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3)
- 2023(13727)
- 2022(11752)
- 2021(10537)
- 2020(8752)
- 2019(20008)
- 2018(19709)
- 2017(37974)
- 2016(20268)
- 2015(22726)
- 2014(22940)
- 2013(22964)
- 2012(21982)
- 2011(20194)
- 2010(20813)
- 2009(19629)
- 2008(19591)
- 2007(18067)
- 2006(16404)
- 2005(15641)
- 学科
- 济(97010)
- 经济(96870)
- 管理(64280)
- 业(60093)
- 企(49364)
- 企业(49364)
- 方法(36922)
- 数学(31789)
- 数学方法(31458)
- 中国(29322)
- 财(25677)
- 农(25140)
- 地方(23504)
- 制(23474)
- 业经(21775)
- 融(18845)
- 金融(18843)
- 银(18762)
- 银行(18746)
- 行(18076)
- 贸(17041)
- 贸易(17022)
- 学(16902)
- 农业(16407)
- 易(16391)
- 体(15647)
- 务(14977)
- 财务(14924)
- 财务管理(14880)
- 企业财务(14263)
- 机构
- 大学(301574)
- 学院(298237)
- 济(131082)
- 经济(128340)
- 管理(113321)
- 研究(104826)
- 理学(94925)
- 理学院(93872)
- 管理学(92509)
- 管理学院(91916)
- 中国(84840)
- 财(67958)
- 京(64968)
- 科学(57201)
- 所(52326)
- 财经(51392)
- 江(49047)
- 中心(48434)
- 经(46489)
- 研究所(45761)
- 农(44133)
- 北京(42271)
- 经济学(40985)
- 范(40168)
- 师范(39819)
- 州(38817)
- 财经大学(37945)
- 院(37717)
- 业大(37213)
- 经济学院(36626)
- 基金
- 项目(181224)
- 科学(144540)
- 研究(137483)
- 基金(132931)
- 家(113203)
- 国家(112213)
- 科学基金(97457)
- 社会(90360)
- 社会科(85816)
- 社会科学(85799)
- 省(69387)
- 基金项目(68805)
- 教育(64149)
- 自然(59648)
- 自然科(58282)
- 自然科学(58270)
- 划(58188)
- 自然科学基金(57263)
- 资助(55363)
- 编号(55206)
- 成果(47650)
- 发(42669)
- 部(41827)
- 重点(40772)
- 课题(39586)
- 制(38686)
- 国家社会(37644)
- 创(37538)
- 教育部(37063)
- 人文(35918)
- 期刊
- 济(159566)
- 经济(159566)
- 研究(103698)
- 中国(71087)
- 财(53732)
- 管理(47966)
- 农(41563)
- 学报(40259)
- 融(39651)
- 金融(39651)
- 科学(38900)
- 教育(37686)
- 大学(32513)
- 学学(29786)
- 财经(27298)
- 农业(26918)
- 技术(26273)
- 业经(25227)
- 经济研究(25145)
- 经(23457)
- 问题(20650)
- 贸(17957)
- 国际(15653)
- 图书(15308)
- 技术经济(15001)
- 理论(14861)
- 世界(14615)
- 业(14172)
- 商业(14066)
- 统计(13735)
共检索到494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定华 张严方
从“暂不受理”到“有条件受理”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损害赔偿案是我国司法全面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一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则是处理这类案件适用法律的依据。《规定》的作用显而易见 ,但在程序和实体的规定上仍需根据我国的实际和参照国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 ,以更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
虚假陈述 民事赔偿 制度缺失 制度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春然 张波
证券市场上的虚假陈述会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虚假陈述被披露后,公司市值较欺诈行为发生期间有所降低,两者的差额即为损失。一旦公司进入破产程序且股票破灭时,使用公司市值差额法计算损失,在形式上不会发生问题,当公司股票仍保留一定的价值时,使用该方法计量损失则会发生很多的问题,这是因为市场并非是理论上的有效市场,而且欺诈性信息之外的因素也在影响着股票的价格。《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简称《规定》)第七部分对损失认定的规定过于简单。本文认为,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忽视其他因素对股票价格影响
关键词:
公司市值差额法 虚假陈述 损失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蒋尧明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为了应对因审计报告虚假陈述可能引致的巨额民事赔偿,必须建立相应的财产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完善职业风险基金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筹建注册会计师行业共同赔偿基金、实施联合赔偿计划,建立国家行政罚款、刑事罚款财政回拨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上市公司等相关责任主体建立完善民事赔偿保障制度,是实现《1.9规定》预定目标的必要措施。该项民事赔偿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设立专项赔偿基金;企业高管人员的责任风险保障制度;券商专项赔偿基金;国家行政罚款、刑事罚款财政回拨制度。
关键词:
会计信息 虚假陈述 民事赔偿 保障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有星 汤方实
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审计机构的责任认定,已经从最初的绝对连带责任向比例连带责任转变,从严厉处罚向过责相当转变。这些变化趋势,一方面源于合乎比例原则的要求,使处罚手段与投资者保护的目的相当,体现实质正义;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现实效应而进行的价值平衡,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乐视网案是我国证券虚假陈述集体诉讼的重大案件,判决呈现出审计机构责任判断和说理精细化的趋势,有助于审计机构过罚一致,防止“寒蝉效应”。但该案判决在审计机构责任的因果关系阐述、过错判断和定责方面仍存在完善空间,有必要根据不同虚假陈述行为分别认定实施日和揭露日、明确“重大过失”和勤勉尽责认定标准、细化比例连带责任,使责任承担更精细、责任比例更符合实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尧明
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认定应主要遵循"程序理性"原则,而非"结果理性"原则;对会计信息"重大事件"的确认应优先采用"投资者决策"标准,同时兼顾"股价重大影响"标准;对财务预测信息应设置"忠实表达警示文字原则";在认定会计信息虚假陈述因果关系时,应充分考虑会计信息披露的"提前效应";《1 9规定》第十九条第四款可具体界定为:证券市场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主要指行业风险)和投资者投机风险三项内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运宏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全面、系统的规则体系,正处于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中。除了相关规则的修订与完善外,司法机关对独立董事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而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的审判案例,先是检验了独立董事规则制度的适用性,然后是梳理与总结审判案例的确定规则和标准,最后是在将之上升为一般性适用规则的过程中完善了独立董事制度。这种“规则制定—相关规则适用的判例总结—将从相关判例明确而来的规则上升为相关规则”的路径,对现今独立董事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照此路径完善独立董事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起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则体系,就是要在总结相关实践与案例的基础上,区分民事赔偿责任与行政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打破签字保真就担责的僵化归责原则,根据实际行为主体确立其民事赔偿责任,结合独立董事过错程度设计其民事赔偿责任内容,建立“过责相当”的独立董事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规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国平 文杰
