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
2023(1058)
2022(923)
2021(843)
2020(610)
2019(1647)
2018(1616)
2017(3554)
2016(1911)
2015(2211)
2014(2291)
2013(2535)
2012(2379)
2011(2239)
2010(2081)
2009(1914)
2008(2006)
2007(1668)
2006(1422)
2005(1380)
作者
(5167)
(4245)
(4118)
(4115)
(2791)
(2014)
(2008)
(1687)
(1579)
(1550)
(1520)
(1507)
(1440)
(1433)
(1424)
(1409)
(1283)
(1269)
(1217)
(1164)
(1110)
(1076)
(1064)
(1038)
(1008)
(963)
(934)
(904)
(862)
(835)
学科
(9860)
经济(9856)
方法(6507)
数学(6251)
数学方法(6217)
管理(4385)
(3637)
(3318)
企业(3318)
(3080)
贸易(3077)
(3038)
(2370)
(2082)
(2007)
金融(2007)
(1823)
银行(1822)
(1751)
(1529)
财务(1527)
财务管理(1524)
理论(1501)
(1476)
企业财务(1451)
(1422)
中国(1396)
市场(1362)
(1264)
业经(1222)
机构
大学(28722)
学院(27565)
(15000)
经济(14714)
管理(10328)
中国(10036)
研究(8951)
理学(8571)
理学院(8518)
管理学(8383)
管理学院(8350)
(7847)
(6672)
金融(6599)
财经(6297)
(5825)
经济学(5636)
(5514)
(5427)
银行(5380)
经济学院(5181)
中心(4949)
财经大学(4920)
(4844)
人民(4842)
国人(4443)
中国人(4433)
(4423)
中国人民(4398)
(3708)
基金
项目(15993)
基金(12877)
科学(12709)
研究(11289)
(10714)
国家(10670)
科学基金(9395)
社会(7939)
社会科(7696)
社会科学(7696)
资助(6451)
基金项目(6411)
自然(5899)
自然科(5787)
自然科学(5787)
自然科学基金(5734)
教育(5258)
(4949)
(4535)
(4104)
编号(4048)
教育部(3835)
国家社会(3540)
成果(3535)
人文(3515)
社科(3495)
大学(3446)
重点(3390)
(3240)
中国(3179)
期刊
(13939)
经济(13939)
研究(10321)
(9873)
金融(9873)
(6106)
中国(4499)
管理(3685)
财经(3521)
(3006)
学报(2933)
经济研究(2792)
科学(2711)
国际(2609)
大学(2474)
学学(2416)
(2369)
理论(2308)
实践(2068)
(2068)
(2002)
问题(1883)
统计(1857)
技术(1805)
世界(1555)
上海(1532)
(1477)
决策(1437)
业经(1305)
商业(1277)
共检索到45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召举  张振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方方  高明宇  
中国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实际经济运行中一直存在超额货币,按照货币主义"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超额的货币势必会引发通货膨胀,但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却多年处于低位。针对中国货币的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引入虚拟经济及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对交易方程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超额货币供给。修正后的计算结果表明,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的引入明显降低了M1、M2两个货币层次出现超额货币供给的频率。接着,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中国超额货币的一种解释——"金融资产囤积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虚拟经济部门的加入,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建胜  
通过对交易方程式及其变换式在数学上的相等性、变量在统计口径上的一致性 (可比性)和货币功能的分析,本文认为,不宜用交易方程式来评价货币政策和经济运行状 况,应该考虑更为合适的办法估计货币需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颜鹏飞  肖殿荒  
货币数量交易方程式的贫困与出路●颜鹏飞肖殿荒货币数量交易方程式MV=PT(或MV=PY)既不是亦不可能拓展为一种产出、名义收入或价格水平理论;也不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而只不过是一个错误的货币流通速度决定模型。因之,尽管在适当的变量内涵限定前提下,它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福敏  
在货币理论中"货币数量说"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其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但是,美国学者欧文.费雪用交换方程式表述"货币数量说"却产生了理论误解。费雪交换方程式的问题所在是用V=PT/M计算货币流通速度。这是费雪误解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后果。费雪交换方程式应矫正为ΣMQ.Pm=ΣWQ.PW。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一淼  亓欣  赵洋  
本文在对以Fisher和Friedman提出的存量货币数量方程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增量货币数量方程式。当方程式中的变量以变化率形式表示时,增量货币数量方程式中货币的超额增长率代替了存量货币数量方程式中货币的流通加速度。通过对1991—2009年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增量货币数量方程式下,各类货币如M0、M1、M2等,货币的超额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很强且很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建胜  
长期以来,无论是国内的学者还是IMF的专家都喜欢用交易方程式及其变换式对中国的货币经济状况说三道四。作者通过对交易方程式及其变换式在数学上的相等性、变量在统计口径上的一致性(可比性)进行分析后认为,货币已不再仅仅是交易媒介了,它在中国承担了更多的功能,不宜用它来评价货币政策和经济运行状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虎城  
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现象源于基础货币快速增长和货币乘数不断攀升的综合作用,外汇占款增长引发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和商业银行信贷持续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超额货币供给。缓解超额货币供给现象,需要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减轻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的依存度;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爱因斯坦曾经写下著名的“成功方程式”:X+Y+Z=W。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W代表成功。爱因斯坦的这个方程式,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成功方程式不但适用于科学研究,也同样适用于学习。只有使用正确的方式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春  
目前,国内外基本认同人民币汇率将升值的观点,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国际收支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但本文基于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模型及中国存在严重超额货币的现实,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也存在着贬值的可能。本文在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分析法对造成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与中国超额货币同时并存这一反常现象的种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如下结论:从根本上来说,人民币汇率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或者说取决于我国的经济效率。解决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稳定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东  
超额货币一直是理论界有争议的话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超额货币成因的几种理论假说 ,然后从理论及实证的角度对货币化假说提出了置疑。在此基础上 ,作者建立了一个综合模型 ,试图对超额货币成因作出精确的解释。最后文章从模型应用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超额货币对我国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重要经济因素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云明  张爱武  
文章基于交易方程式,从几个简单假设出发,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提出了外汇占款的流动性过剩效应的一种度量方法。根据这一模型,外汇占款的流动性过剩效应完全决定于贸易差额、资本账户差额、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文章最后据此估算了自2000年以来外汇占款的流动性过剩效应(包括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并展示了这一模型对于人民币升值幅度决策的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闫丽霞  李信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桥  
文章阐述了需要实现人绩效技术领域的转变,讨论了下述三种转变:即如何从培训迁移为绩效,从绩效转变为绩效系统,最终实现学习型组织向高绩效系统的转变。提出的结构框架包含了绩效、绩效系统和高绩效系统,此外建议不仅要重视导致结果的工作活动过程,也要强调工作活动的结果,即突出以结果为导向,重视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沈永言  
优秀的企业不仅善于创造理念,更善于提出方法。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如何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经验,探索企业成功发展背后的核心动力,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已成为我国企业家和管理者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转变意味创新,而创新首先需要从理念和方法入手。此时此刻,被称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