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3)
- 2023(14346)
- 2022(12492)
- 2021(11717)
- 2020(9806)
- 2019(22661)
- 2018(22455)
- 2017(43274)
- 2016(23650)
- 2015(26633)
- 2014(26645)
- 2013(26335)
- 2012(24154)
- 2011(21855)
- 2010(21776)
- 2009(20472)
- 2008(20203)
- 2007(17922)
- 2006(16034)
- 2005(14425)
- 学科
- 济(92908)
- 经济(92713)
- 管理(72827)
- 业(67030)
- 企(58750)
- 企业(58750)
- 方法(42400)
- 数学(34564)
- 数学方法(34145)
- 财(27314)
- 中国(24904)
- 农(24186)
- 学(22888)
- 业经(22639)
- 制(21783)
- 理论(19073)
- 和(17116)
- 务(17109)
- 财务(17036)
- 财务管理(17001)
- 地方(16901)
- 企业财务(16215)
- 农业(15715)
- 贸(15383)
- 贸易(15375)
- 银(15181)
- 银行(15125)
- 体(15037)
- 易(14903)
- 融(14766)
- 机构
- 大学(345652)
- 学院(339232)
- 济(133158)
- 管理(132928)
- 经济(130150)
- 研究(116018)
- 理学(114871)
- 理学院(113559)
- 管理学(111578)
- 管理学院(110964)
- 中国(85323)
- 京(74484)
- 科学(71807)
- 财(65182)
- 所(58707)
- 农(54821)
- 研究所(53285)
- 财经(51375)
- 中心(51152)
- 业大(50694)
- 江(50033)
- 北京(47433)
- 经(46591)
- 范(45321)
- 师范(44854)
- 农业(43047)
- 院(41947)
- 经济学(40355)
- 州(40030)
- 财经大学(38341)
- 基金
- 项目(230038)
- 科学(180552)
- 研究(167896)
- 基金(167457)
- 家(146132)
- 国家(144908)
- 科学基金(123802)
- 社会(106434)
- 社会科(100012)
- 社会科学(99981)
- 省(88542)
- 基金项目(88422)
- 自然(80592)
- 自然科(78645)
- 自然科学(78624)
- 教育(77323)
- 自然科学基金(77244)
- 划(75426)
- 资助(69007)
- 编号(67975)
- 成果(57086)
- 重点(51616)
- 部(51259)
- 发(47852)
- 创(47589)
- 课题(47284)
- 创新(44375)
- 教育部(44120)
- 制(44105)
- 科研(43897)
- 期刊
- 济(149743)
- 经济(149743)
- 研究(104162)
- 中国(67015)
- 学报(57300)
- 科学(51748)
- 财(51215)
- 管理(50356)
- 农(50134)
- 大学(43616)
- 学学(40833)
- 教育(40654)
- 农业(34253)
- 融(29129)
- 金融(29129)
- 技术(27608)
- 财经(26384)
- 经济研究(23292)
- 业经(22732)
- 经(22451)
- 问题(19184)
- 图书(17866)
- 业(16981)
- 理论(16966)
- 版(16715)
- 科技(16404)
- 技术经济(15524)
- 实践(15401)
- 践(15401)
- 现代(15264)
共检索到503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雪秋 余志利
《资本论》中的所有制理论系统而完整。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为研究起点,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外在表现及其不断激化的必然性,全面论述了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必将取而代之的历史趋势,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并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敏锐地指出了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向未来社会公有制的过渡形式及最终实现公有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尽管150多年过去了,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依然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炳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有企业由于其员工相对较高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更被认为是拉大贫富差距、造成社会不公的主要原因。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运行缺乏效率且利用垄断力量获取超额收入,有违社会公平。那么与私有制相比,公有制的分配制度是不公平的吗?事实上,很多对公有制分配制度的歪曲认识是建立在对分配制度错误的认识上的。分配本质上是利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剩余索取权的争夺,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具备整体性和模糊性特征,完善的公有制分配制度并不影响效率且远比私有制公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宣恭
《资本论》阐述的所有制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从以下十个主要方面去领会:(1)认识所有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键。(2)从所有制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作用,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3)正确领会未来社会的预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学习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系统剖析,探索公有制改革的途径和形式。(5)正确领会对股份公司的论述,看清资本主义私有制变迁的过渡形式。(6)了解所有制与商品交换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宣恭
《资本论》阐述的所有制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从以下十个主要方面去领会:(1)认识所有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键。(2)从所有制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作用,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3)正确领会未来社会的预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学习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系统剖析,探索公有制改革的途径和形式。(5)正确领会对股份公司的论述,看清资本主义私有制变迁的过渡形式。(6)了解所有制与商品交换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认清所有制对分配的决定作用,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8)领会关于经济规律产生基础的阐述,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9)认识所有制与社会矛盾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10)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作为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佶 胡子凯
资本私有制以自然权利为基础,但又是对自然权利的异化,这是其根本性矛盾,由此形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主要矛盾。资本私有制就是在矛盾的异化中形成和演进的,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体现于此。异化自然权利的资本私有制,因矛盾而导致自身的三次异化:资本的金融化、金融资本的国家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资本私有制因其自身矛盾的异化,不断损耗着、消灭着它有着根本缺陷的合理性,已没有再自我异化而持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资本的异化正发展为资本私有制的否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江 黄旭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了系统性危机,表现为由内在关联的、超越一定范围的多领域对抗性矛盾相互交织影响的整体危机。《资本论》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对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具有显著的逻辑批判张力。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系统性危机的实质是资本逐利本性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终结。资本积累理论阐明了从国内扩张转向国际扩张下系统性危机从可能转向必然的具体机制。资本循环理论刻画了系统性危机在经济领域内部、非经济领域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生成演化路径。在危机中,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社会因素不断生成。资产阶级执政党的改良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缓了系统性危机的消极冲击,但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被取代的历史规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国务院发言人袁木最近指出:我们将继续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工作。坚持公有制,不搞私有化。在谈到当前企业破产和兼并问题时,袁木说,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是20%,随着破产法的实施,有的落后企业可能被兼并、被拍卖或自行倒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卫东 汪尧翀
