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1)
- 2023(9874)
- 2022(8411)
- 2021(7712)
- 2020(6720)
- 2019(15332)
- 2018(15128)
- 2017(30199)
- 2016(16270)
- 2015(18537)
- 2014(18828)
- 2013(19037)
- 2012(18223)
- 2011(16893)
- 2010(17388)
- 2009(16510)
- 2008(16451)
- 2007(15314)
- 2006(13833)
- 2005(12557)
- 学科
- 济(96312)
- 经济(96244)
- 业(50693)
- 农(46594)
- 管理(40938)
- 方法(33710)
- 农业(30782)
- 数学(30349)
- 数学方法(30153)
- 企(29677)
- 企业(29677)
- 地方(22631)
- 业经(20669)
- 中国(20284)
- 财(17610)
- 学(16968)
- 制(16253)
- 贸(13702)
- 贸易(13695)
- 地方经济(13279)
- 易(13242)
- 发(12726)
- 体(12267)
- 银(11674)
- 银行(11653)
- 融(11579)
- 金融(11577)
- 环境(11513)
- 策(11392)
- 行(11200)
- 机构
- 学院(252601)
- 大学(248729)
- 济(119331)
- 经济(117124)
- 管理(94642)
- 研究(89515)
- 理学(81039)
- 理学院(80189)
- 管理学(79008)
- 管理学院(78554)
- 中国(69649)
- 农(61181)
- 科学(53100)
- 京(51245)
- 财(50523)
- 农业(47066)
- 所(46991)
- 研究所(42283)
- 业大(42214)
- 中心(41594)
- 财经(40042)
- 江(39496)
- 经济学(37105)
- 经(36118)
- 经济学院(33286)
- 北京(32153)
- 范(31440)
- 师范(31204)
- 州(30366)
- 院(29915)
- 基金
- 项目(157961)
- 科学(123546)
- 研究(116995)
- 基金(114114)
- 家(98597)
- 国家(97706)
- 科学基金(82667)
- 社会(76342)
- 社会科(71982)
- 社会科学(71957)
- 省(62742)
- 基金项目(60689)
- 教育(51489)
- 划(51081)
- 自然(50649)
- 自然科(49375)
- 自然科学(49359)
- 自然科学基金(48483)
- 编号(48471)
- 资助(46445)
- 成果(39210)
- 发(36606)
- 部(36008)
- 重点(35334)
- 农(34197)
- 课题(32335)
- 创(31940)
- 国家社会(31656)
- 教育部(30347)
- 发展(30219)
- 期刊
- 济(143805)
- 经济(143805)
- 研究(76057)
- 农(63741)
- 中国(49148)
- 农业(42758)
- 财(38617)
- 学报(38611)
- 科学(36427)
- 管理(30105)
- 大学(29626)
- 学学(28525)
- 融(27235)
- 金融(27235)
- 业经(26863)
- 经济研究(21647)
- 技术(21114)
- 财经(20600)
- 业(20550)
- 问题(20220)
- 教育(18258)
- 经(17818)
- 世界(15814)
- 技术经济(14991)
- 农村(14922)
- 村(14922)
- 农业经济(14416)
- 经济问题(14266)
- 版(13547)
- 统计(13212)
共检索到387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军 毛学峰
农户决策行为和反应机制无疑是考察项目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应用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理论假说:贫瘠土地退出种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自发结果。并根据三省退耕还林的实际调查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对退耕还林农户选择权认识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还存在一定隐患,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操作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选择权 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万山 廖卫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佟训舟 郭玉婷
退耕还林工程是通过私人承包的激励机制来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率供给,实现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采取长期合约期权形式的制度激励,有利于引导退耕农户的行为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相契合;政府也会由此节约大量的监督费用。制定合理、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引导农户多种植生态林,使农户的理性选择与国家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政策导向趋同,是改进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文清 张俊飚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退耕还林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退耕还林过程中现行政策执行的内在偏差,并分析出导致执行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退耕还林与退耕农户利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即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外部经济利益与农户利益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经济学分析 对策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铸 李宝强 贾巨才 边玉花 马瑞敏
退耕还林工程,覆盖面广,投资多,农民参与程度高,对相关农民的收入影响深远。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退耕还林属于公共物品,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双重垄断现象,农民具有明显的"经济人"属性。因此,若想实现生态目标,关键在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在政府和退耕农民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激励相容的契约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国家直接补贴制度;建立退耕生态林产权收购制度;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退耕地区的教育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强
退耕还林工程是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工程造林质量问题一直引起关注,2004年,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89.23万公顷,生态林比例仅占63.37%。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监督机制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从工程任务的设计、执行、苗木采购、组织安排、检察验收、粮款兑现等一系列环节中,能否贯彻执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樊耀东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具有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然而在实施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之后发现,其中一些问题来自于信息不完全,因此本文通过成本效益曲线对外部性情况下的市场失灵的福利损害进行分析,然后比较高估和低估边际内部成本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害,最后提出解决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易福金 徐晋涛 徐志刚
本文利用2003年调查和2005年跟踪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在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的实施过程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与早期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结论是,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方面有一定改善,但工程的经济效果与早期的评估结论相近,即在就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没有显著效果。因此,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不容乐观。今后政策改进的方向是,降低退耕还林工程的规模和速度,改善工程的质量,及早出台有利于延续工程寿命的后续政策。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经济影响 可持续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兴安 胡曰利
退耕还林是一种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营者的利益还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观上经营者可以自愿自主地选择土地利用方式,客观上经营者必须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由于林业产业的周期长,以及森林功能的外部效应等特征;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而言,主要存在退耕、还林、种苗、补助、配套措施等问题,因此在其实施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与社会风险,而这些风险可以通过对退耕还林实施过程的管理,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和合理的控制手段进行规避。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经济特性 外部性 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强
对于造林目标选择、传递、演进提供解释框架,分析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可能的偏差及来源。通过建立双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人工林质量降低主要来自于工程实施中的激励不相容。通过地方政府禀赋价值与市场价格变动的分析,提出林业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科技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质量标准的模糊使工资契约出现了激励不相容,弱化了地方政府造林质量努力的动机。对建立活立木市场、推行生态购买等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政府行为 激励不相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郭亚军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吴起县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种植业农用物资投入、畜牧业饲养和生活消费支出等经济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种植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选择单产高、经济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品种,同时,对单位面积耕地的农用物资和劳动力投入加大了;在畜牧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规模饲养羊,饲养生猪和鸡则主要满足自己消费;在农业收入增加的前提下,退耕农户的消费支出由以食品支出为主向食品教育、医疗支出并重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经济行为 吴起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蕾 刘黎明 唐伟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对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一些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更快实现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农业结构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继军
在提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 3阶段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近期“以粮代赈”、远期建设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弹性资源”和林草产业来解决农民的经济需求 ;其次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生态经济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认为“退耕还林(草 )、封山绿化”建立在“因地制宜”基础上 ,且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个体承包”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合理配置中对农业经营形式的需要。因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适时适地 ,满足黄土丘陵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第Ⅱ阶段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