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8)
- 2023(7106)
- 2022(6082)
- 2021(5912)
- 2020(4865)
- 2019(11189)
- 2018(10958)
- 2017(21556)
- 2016(12182)
- 2015(13649)
- 2014(13943)
- 2013(13644)
- 2012(12809)
- 2011(11079)
- 2010(11543)
- 2009(10636)
- 2008(11081)
- 2007(10238)
- 2006(9208)
- 2005(8352)
- 学科
- 济(42328)
- 经济(42281)
- 管理(40308)
- 业(35810)
- 财(31437)
- 企(29471)
- 企业(29471)
- 税(22258)
- 税收(20810)
- 收(20637)
- 方法(16392)
- 财政(15345)
- 务(14874)
- 财务(14852)
- 财务管理(14796)
- 数学(14362)
- 数学方法(14159)
- 企业财务(14029)
- 中国(13967)
- 农(13909)
- 政(12670)
- 制(11993)
- 地方(11374)
- 策(9502)
- 贸(8855)
- 农业(8853)
- 贸易(8847)
- 业经(8819)
- 易(8641)
- 银(8552)
- 机构
- 学院(160991)
- 大学(155356)
- 济(67206)
- 经济(65609)
- 管理(57792)
- 研究(51669)
- 财(48064)
- 理学(47907)
- 理学院(47449)
- 管理学(46691)
- 管理学院(46386)
- 中国(43545)
- 京(32267)
- 财经(31849)
- 科学(28862)
- 江(28535)
- 经(28497)
- 所(26408)
- 中心(24393)
- 财经大学(22761)
- 研究所(22296)
- 州(22131)
- 农(21676)
- 经济学(20950)
- 北京(20920)
- 省(20491)
- 范(19417)
- 师范(19273)
- 经济学院(18985)
- 院(18750)
- 基金
- 项目(90693)
- 研究(72536)
- 科学(69936)
- 基金(63032)
- 家(52750)
- 国家(52239)
- 科学基金(44670)
- 社会(44111)
- 社会科(41800)
- 社会科学(41793)
- 省(35835)
- 教育(33729)
- 编号(32286)
- 基金项目(31527)
- 划(29036)
- 成果(28574)
- 资助(27635)
- 自然(26392)
- 自然科(25722)
- 自然科学(25718)
- 自然科学基金(25258)
- 课题(22547)
- 性(21428)
- 重点(20112)
- 部(20052)
- 项目编号(20003)
- 发(19562)
- 年(18994)
- 创(18446)
- 制(18419)
共检索到27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章君
一、引言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退税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如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许多国家都采取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这一优惠政策。营改增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全面的增值税制度,但与发达国家的增值税税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增值税留抵税款不退税"的政策,这种政策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资金成本,影响企业运营和发展。因此,对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退税日益提上日程。2018年3
关键词:
留抵税额 应收款 增值税 财税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清鹏
2018年6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行业可按规定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由于没有与之相关的配套文件出台,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收到的增值税留抵税额返还款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处理存在一定的疑惑。对现存的几种财税处理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后,建议将收到的增值税留抵税额返还款视同政府补助收入和进项税额转出两项业务来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红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是我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政策之一,文章首先分析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然后以案例方式说明一般纳税人留抵退税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最后探讨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期对实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增值税 期末留抵税额 退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阳
2018年6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由于该文件的出台并没有其他会计处理配套政策的出台,从而导致不同企业对收到留抵的增值税处理出现了不同账务处理方法,由此不利于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随着2019年4月1日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制度的推行,其会计处理的规范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企业实务中留抵的增值税退还现存四种账务处理模式和其处理对所得税影响分别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增值税期末留低退税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房琰沁 叶全华
对特定范围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退还期末留抵税额是解决增值税进项税额占用资金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退还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政策要素的梳理,界定适用条件和办理环节,分析退还税额分步计算、"双限"确认方法,提出增加科目设置、完善退还税额会计处理和明确附加税费扣除的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 退还 期末留抵税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平
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形成既有税收制度以及价格管制、国家储备等政策原因,也有企业经营的季节性、生产周期跨度较长、初创期较大规模的投入等客观原因,还有企业主观因素导致的虚假留抵税额。我国目前对留抵税额采取增量退税与结转抵扣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存在留抵税额规模过大、占用企业资金过多等问题。应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实施留抵退税的基本制度,并通过源头控制、退抵并行、财税联动、管控风险四条路径改进留抵税额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增值税 留抵税额 结转抵扣 留抵退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全行业试行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退税,是2019年增值税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纳税人必须符合留抵税额退税的前提条件,即符合增量留抵税额的计算规则和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时,才可申请退税。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以增量留抵税额为基础,且有60%的比例限制。另外,要注意准确处理好其与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出口退税及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留抵税额 增量 退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光荣 潘为华
