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5)
2023(12359)
2022(10445)
2021(9651)
2020(7849)
2019(18234)
2018(18129)
2017(34147)
2016(18916)
2015(20898)
2014(21045)
2013(20600)
2012(19393)
2011(17699)
2010(18029)
2009(17051)
2008(17251)
2007(15629)
2006(14372)
2005(13675)
作者
(55809)
(46438)
(46293)
(44150)
(29656)
(22504)
(20994)
(17940)
(17898)
(16883)
(16081)
(15725)
(15355)
(15183)
(15092)
(14414)
(13841)
(13621)
(13597)
(13544)
(11976)
(11583)
(11527)
(10845)
(10613)
(10552)
(10548)
(10437)
(9678)
(9181)
学科
(79124)
经济(79006)
管理(55491)
(51904)
(44094)
企业(44094)
方法(27405)
(26095)
中国(24767)
数学(23467)
数学方法(23163)
(22627)
(21340)
银行(21303)
地方(21250)
(20748)
(20219)
业经(19767)
(17467)
金融(17465)
(16109)
(15131)
农业(13727)
(13526)
财务(13490)
财务管理(13451)
(13376)
制度(13342)
体制(13197)
企业财务(12924)
机构
大学(265865)
学院(265507)
(109369)
经济(106893)
研究(99538)
管理(96318)
中国(80862)
理学(80081)
理学院(79099)
管理学(77794)
管理学院(77297)
科学(59519)
(59045)
(57449)
(52108)
(47888)
研究所(46339)
中心(44867)
(43864)
财经(42688)
(38522)
北京(38494)
业大(37660)
农业(37244)
(36441)
(35596)
师范(35147)
(35080)
(33525)
经济学(33159)
基金
项目(166444)
科学(130110)
研究(121815)
基金(118246)
(103783)
国家(102874)
科学基金(87016)
社会(76653)
社会科(72650)
社会科学(72628)
(66299)
基金项目(61256)
教育(56295)
(56080)
自然(55280)
自然科(53949)
自然科学(53929)
自然科学基金(52964)
资助(49194)
编号(48534)
成果(41339)
(40654)
重点(38639)
(36753)
课题(36244)
(34662)
(34046)
创新(32626)
发展(32249)
(31693)
期刊
(134121)
经济(134121)
研究(90190)
中国(66183)
(46496)
(45157)
学报(42067)
(40554)
金融(40554)
管理(39803)
科学(39052)
教育(34326)
大学(32300)
学学(30191)
农业(29199)
技术(23439)
财经(22342)
业经(21635)
经济研究(20953)
(19059)
问题(16821)
(15575)
(12903)
技术经济(12621)
理论(12611)
世界(12359)
国际(12273)
(12176)
科技(12108)
现代(11943)
共检索到441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洪才  
一、对近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评价资本市场的核心是价格形成机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国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尽如人意。20世纪我国新股发行曾实行审批制;进入21世纪,实行核准制,2005年以后推行保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梁万泉  
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现状我国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在建立询价制度之前,A股市场的新股定价方式采用不分行业、全部设定发行市盈率上限(如20倍)的行政定价方式,市场完全没有定价权。2004年12月正式启用询价制度。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是2006年"新老划断"以后开始实施的,是一种面向机构投资者的累积投标询价机制,其基本特征是建立了一个面向机构投资者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文华  
在中国股市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股发行定价与配售制度经历了从非市场化向市场化不断演进与改革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新股发行定价与配售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发行体制改革进行审视。本文认为,应平衡一、二级市场关系,有效管控IPO抑价,解决新股"三高"发行及一、二级市场分割问题;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打击力度,维护"三公"原则,实现改革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真正实现让投资者自主判断企业价值、健全市值配售制度、补充完善PE、VC及天使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回报制度等对策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航  刘艳妮  
2009年6月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这意味着暂停了约九个月的IPO将以更加市场化的发行方式重启,因此,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本文采用经济学中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股发行中利益各方的博弈行为,试图得出均衡的结果和条件,寄望于给予实践一定的合理预测和理论指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字  
新股发行制度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基础制度之一。我国证券市场创建以来,关于股票发行制度的完善与改革的工作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经历了逐步放松管制,市场化程度渐趋明朗的过程。2009年6月1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形成进一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取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岑健  
我国证监会于2009年6月10日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我国的新股发行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本次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预期目标有四点:一是使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优化,买方、卖方的内在制衡机制得以强化;二是提升股份配售机制的有效性,缓解巨额资金申购新股状况,提高发行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在风险明晰的前提下,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得到重视,向有意于申购新股的中小投资者适当倾斜;四是增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岑健  
2009年6月证监会对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本文选取了改革前和改革后新股发行的样本,对改革前后的发行市盈率、中签率和新股抑价幅度进行了对比,认为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预定的成效,但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却未能解决新股高价发行的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新股发行定价是资本市场收益分割最为关键的一环,它决定了发行人融资额、申购者收益及二级市场投资者长期所得。二十年来,资本市场已进行十次新股发行改革,均是为解决新股发行中的高"抑价"问题,旨在合理分配三者的利益。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小龙  罗汉君  姚堃  
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询价机制之后,不仅新股发行三高(高市盈率、高股价、高超募)现象仍然长期存在,而且还带来了上市公司过度包装、发行人与中介机构利益合谋超额募资、"权力寻租"、一级市场定价畸高等系列问题。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目标与方向仍然不明确。本文另辟蹊径,提出了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新股定价原则,通过对最近2年A股市场IPO的309家公司的实证研究,论证了新股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发行定价原则基本符合我们现阶段的实际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加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对新股发行定价的监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博  陶仲羚  
《证券法》的修订已基本确立了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将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注册制的推行将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中,盈余管理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其在理论和实务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注册制下,IPO与盈余管理、壳资源与盈余管理以及市盈率接轨与盈余管理的问题,探讨了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磊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正在经历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变革,治理欺诈上市是注册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欺诈上市现象将会在新的发行制度中呈现出新的特征,如何用市场化的方法代替行政手段来治理欺诈上市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新股发行制度是资本市场规则的一部分,欺诈上市首先应该由发行制度的改革来规制,同时它又涉及到证券发行的各方主体和各类规则,考虑到资本市场的体系性,欺诈上市的治理也需要其他配套措施共同作用实现标本兼治。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背景下,规制欺诈上市应从合理配置发行监管权、重塑证监会的监管定位、完善注册制下发现违规的方式、强化欺诈上市的处理、健全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庆峰  
本文传承我国国情和股票发行定价制度的历史、现状,基于相对估价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引入财务影响因子和大盘影响因子,从统计学的视角,给出了股票发行定价的两个数量模型。为检验模型的应用效果,提出了IPO定价的三个检验标准,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模拟对比,结果表明,模型一在现阶段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另外本文还探讨了证监会关于EPS的新规定可能对IPO定价带来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浩萍  陈超  
以往的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前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市场对新股错误定价以及发行后长期绩效下降。本文以发行制度改革后2002~2005年IPO公司为样本,用可操纵应计利润衡量盈余质量,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我们没有找到证据支持IPO公司在发行前普遍存在运用会计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但规模较小、成长性较高并处于非保护性行业的企业盈余质量较差;对这些公司,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能基于盈余质量因素显著调低对公司新股的估价,使发行价格和市场价格不受盈余管理的误导。此外我们还发现,新股发行后长期绩效的下滑并不能归因于对发行前较差盈余质量的错误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