传统资本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与韦伯为主流,桑巴特相对弱势和边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生产转入消费阶段,桑巴特从奢侈消费批判资本主义的视角重新受到重视,并在现代思想中形成了四种理解奢侈的思想范式。德国学者伯麦立足于批判理论传统,认为资本主义已进入了审美资本主义阶段,其特征在于私人领域经济化,关注的重点是消费或者说生产的展示,产生了一个名为审美价值的新价值维度。审美资本主义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积极诉诸传统资源,在价值层面上不断地自我理解和自我建构的特点。这启发我们反思社会主义也应该从传统资源中寻找支撑,实现自身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风华 易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论述集中体现在"消灭私有制"和"重建个人所有制"两个命题上。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表明,如何理解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一性构成关键性问题。基于社会主义实践而提炼出来的多级所有概念,是一个描述各种所有制形式中的个人所有因素与公有因素共存的中微观理论工具。它可以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财产、事务和人权,解释人类历史的重要社会变革,充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库。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的前提下,多级所有可以对马克思在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论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消灭私有制 重建个人所有制 多级所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艺 苏百义
奥康纳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以总体性目光对生态危机进行了全景式的检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理论特质和本质特征。他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话语体系为逻辑起点,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话语体系的重构;以资本主义生态批判为逻辑主线,开启了对资本主义与生态相抵牾的探究;以生态学社会主义为逻辑旨归,探寻了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路径的构建。他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感受性缺失的指认中、理论和实践的耦合中、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审视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构筑了其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厘清奥康纳的资本主义批判逻辑,探析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艺 苏百义
奥康纳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以总体性目光对生态危机进行了全景式的检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理论特质和本质特征。他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话语体系为逻辑起点,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话语体系的重构;以资本主义生态批判为逻辑主线,开启了对资本主义与生态相抵牾的探究;以生态学社会主义为逻辑旨归,探寻了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路径的构建。他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感受性缺失的指认中、理论和实践的耦合中、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审视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构筑了其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厘清奥康纳的资本主义批判逻辑,探析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理论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彤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单个私人资本到近代工业股份资本的转化包含着资本所有制关系的社会化演变,在近代工业股份资本基础上各种资本的发展形态又进一步推进了资本所有制关系的社会化进程。这一过程表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生产方式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则体现为:适合生产力社会化发展要求资本所有制关系社会化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
资本社会化 所有制 所有制关系社会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强
国内学术界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或产权)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生动鲜活的所有制(或产权)实践,突出表现为实践中始终坚持并积极推动"公私结合"(两个"毫不动摇"和混合所有制),而理论探讨上却总是强调"公私对立"。文章认为,只有运用"对立统一"、"不同而和"的辩证思维,坚持"公效合一"的新型公平观,才能彻底打破公私对立的传统所有制(及产权)理论思维,反"资本至上"而不反"资本",剥夺"资本特权"而非剥夺"资本",坚持资本类型的多样性,坚持公有经济存在的结构性而非唯一性,坚持公有经济功能的主导性而非从属性,构建起"公私合一"的新所有制分析框架和新产权话语体系,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相匹配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所有制 产权 公平 效率 公私合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吕守军 严成男
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所采用的历史的、空间的分析方法,与法国调节学派的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相通。但皮凯蒂在分析资本主义不平等扩大的历史时,却把不能进行一般化解释的"二战后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时期"作为偶然的、例外的历史时期来处理,具有过于简单化的理论倾向。从法国调节学派的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出发,对《21世纪资本论》进行理论上的补充,有利于理解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时期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顺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保护关税制度"既是资本物权统摄价值分配、主导全球生产秩序的一种霸凌手段,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最大化资产阶级利益而择机采取的权宜性策略,在本质上属于资本逻辑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的排他性表现。他们认为该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民族工业的制度壁垒、实现垄断的经济政治屏障、最终操纵利润的重要工具。时至今日,尽管一些历史情节有所变化,但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批判思想并未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对我们认识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以美国保护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新动向,仍具有无可挑剔的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