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5)
- 2023(6176)
- 2022(5545)
- 2021(5117)
- 2020(4697)
- 2019(11118)
- 2018(10921)
- 2017(21959)
- 2016(12186)
- 2015(13973)
- 2014(14239)
- 2013(14497)
- 2012(13444)
- 2011(11954)
- 2010(12227)
- 2009(11571)
- 2008(12298)
- 2007(11109)
- 2006(9493)
- 2005(8649)
- 学科
- 济(48830)
- 经济(48784)
- 管理(35847)
- 业(34272)
- 企(27886)
- 企业(27886)
- 方法(25807)
- 数学(23249)
- 数学方法(23071)
- 税(21790)
- 财(21168)
- 税收(20341)
- 收(20169)
- 务(13230)
- 财务(13215)
- 财务管理(13181)
- 农(13110)
- 企业财务(12294)
- 中国(11342)
- 学(11211)
- 贸(9441)
- 贸易(9438)
- 地方(9189)
- 易(9168)
- 制(9118)
- 业经(8633)
- 农业(8610)
- 和(8301)
- 银(7827)
- 银行(7806)
- 机构
- 学院(176164)
- 大学(176037)
- 济(72793)
- 经济(71259)
- 管理(66402)
- 理学(56821)
- 理学院(56209)
- 研究(56046)
- 管理学(55302)
- 管理学院(54970)
- 中国(44590)
- 财(44483)
- 京(36370)
- 科学(34763)
- 财经(32859)
- 农(30598)
- 所(30011)
- 经(29388)
- 江(27900)
- 中心(26324)
- 研究所(26320)
- 业大(25996)
- 农业(24326)
- 财经大学(23841)
- 北京(22976)
- 经济学(22944)
- 州(21461)
- 经济学院(21069)
- 范(20470)
- 师范(20254)
- 基金
- 项目(109495)
- 科学(84543)
- 研究(79196)
- 基金(79031)
- 家(68621)
- 国家(68068)
- 科学基金(57561)
- 社会(49287)
- 社会科(46775)
- 社会科学(46756)
- 省(42583)
- 基金项目(42131)
- 自然(37131)
- 自然科(36179)
- 自然科学(36167)
- 教育(36134)
- 划(35734)
- 自然科学基金(35536)
- 编号(33412)
- 资助(33188)
- 成果(28057)
- 部(24888)
- 重点(24756)
- 发(23098)
- 创(22175)
- 课题(21977)
- 性(21955)
- 科研(21825)
- 教育部(21110)
- 创新(20906)
共检索到265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平
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期末或至少在年末对短期投资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并赋予了企业将根据自身资产状况来确定资产减值提取比例的权利 ,这与原行业会计制度相比 ,加剧了会计制度与国家税收法规的不一致性。由此引起的会计与税务差异也将大大增加。本文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 ,对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所引起的差异及其性质作了全面的分析 ,并就如何进一步处理这些差异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会税差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一、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按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含预计净残值等的变更)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转回、冲销等环节,基本上都涉及到对会计损益的影响,同时,它使得资产的计价基础发生重大改变,直接关系到资产的计税基础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此,税法作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其中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一、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减值准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果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企业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的当期,应当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如原追溯调整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追溯调整至以前各期;原从上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的情形主要有出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减值资产用于债务重组、报废等,在此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本文分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美红
为了披露和释放资产减值风险,从90年代开始,英国的ASB、美国的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和制定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则及相关准则,我国也规定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计提四项减值准备.面对我国企业资产减值的现状,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和制度尚需跟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仲继勇
尽管《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第12号”)在会计处理方面,将债务重组发生的收益和损失直接记入当期损益,并且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的核算基础,但在以资产清偿债务的方式下,由于涉及减值准备,因而造成资产的计税成本与会计口径产生较大差异,给纳税调整带来很大的难度。笔者拟结合实例对涉及减值准备债务重组的会计和税法差异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进鹏
一、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一)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首先,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谨慎性原则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资产存在减值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红侠
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研发中心等资产。其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而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朴 殷爱贞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单设了资产减值准则,但该准则并没有包含所有的资产减值内容,还有一些资产减值的内容是在其他具体准则中规范的。本文将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归纳,以期为资产减值的学习抛砖引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胜勇
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使银行从追求存贷款规模转变为对利润甚至对经济增加值的(EVA)的追求,但是在无法确保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足额计提的前提下,这样的利润导向将很可能是存在偏差的,并会导致银行盲目扩大存贷款规模,出现利润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因此统一和规范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规定和各银行间政策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减值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訾磊
本文利用2001~2006年度的上市公司数据,以价值相关性作为判断资产减值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通过实证分析显示,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更多体现为损益表项目而非资产负债表项目。这表明,资产减值没有反映资产价值的真实减少,而沦为管理层操纵盈余的工具。本文还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评级作为判断信息披露质量的标准,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评级的高低没有影响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价值相关性 盈余操纵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艳萍 王天文
本文通过对2003年至2006年度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比较分析,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数显著大于2003年至2005年度的资产减值转回数,而且亏损上市公司2006年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研究还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新增数额小于2004年、2005年的减值准备新增数额。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准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欧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就资产减值的新旧准则进行了对比,以便执行该准则时能够掌握要点。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清清
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会计制度中一项规定措施,目前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改善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等建议,旨在加快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完整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
资产 减值准备 运用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