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4)
2023(13531)
2022(11852)
2021(11018)
2020(9300)
2019(21038)
2018(21002)
2017(40408)
2016(21849)
2015(24791)
2014(24771)
2013(24623)
2012(23049)
2011(20657)
2010(20722)
2009(18921)
2008(18083)
2007(15642)
2006(13773)
2005(12145)
作者
(62957)
(52228)
(51936)
(49635)
(33472)
(25231)
(23687)
(20438)
(20042)
(18729)
(17980)
(17745)
(16630)
(16559)
(16092)
(15934)
(15404)
(15358)
(14853)
(14766)
(12945)
(12892)
(12529)
(11991)
(11783)
(11629)
(11551)
(11440)
(10616)
(10262)
学科
(104476)
经济(104383)
管理(60168)
(52661)
(43943)
企业(43943)
方法(40466)
数学(34256)
数学方法(33893)
地方(25656)
中国(24031)
(23861)
(22586)
业经(21614)
(20203)
理论(16294)
农业(16154)
(15720)
(14991)
地方经济(14895)
环境(14756)
(14321)
贸易(14312)
(13728)
教育(12602)
技术(12382)
(12242)
金融(12239)
(11961)
(11877)
机构
大学(311680)
学院(310553)
(126593)
经济(123785)
管理(121644)
研究(106941)
理学(105182)
理学院(103921)
管理学(102178)
管理学院(101608)
中国(77299)
科学(66605)
(66603)
(55647)
(53714)
研究所(49039)
(47434)
中心(47382)
业大(45306)
(45279)
财经(44556)
(43294)
师范(42966)
北京(42158)
(40299)
(38950)
经济学(38048)
农业(37058)
(36866)
师范大学(34858)
基金
项目(212733)
科学(165976)
研究(157418)
基金(152229)
(131964)
国家(130829)
科学基金(111803)
社会(98528)
社会科(93114)
社会科学(93086)
(83593)
基金项目(81645)
自然(71751)
教育(71519)
自然科(69975)
自然科学(69960)
(69618)
自然科学基金(68661)
编号(65385)
资助(62090)
成果(53141)
重点(47290)
(46159)
(46111)
课题(44705)
(43461)
创新(40435)
项目编号(39993)
科研(39906)
国家社会(39832)
期刊
(145939)
经济(145939)
研究(94758)
中国(56639)
学报(48518)
科学(44875)
管理(44460)
(43439)
(41373)
大学(36592)
教育(35516)
学学(34326)
农业(30441)
技术(27236)
(23658)
金融(23658)
经济研究(23347)
业经(22362)
财经(22039)
图书(19447)
(18897)
问题(18826)
技术经济(15776)
(15110)
理论(15050)
资源(14761)
科技(14696)
现代(14356)
(13851)
实践(13626)
共检索到458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若辰  代莹  李宁汀  宋峰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意义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具有公共性。然而,遗产也是一种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的稀缺性社会经济资源,遗产经济对遗产公共性的侵蚀严重威胁着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传承。我国已成为了遗产大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遗产地是我国遗产事业的重要工作,而如何维护遗产的公共性正日益成为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首先从遗产事业发展历程的角度对遗产公共性的来源、内涵和表征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对遗产经济侵蚀遗产公共性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了讨论;最后,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例,对遗产经济与公共性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初步提出了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若辰  代莹  李宁汀  宋峰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意义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具有公共性。然而,遗产也是一种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的稀缺性社会经济资源,遗产经济对遗产公共性的侵蚀严重威胁着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传承。我国已成为了遗产大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遗产地是我国遗产事业的重要工作,而如何维护遗产的公共性正日益成为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首先从遗产事业发展历程的角度对遗产公共性的来源、内涵和表征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对遗产经济侵蚀遗产公共性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了讨论;最后,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例,对遗产经济与公共性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初步提出了维护遗产公共性的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鹏宇  冯文勇  张慧  王选娃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携程旅行网上游客发表的有关五台山景区的176篇游记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五台山旅游形象有8大积极感知因素,分别为佛教圣地、静心拜佛、建筑精湛、艺术精美、清凉胜地、许愿还愿、朝台揽胜、典故传说,此外还有景色优美、佛缘之地、民风淳朴、红色旅游之地;游客对五台山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因素可分为6个核心类属,分别为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旅游安全、旅游供给。因此应从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等方面提升五台山的旅游形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贾鸿雁  
文化景观是风景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对旅游者而言具有风景欣赏和文化体验的双重意义。在文化景观遗产旅游中,欣赏风景的需要与文化尊重会发生冲突。澳大利在旅游发展中提出对土著文化的尊重问题,指出施行以土著为主导的合作管理、多途径进行文化宣传、有节制地发展旅游有助于增强游客对土著文化的尊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觅  邬东璠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分析近30年国内外文化景观遗产期刊文献,梳理研究发展态势与特征。结果表明:国内外各有3个发展阶段,呈现关注热点增多与领域细化、概念认知扩展、保护管理目标转向复合化3点国内外相似特征,以及国外研究与社会发展议题整合更充分与国内前期研究对自然属性重视不足的差异。提出我国研究展望:填补国内尚未充分重视的国际热点,并促进本土文化景观价值认知和表达;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议题建立更多关联协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帅强  邓运员  
