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4)
2023(10541)
2022(8708)
2021(7767)
2020(6465)
2019(14396)
2018(13738)
2017(26630)
2016(13855)
2015(15562)
2014(15469)
2013(15119)
2012(14144)
2011(13099)
2010(13579)
2009(13540)
2008(12368)
2007(11228)
2006(10458)
2005(9932)
作者
(39585)
(33136)
(32878)
(31623)
(21074)
(15593)
(14906)
(12785)
(12526)
(11688)
(11633)
(10930)
(10802)
(10745)
(10504)
(10322)
(9673)
(9615)
(9502)
(9103)
(8700)
(7926)
(7884)
(7642)
(7573)
(7512)
(7319)
(7058)
(6695)
(6517)
学科
(77363)
经济(77275)
管理(45672)
(41294)
(35650)
企业(35650)
(27019)
金融(27017)
(24816)
银行(24801)
中国(24082)
(24026)
方法(23318)
地方(20548)
数学(20260)
数学方法(20121)
(20059)
(20042)
业经(16729)
(15398)
(15211)
(14006)
地方经济(12636)
(12634)
财务(12601)
财务管理(12579)
企业财务(12061)
中国金融(11178)
体制(11118)
农业(10640)
机构
大学(206257)
学院(205629)
(99869)
经济(97976)
管理(75360)
研究(72794)
理学(63155)
中国(62634)
理学院(62492)
管理学(61687)
管理学院(61297)
(49324)
(41967)
科学(38378)
财经(38087)
(35784)
中心(34356)
(34292)
经济学(33702)
(32222)
研究所(31693)
经济学院(29992)
(28345)
财经大学(28166)
北京(26700)
(25752)
(25551)
(24664)
师范(24445)
业大(24418)
基金
项目(126601)
科学(100742)
研究(95903)
基金(93769)
(79781)
国家(79101)
科学基金(68367)
社会(65696)
社会科(62535)
社会科学(62520)
(48658)
基金项目(48295)
教育(42843)
自然(39896)
(39486)
自然科(38919)
自然科学(38911)
自然科学基金(38244)
资助(38044)
编号(37220)
成果(31811)
(29718)
重点(28945)
(28666)
(28592)
国家社会(28439)
(26565)
课题(26423)
(25740)
教育部(25598)
期刊
(120763)
经济(120763)
研究(71127)
中国(43232)
(39984)
(37534)
金融(37534)
管理(31208)
学报(27450)
(27074)
科学(26383)
大学(22146)
财经(21130)
学学(21086)
经济研究(20152)
(18240)
技术(17290)
教育(16678)
业经(16582)
农业(16453)
问题(15132)
(11559)
技术经济(11444)
国际(10815)
世界(10663)
理论(10312)
统计(9794)
经济问题(9630)
现代(9456)
改革(9417)
共检索到336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兵军  黄智峰  欧阳令南  
目前有关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讨论多依据资产专用性理论。然而 ,笔者却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指出两种模式并无好坏之分 ,具体采用哪种经营模式 ,是看哪一种更能节省交易成本。最后 ,对混业经营的层次进行了划分 ,并指出我国目前已处于混业经营的低级阶段 ,以后采用哪种经营模式 ,要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和监管水平而定 ,因为这些最终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产权绝对归公社所有逐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人民公社后期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经营制度被以农户家庭个体经营所代替,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的长期低效是根本;农民对这一制度的长期抵制和不断创新是促使其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制度供给方利益的分化为最终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契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守英  颜嘉楠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显未  
新时代来临之际,中国社会经济体系开始向着全新阶段发展,并形成系统的新制度经济学,侧面展现出制度在人们实行经济学分析时的必要性,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向更高阶层推进,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也因此进入转型时期。制度变迁视角下,地方政府必须明确社会制度与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采取推进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有效行为,保证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业进  田汉族  
1949-2001中国教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一个从完全政府控制到逐步有市场介入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强烈地受到国家经济战略及以后发生的经济改革的影响。本文利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教育服务的供给安排的结构与变迁给出一个解释。对变迁的原因、过程以及随着2001年加入WTO后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可能的变迁前景作了一个初步的描述和展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秋起  刘春梅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度,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从中央政府理性行为介入的分析视角,可以构建一个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框架。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以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为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并可以在这一解释框架的基础上展望国有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方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余年来体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本文从变迁方式、变迁构架和变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特点。认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技术性生产边界和结构性生产边界之间、体制内存量变迁和体制外增量变迁之间存在非均衡性。三个方面的症结都和政府有关 ,因此政府改革将成为今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葛兆强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从经济学与金融学结合上,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十五”期间的金融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涤非  
企业逃废金融机构债务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当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已严重影响到金融业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企业逃废债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解释 ,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我们认为 ,导致企业逃废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 ,我国现行制度结构中存在有利于企业逃废债的激励机制。为了彻底杜绝逃废债 ,必须改革和完善有关制度 ,形成有利于金融债权保护的制度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涤龙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改革背景;从技术和规模两个方面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制度需求,从现有知识积累及其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现存制度安排、上层决策者的净收益三方面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制度供给;最后,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制度需求者和供给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志民  
一、金融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轨迹 我国在金融体制结构安排上以199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这两个发展阶段,并且都是由制度供给决定的。客观分析,1979年以前的“大一统”金融体制本身就是一种混业经营模式,只不过因为当时国内的保险业务极其简单,证券业务尚未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了包括保险在内的一切金融业务,从而是一种简单的混业经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竟成  
在阿罗-德布鲁模型中,银行与证券市场是等价的。然而,现实中却存在银行与证券市场两种不同的金融制度。交易费用经济学对此的解释是正的交易费用现实及交易费用结构。两种金融制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金融功能发挥其作用所需的交易成本大小。各个国家之所以出现不同的金融制度结构,关键在于各国降低交易费用所依赖的路径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