本文认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主体应为发起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行人或上市公司及其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有关中介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并且诱空虚假陈述与投资者所受损失之间应该存在因果关系。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范围应依虚假陈述类型的不同而分别确定,计算投资差额损失时宜采用累计计算法。
关键词: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因果关系 损失赔偿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志国 李阿敏
随着中国证监会对资本市场依法、全面、从严实施监管,会计师事务所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件显著增加,许多投资者据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018年,某地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称高级法院)在一起上市公司年报虚假陈述案件中,判决会计师事务所就投资者损失对外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下简称本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茜
现行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以侵权行为为赔偿依据,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法律的侵权行为赔偿责任已确立,但理论中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侵权构成要件并未和侵权责任法衔接。本文以侵权的构成要件为逻辑起点,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在证券虚假陈述侵权中的共同侵权形态,并对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行为的主客观要件进行分析,提出违反勤勉义务是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行为体现。在具有双重功能的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赔偿中,应以投资者保护为中心,将会计师事务所和发行人、上市公司责任内部化处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篱
在对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民事纠纷的规定中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检讨和评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行政前置程序正功能和负功能的剖析 ,对司法解释立法化的利与弊的比较 ,我们可以观察司法权在我们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司法权拥有者的自我定位和操作理念 ,提出对最高法院的关于民事赔偿数额的确定的批评和重新设计的主张。
关键词:
司法权 行政前置程序 司法解释 民事赔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文鸣
证券民事诉讼制度是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组成,威慑潜在的违法犯罪行为,能在事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近三年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判决的实证研究显示,民事诉讼市场并不活跃。一方面,集体行动困境、较低的胜诉概率和有限的损害赔偿导致投资者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证券律师与投资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进一步增加了诉讼服务的供给成本。投资者使用证券民事诉讼制度请求损害赔偿的净收益较低。在现有制度性约束下,可以通过改变受理费计算规则,降低单个投资者的参与成本,同时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目标,建立替代性的赔偿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文鸣
证券民事诉讼制度是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组成,威慑潜在的违法犯罪行为,能在事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近三年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判决的实证研究显示,民事诉讼市场并不活跃。一方面,集体行动困境、较低的胜诉概率和有限的损害赔偿导致投资者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证券律师与投资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进一步增加了诉讼服务的供给成本。投资者使用证券民事诉讼制度请求损害赔偿的净收益较低。在现有制度性约束下,可以通过改变受理费计算规则,降低单个投资者的参与成本,同时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目标,建立替代性的赔偿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晓波
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是指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中的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侵犯了投资者合法权益,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而应当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它的构成要件主要有权利义务主体、主观(归责)方面、行为表现、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关键词: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构成要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尧明
自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实施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计审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尤为彰显。近期发生的一系列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对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及其认定、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及其归责、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诉讼与赔偿等方面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的四个方向:一是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衔接问题,二是如何破解司法实践中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主体单一化的困境,三是加强注册制下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及民事责任问题的研究,四是对从事特定实体审计服务的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各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配置进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