根据景观基因理论,选取15项国家级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深入分析,界定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挖掘方法;通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特征、演变特征、传承特征、民俗特征四个方面,构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特征挖掘指标体系,挖掘了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基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所表达的意象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最  闵庆文  刘沛林  
农业文化遗产形成了合理的农业景观和生产系统,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识别其文化景观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当前尚缺乏有效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景观特征识别方法,文章借鉴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概念,以中国南方的紫鹊界梯田、上堡梯田和联合梯田为案例,探索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识别范畴、依据、指标和方法等理论问题,系统地总结了前述案例的主体基因特征、附着基因特征和相似性基因特征。研究表明,引入文化景观基因分析方法,有望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景观特征分析方法体系,理解不同农业文化遗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业红  周洪建  
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是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动态保护意义重大。西方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开展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视角,以法国波尔多和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为例,对比中西方传统农业文化景观空间格局、内涵、动态保护方式和发展潜力,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黎  韩锋  
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三大类型引导下,立足中国风景名胜区杰出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借用文化景观分类办法及其价值阐释途径剖析了中国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类型、价值及其与世界遗产杰出普遍价值标准的关联性,进而提炼出中国风景名胜体系潜在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贡献,将为未来遗产提名申报及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目标导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程  李菁  杨波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研究了战争景观遗产认知的流变及价值实现途径;系统梳理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名录与保护体系构建、空间单元划定与记忆要素修复、遗产空间结构构建、公众体验及青少年教育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即集体记忆构建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程  李菁  杨波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研究了战争景观遗产认知的流变及价值实现途径;系统梳理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名录与保护体系构建、空间单元划定与记忆要素修复、遗产空间结构构建、公众体验及青少年教育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即集体记忆构建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志强  王琬萱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具有完整的人文景观体系和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因而以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与自然长期互动所形成的独特的人地关系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所具有的突出属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社会性、非社会性两大属性和核心层、战略层、外围层三个层次,同时也存在政府主导的激励机制和多方互动的反馈机制。在适应性管理模式下,本文结合对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构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内核心利益循环与外动态利益循环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适应性管理的动态管理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应对策略以适应外部的复杂情况,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刘某承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管理的重要举措,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掌握其旅游资源利用特征是成功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技术型(浙江青田)、景观型(云南红河)和遗址型(江西万年)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对比研究。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资源特征、辅助旅游资源特征、外部因素特征以及客源与市场特征为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评价体系,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的"优势-劣势-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市场带动资源模式",景观型采用"资源带动市场模式",遗址型采用"节事活动带动模式",可为案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佟玉权  韩福文  邓光玉  
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中关于景观的学术思想,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引。针对我国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分析了在景观视角下进行文化遗产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文化遗产景观的整体性、系统性,遗产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复合性,景观价值的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时间及其文化属性的统一性等特征的探索,阐述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的合理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才发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茶诗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一绝 ,以茶词曲赋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国粹 ,以茶画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瑰宝。本文认为 ,对中国茶文化遗产必须加大对优质名茶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优质名茶的商业秘密保护 ,加大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惩处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