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5)
2023(11141)
2022(8863)
2021(7828)
2020(6344)
2019(14325)
2018(14011)
2017(27166)
2016(14370)
2015(15947)
2014(15847)
2013(15991)
2012(14945)
2011(13405)
2010(13789)
2009(13010)
2008(13006)
2007(11808)
2006(10843)
2005(10337)
作者
(41698)
(34793)
(34789)
(32455)
(22458)
(16415)
(15766)
(13509)
(13200)
(12624)
(11964)
(11565)
(11393)
(11131)
(10840)
(10485)
(10409)
(10176)
(10114)
(9943)
(8755)
(8722)
(8450)
(8079)
(7978)
(7907)
(7740)
(7726)
(7018)
(6830)
学科
(73327)
(73153)
经济(73070)
(66439)
企业(66439)
管理(57001)
业经(28116)
(24325)
方法(23910)
(21965)
中国(21458)
地方(19747)
农业(18154)
技术(16972)
(16717)
财务(16698)
财务管理(16682)
数学(16099)
数学方法(16023)
企业财务(15775)
(15614)
(13884)
(13426)
(12803)
贸易(12787)
(12362)
(12333)
理论(12247)
(12044)
(11701)
机构
学院(212420)
大学(204857)
(93680)
经济(91816)
管理(86199)
理学(72262)
理学院(71538)
研究(70997)
管理学(70862)
管理学院(70427)
中国(58130)
(44073)
(43722)
科学(40133)
(35753)
(35734)
(35180)
财经(33426)
中心(32584)
研究所(31557)
(30140)
(28401)
北京(28295)
业大(27944)
农业(27546)
经济学(27363)
(26138)
师范(25922)
(25479)
商学(24715)
基金
项目(130752)
科学(104746)
研究(100849)
基金(93735)
(79638)
国家(78775)
科学基金(69522)
社会(66152)
社会科(62743)
社会科学(62729)
(53704)
基金项目(49239)
教育(43520)
(42591)
自然(42008)
编号(41511)
自然科(41073)
自然科学(41065)
自然科学基金(40406)
资助(36828)
(34577)
成果(33162)
(32642)
(30809)
重点(28907)
发展(28756)
课题(28275)
(28260)
(27926)
创新(27789)
期刊
(118500)
经济(118500)
研究(66414)
中国(47941)
管理(38495)
(36418)
(35157)
科学(26768)
学报(25334)
(24423)
金融(24423)
农业(24186)
业经(22852)
技术(20995)
教育(20615)
大学(20123)
学学(18777)
经济研究(18042)
财经(16910)
(14906)
问题(14901)
(14744)
技术经济(13231)
图书(12318)
商业(11969)
现代(11793)
(11734)
世界(11601)
经济管理(10970)
国际(10368)
共检索到345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乃华  
文章基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人均GDP作为门槛变量,探讨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GDP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人均GDP均与服务业就业比重正相关,且随着跃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二者的回归系数会更大且更显著。基于SFA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服务业均能通过吸纳就业和提高关联产业效率而促进国民经济效率提高,且经济越发达,服务业提升国民经济效率的功能越突出。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认为当前我国服务业比重低是正常现象的结论是缺乏经验事实支撑的,应充分认识服务业发展滞后的负面影响,鼓励其跨越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玉英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及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目前,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超过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邱灵  方创琳  申玉铭  任旺兵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现代服务业对西方城市发展的诸多影响正全部或部分在我国大城市呈现。以合肥市为例,首先探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供需特征,最后提出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行业与重点功能区建设,旨在深化认识现代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为构筑与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英  郭丽岩  
搞清楚服务业发展现状,是进行服务业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本前提。尽管各方面研究不少,但是,对服务业发展现状仍然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如何评价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如何看待我国服务业比重,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如何认识我国服务业统计问题,到底漏统因素对服务业分析的影响有多大?实践中如何认识我国服务业落后的现实?本文将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分析和回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吉昌  
一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逐渐深化,国际分工不仅仅是产品间的分工,而是产品内的分工,已深入到产品内部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的分工。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在中国特殊的情境中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文章围绕如下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究竟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差别;在当前阶段,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发挥的功能是否一样。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实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的作用最充分;金融保险业最能发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功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凤鸣  
期刊的转型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地方高校学报如何抓住机遇顺利度过,本文从数字化的冲击、特色创刊、合理使用办刊经费和实行"地方集团化"模式讨论和给出了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盛来运  付凌晖  
本文从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变化趋势,并着重于分析经济转型期二者关系的新特点。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期,从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来看,农业仍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源;从结构特点看,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上升,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超过农业增长的影响;从产业间关系看,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更加紧密,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明然  段文平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曾为国家积累资金、出口创汇、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业在我国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永恒产业”。纺织业发展必须改变粗放型以量取胜的增长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变纺织大国为纺织强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继华  孙丹  张宇  
本文选择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行业发展周期对企业投资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企业盈利水平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行业发展周期会显著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选择,处于成长周期行业的企业在经济转型期更容易增加固定资产投入,而处于衰退周期行业的企业在经济转型期偏向于增加股权投资。企业盈利水平对行业周期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正相关关系产生顺向调节作用,对行业周期与企业股权投资的负相关关系不产生调节作用,说明企业参与外部股权投资主要依赖于所处的行业周期,与企业内部盈余关联不明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易虹  李响  
20世纪90年代,商务服务业在广州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着快速的变化。试图分析经济转型期内广州市商务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至21世纪初,广州的商务服务业已进入空间集聚的发展阶段。它们在城市中心的集聚,促进了广州CBD区域的形成。所表现的集中和分散并存的空间特征,体现了我国城市传统功能结构不断重构的空间过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远平  闫小培  毕斗斗  林彰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都市服务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服务业在城市聚集、扩散导致的区位演变及空间格局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以广州为例,在采用服务业四分法基础上,运用1990、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及1996、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州市不同类型服务业就业和基本单位的区位演变、区位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程度下降,新中心区集聚程度上升,总体上形成"双中心"格局;分配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明显下降,向新中心区及外围区扩散,布局逐步均衡化,但不同部门差异明显;消费性服务业从老城区逐步向外围区扩散,中心集聚仍较高,且有随人口均衡布局特征;社会性服务业在老城区集聚减弱,在新中心和外围区集聚增强,呈团块状或局部集聚。与国外相比,广州市服务业区位特征是"多中心集聚"区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鹤  唐定芬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转型期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的支持,因此需要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社会人力、技术资源促进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护农村的环境,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共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