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4)
- 2023(2325)
- 2022(2018)
- 2021(1951)
- 2020(1754)
- 2019(4092)
- 2018(4015)
- 2017(8134)
- 2016(4671)
- 2015(5458)
- 2014(5388)
- 2013(5373)
- 2012(5001)
- 2011(4358)
- 2010(4684)
- 2009(4590)
- 2008(4966)
- 2007(4622)
- 2006(4365)
- 2005(4303)
- 学科
- 业(24044)
- 企(23890)
- 企业(23890)
- 管理(22166)
- 济(18864)
- 经济(18818)
- 财(14203)
- 务(12225)
- 财务(12219)
- 财务管理(12204)
- 企业财务(11898)
- 方法(10657)
- 数学(9438)
- 数学方法(9371)
- 制(7686)
- 体(5616)
- 公司(5481)
- 体制(5090)
- 业经(4303)
- 中国(3719)
- 银(3689)
- 银行(3689)
- 农(3446)
- 行(3354)
- 融(3153)
- 金融(3153)
- 策(3001)
- 税(2799)
- 理论(2795)
- 技术(2688)
- 机构
- 大学(68116)
- 学院(66534)
- 管理(27960)
- 济(26894)
- 经济(26301)
- 理学(23399)
- 理学院(23243)
- 管理学(23021)
- 管理学院(22886)
- 财(19009)
- 研究(17784)
- 中国(17229)
- 财经(14339)
- 京(13823)
- 经(12978)
- 江(11406)
- 财经大学(10826)
- 中心(9316)
- 北京(9177)
- 州(9137)
- 商学(9053)
- 商学院(9000)
- 所(8510)
- 科学(8048)
- 会计(8043)
- 融(7852)
- 经济学(7799)
- 金融(7645)
- 银(7261)
- 公司(7178)
- 基金
- 项目(34674)
- 科学(27993)
- 基金(26722)
- 研究(25969)
- 家(21747)
- 国家(21529)
- 科学基金(19904)
- 社会(17012)
- 社会科(16209)
- 社会科学(16205)
- 基金项目(13923)
- 自然(13384)
- 自然科(13122)
- 自然科学(13119)
- 教育(13034)
- 自然科学基金(12930)
- 省(12181)
- 资助(12112)
- 编号(10555)
- 划(10349)
- 成果(9989)
- 部(8718)
- 教育部(8144)
- 性(8021)
- 人文(8016)
- 项目编号(7462)
- 重点(7306)
- 大学(7302)
- 创(6918)
- 科研(6896)
共检索到112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人杰
在我国这样一个尚未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形成投机性股市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普遍较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差,而不在于"高度散户化的非理性格局",因此应当重新审视中小投资者的市场作用,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问题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并适时调整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监管政策。为此,需要通过加强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结构和资本约束机制,健全以实现股东实质平等原则为政策取向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制度,在监管政策中贯彻公平原则,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制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春江
本文以《收购办法》颁布以来发生的十起要约收购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要约收购出现的机理,即控股溢价在控股权转让中的合理性。依据理论分析,给出了股权分置情况下“控股溢价”的全新解释。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要约收购中的行为和结果的分析表明,非流通股股东获得较好保护,拥有退出选择权,分享了“控股溢价”;而流通股股东未获任何保护,不能分享“控股溢价”。
关键词:
控股溢价 要约收购 股东保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颜志元
股东信息是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深市公司股东总体分布特点、机构投资者状况、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性质和行业分布状况、股东变更等资料,发现目前深圳市场价值投资理念已经确立,股权结构亟待调整,实际控制人相关信息披露仍需进一步完善 。
关键词:
股权结构 价值投资 股东性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 强
对上市公司的分类是研究上市公司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中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分类又是对上市公司分类的最基本方法。经济学研究中一般将上市公司股东区分为普通股东和优先股东,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基本要求。也是经营者经营的基本目标是普通股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分类中却常采用国有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外资股、社会公众股这样的所有制分类方法。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法是在股票市场建立之初、目的错误条件下形成的分类方法,极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正确经营理念的建立和巩固,应该尽快彻底改变。理由如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长春 陈金燕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普遍不高,分红不连续,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特点:现金分红难,在股利形式上轻现金股利,分红集中度较高,股息率处于较低水平和过度分红的不良分配现象时有发生,并就有关因素对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分红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建伟
股东的质询权及其行使不仅涉及到股东个人权益的保护,也关乎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会议的公平与效率。修订后的《公司法》进一步明确了股东质询权行使的场合、时间及被质询主体等内容,但仍有一些重要内容尚待进一步规范,这是留给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规则和各上市公司的章程的“立法”命题。
关键词:
质询权 股东大会 说明义务 法律救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宇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是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在股权集中与股权分散两种情况下,得出委托代理双方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和"博弈总得益",强调了博弈对于制度环境的依赖,而构建和完善基础制度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关鑫 齐晓飞
以往关于股东间合作问题的研究存在严重不足:一是没有系统地阐明和分析股东间的合作机制;二是纯粹的"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中多重人性严重不符,研究成果解释力和应用性都比较差:三是仅仅关注大股东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广大中小股东在合作机制中的作用。鉴于此,在综合考虑"经济人"、"社会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起一个由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情感与行为因素共同构成的股东间合作模型,并系统地阐述了股东间合作机制的构建机理。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分别提出并讨论了"一股独大"、"二元平衡"和"三足鼎立"三种股权结构下股东间合作机制的类型和主要特征,分析说明股东间合作机制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
关键词:
股东间合作机制 复杂人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江秀梅
目前,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债转股仅限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为数不多的大型国有企业之间发生的债权转股权,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公司制企业陆续出现了将债权转股权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关的明确规定,导致在这些企业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辉
公司股东股利分配请求权虽然作为股东的一项权利确立下来,但立法的粗糙与实务操作的不规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理论研究的空缺等,严重影响了股东的这种物质性权利的实现。实际上,通过解析股利分配请求权的两种权利属性——期待权和既得权,该项股东权的分层次保护获得了依据;通过重构股利分配的公司利润基础以及利润分配方式等提供了该项股东权实现的充实基础;税收成本以及资本投资性质的研究角度使股利分配更具有可操作性;而法律责任机制的完善是最后一道保障。在此基础上,公司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才获得了完整的意义。
关键词:
股利分配请求权 既得权 期待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学峰
观察股东的投票权是否完备,不仅要从总体上看它是否具备“用手投票”或“用脚投 票”的权利,更为重要的是,要看两权是否同时具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比较热衷于配股融资,由于"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现状导致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目标分离,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配股融资侵占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达到"圈钱"的目的,从而导致两类股东财富失衡。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定向增发由于其门槛低优势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虽然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本质上都变为全流通股份,股东利益按原则趋于一致,但是定向增发的使用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大股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侵害小股东利益。
关键词:
配股 定向增发新股 股东利益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如彦 彭志刚
本文通过对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案例的分析,研究了交易双方存在不对称谈判能力的情形下,内部人的合约提案权和外部股东的信息劣势,最终导致控制权人提议的非最优交易价格,如何经由公司决策机制——股东大会的表决机制完成交易,从而解释了国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外部股东一方面抱怨权益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又放弃行使权利机会的现象。
关键词:
控制权 不对称谈判能力 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亚朋 张天西
本文对1455家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中的"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数据统计发现,1420家公司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导致股东权益发生变化,62.75%的公司股东权益差异率在[-10%,10%]范围内,剔除少数股东权益列报位置变化的影响,90.72%的公司变化幅度在这一区间内,所得税和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会计处理变化对上市公司影响最为广泛。由此我们得出,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新准则实现了平稳过渡;稳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首次运用较为成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冠毅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始终没有确定的适用准则,股东资格作为股东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基础,其资格确认涉及公司团体、出资人、股东与第三人等多方利益冲突,且存在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等多种考察因素,法官在审理过程中不得不根据个案当事人提交的各种证据进行抉择,难免出现裁判尺度不一的情况。形式要件优先适用,实质要件个别适用要件规则的提出,且在此基础上区分公司内部或外部法律关系,为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的审理提供了方向。但股东资格确认规则的建立与适用应协调各方利益,区分对不同法律关系的考察,结合商法的基本原则分析,落实到股东资格确认基本原则框架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