院(44225)
- 管理学(43376)
- 管理学院(43075)
- 京(33693)
- 科学(32768)
- 财(30075)
- 中心(26729)
- 所(26495)
- 农(25002)
- 江(24469)
- 研究所(24180)
- 财经(23834)
- 范(23333)
- 师范(23103)
- 经(21507)
- 业大(21416)
- 北京(21085)
- 州(20340)
- 经济学(20042)
- 农业(19585)
- 院(19388)
- 师范大学(18929)
- 基金
- 项目(100641)
- 科学(78272)
- 研究(76074)
- 基金(71690)
- 家(62028)
- 国家(61439)
- 科学基金(52130)
- 社会(47162)
- 社会科(44479)
- 社会科学(44467)
- 省(39932)
- 基金项目(37897)
- 教育(35280)
- 划(33426)
- 自然(32753)
- 自然科(31940)
- 自然科学(31930)
- 编号(31823)
- 自然科学基金(31360)
- 资助(28839)
- 成果(27315)
- 重点(23147)
- 课题(22277)
- 发(22250)
- 部(21709)
- 创(21322)
- 创新(19848)
- 性(19750)
- 国家社会(19430)
- 项目编号(19361)
共检索到243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凯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极大地冲击着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个经济实体,其负面影响至今余波未平。对于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学术界和实务界都作了很多反思。但是大多站在危机爆发的浅层次原因及其表象上。事实上,金融价值观的扭曲才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根源。重塑正确的金融伦理,让金融彰显其本来价值才能最终根除危机。文章探究了金融存在的价值及其价值观和未来的发展取向,从哲学层面审视了金融危机产生内在原因及凸显的伦理困境,提出了重构金融业发展的伦理框架的设想,以期防止重蹈覆辙,让金融回归正确的发展轨迹,推动其健康有序平稳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价值 哲学反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伯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反映了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危机。新自由主义是从抽象的"理性人"出发,而不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以抽象的普遍性意识形态,而不是以基于实践的科学意识形态,来演绎现实的政治经济建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与防范,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与发展,成为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意识形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伯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标志着美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出现了危机。新自由主义从抽象的"理性人"出发而不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以先验的价值判断而不是以社会生产方式,来演绎现实的政治经济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危机是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价值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伦理根源。对此,加强对金融危机境遇下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分析以及经济全球化境遇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是我国学术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意识形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湘希 谭艳艳
会计实务取决于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取决于会计价值观,会计价值观取决于管理价值观,管理价值观又取决于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最终取决于社会价值观。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我们必须洞察当今世界会计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路径依赖,探讨会计价值观的真谛,寻找培育正确会计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以便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遏制金融风暴的进一步蔓延,进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萼
一、亚洲的价值观当前所谓的亚洲价值实际上并不代表整个亚洲五大文化区域。所谓的亚洲价值明确的说是指东亚的价值观,这包括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等五个地区,也包括1978年以后的中国大陆。这些地区构成了“儒家文化经济圈”的主要部份。以东亚儒家经济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凤英 刘凯旋
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充分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应对和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有现实意义。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而应结合具体实际,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 徐琛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虚拟化两方面讨论了公允价值产生的必然性,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逻辑基础,讨论了公允价值的问题,从披露层面、会计层面、监管层面和从业人员层面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毅霖
当前对主流经济学的科学哲学解读以波普尔的情境分析为代表。金融危机既宣告了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存在问题,也表明了波普尔哲学解读的困境。情境分析方法的危机根源在于误解了经济现象的本质,导致过分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类似性。实现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和波普尔情境分析的超越,必须直面真实的经济现象———不仅关注简单现象,更要分析复杂现象。完善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使经济学研究抛弃"庸俗",重新找回"人"及其"意义",从而为经济学的范式转换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情境分析 理性原则 证伪 金融危机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次贷危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承叔
金融资本是在产业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它有二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拟性,即"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二是它的投机性,因而一旦"支付锁链""整个被打乱的时候",危机就必然发生,其本质是对金融泡沫的一次强制清除,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取得某种平衡。金融泡沫形成的根源,一是资本的本性,只要资本依然横行世界,强制性的金融危机就必然要发生;二是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无限制地制造金融泡沫。面对强大的美元霸权,中国必须实行有限的金融开放政策,而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之一。
关键词:
金融资本 虚拟性 投机性 美元霸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鹏 田高良 齐保垒
文章通过讨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争论来说明金融危机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研究的结论认为公允价值不是引起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它也决不仅仅只是充当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替罪羊角色;人们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诟病公允价值会计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以及监管的力度不够所造成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争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俊新 王鹤菲 何平 李稻葵
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学者们对过去30年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可以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同时也利于我们判断西方主流学界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把这些反思按照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即认为:(1)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应该更加强调金融部门的作用;(2)应该更加重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经济后果的研究;(3)应该重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以使之与经济发展现实相适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伟 胡松明
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弱点和政府在推进金融深化中的监管不当。在未理清本国银企关系并进行金融重组前,在缺乏可持续汇率形成机制前,政府应以保持适度储备、防止金融泡沫、坚持金融约束为手段,向金融开放稳健过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超
美国金融经济危机表面上源于次级贷款和其衍生产品的泛滥,其深刻的原因则是1980年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和体制。危机让我们看到: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转移和分散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还可能将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内复制和层层放大;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会推动资产泡沫的形成,最终伤害实体经济;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的公共产品提供职责不能推给市场,否则得不偿失;我国要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以此扩大内需、改善我国经济结构的长期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市场崇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