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全面铺开,许多企业开始进行资产重组,实行"主辅分离"。不论是出于税务方面的原因还是非税方面的原因,资产重组在为企业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税务风险。本文通过介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中增值税及其留抵税额的相关政策规定,结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为企业在资产重组中进行增值税及重组后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处理和筹划提供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资产重组 增值税 留抵税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静 李凌秋
在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97.11%,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52.95%,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小微企业资金少且利润薄,市场竞争力弱。"营改增"后,中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了减税降税的实惠。但是,当企业存在大量留抵税额时,却又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本文首先通过举例说明留抵税额对中小微企业负重,然后通过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的分析,最后阐述我国中小微企业留抵税额退税方面进行的探索及观点。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 增值税留抵税额 退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旸
目前多数"营改增"试点企业在申报前无法获知本期实际可抵扣的"营改增"前留抵税额的确切金额,造成当期增值税以及相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账面计提数与实际缴纳数之间存在差异,须在以后期间进行调整处理。对此本文提出了两种账务处理方法,并分析比较其利弊,最后提出"营改增"留抵税额财税处理注意事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江涛
受市场变化、购销周期、税制设置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出现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乃是一种客观普遍现象。对留抵税额实行退税政策有其充足的理论逻辑,主要为消费型增值税性质、税收公平原则和国际通行惯例所决定。退税政策具有多重效应,对企业可增加现金流,降低资金成本,稳定市场主体;对财税收入短期减收明显、波动加大,中长期影响甚微;对经济运行的效果,则视政府与企业收入的替代效应而定。定位于完善增值税制度的重要安排,宜进一步体现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平性,充分赋予企业自主选择权;科学确定留抵退税周期和最低标准,大力提升政策运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防、打、惩“三位一体”的留抵退税管理机制,有效遏制骗取留抵退税行为发生;按照有利政策实施和分享与负担对等原则,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的留抵退税资金垫付与增量收入返还制度。
关键词:
增值税 留抵退税 留抵税额 结转抵扣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吕丽娟 张玲
在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由于电网输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再加上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补贴程序、税务处理具有特殊性,导致电网企业增值税的进项税额留抵额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电网企业现金流,影响电网企业良性健康发展。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对部分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的相关政策,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此项政策无异于雪中送炭,有利于我国增值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谷阳 刘长庚 吴雄 张磊
本文使用2014—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样本均值而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使得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提高了3.13%;(2)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劳动收入份额提高;(3)异质性分析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规模较大企业、处于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普通员工更为凸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后续深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以及完善税收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伟贤 沈小源 李炳财 柴美华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运用财税政策有效激励企业研发创新是当前理论和实践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2014—2019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创新,这一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排除其他竞争性假说及更换因变量等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扩大投资规模、提升风险承担能力和促进研发人员雇佣激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此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在民营企业、高科技行业、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更为明显,且政策实施有助于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产出,加强税收征管有利于放大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为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深化现代财税改革及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军 花培严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我国留抵退税政策演进在行业试点的选择上遵循了分类管理的政策逻辑:首先,在留抵税额规模大、留抵税额负担重的行业试点;其次,进一步在战略重点行业和民生相关行业实施留抵退税政策。坚持分类管理能够保障留抵退税政策的长期实施:一方面,要针对不同行业分类施策,统筹好产业发展和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要适时调整分类管理政策,提高留抵退税政策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增值税 留抵退税 分类管理 留抵税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