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7)
2023(10203)
2022(8763)
2021(8162)
2020(6514)
2019(15231)
2018(15039)
2017(28636)
2016(15074)
2015(16877)
2014(17055)
2013(16878)
2012(15973)
2011(14889)
2010(15609)
2009(14534)
2008(13910)
2007(12613)
2006(11732)
2005(11067)
作者
(45060)
(37511)
(37473)
(35688)
(24164)
(17878)
(16942)
(14507)
(14390)
(13668)
(13029)
(12559)
(12239)
(12226)
(11695)
(11536)
(11073)
(10759)
(10755)
(10389)
(9754)
(9296)
(9266)
(8836)
(8550)
(8499)
(8280)
(8175)
(7721)
(7355)
学科
(91523)
经济(91445)
(38330)
管理(37801)
方法(29997)
数学(26870)
(26724)
企业(26724)
地方(26680)
数学方法(26330)
中国(24172)
(23225)
业经(18039)
农业(16907)
地方经济(16335)
(15298)
(13270)
贸易(13256)
(12966)
金融(12965)
(12729)
(12684)
(12676)
(12647)
(12345)
银行(12334)
(12071)
环境(11596)
理论(10967)
(10156)
机构
学院(225182)
大学(221337)
(103436)
经济(101386)
研究(84098)
管理(81899)
理学(68819)
理学院(67947)
管理学(66507)
管理学院(66085)
中国(64997)
科学(49256)
(48328)
(44661)
(43362)
研究所(38741)
中心(37150)
(35526)
(35381)
财经(34202)
经济学(32548)
北京(31743)
(31354)
师范(31091)
(30678)
(29930)
业大(29720)
(28912)
经济学院(28763)
农业(26957)
基金
项目(139517)
科学(109758)
研究(104159)
基金(99160)
(85625)
国家(84918)
科学基金(72452)
社会(67272)
社会科(63818)
社会科学(63804)
(55843)
基金项目(51000)
教育(47665)
(46012)
自然(44177)
自然科(43132)
自然科学(43125)
编号(42407)
自然科学基金(42300)
资助(41809)
(36595)
成果(34750)
重点(32035)
课题(30820)
(29994)
发展(29945)
(29468)
(28494)
国家社会(27846)
创新(26751)
期刊
(129879)
经济(129879)
研究(75154)
中国(51602)
(34705)
管理(33567)
(32513)
科学(30737)
学报(30445)
教育(26802)
(24638)
金融(24638)
大学(23842)
农业(23449)
技术(23087)
学学(22409)
经济研究(21845)
业经(20780)
财经(17633)
问题(16165)
(15394)
统计(14357)
技术经济(13604)
(12717)
(12610)
(12086)
世界(11931)
决策(11594)
国际(11554)
商业(11510)
共检索到366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庆芳  
全国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经过近两年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特别是贯彻国务院的有关精神以来,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单纯的经济救济向经济开发的转变,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大别山的湖北、安徽、河南省各贫困县的情况看,面貌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安徽省17个贫困县的情况看,已有80%的农户解决了温饱问题。就是在20%未解决温饱的农户中,食不饱腹、衣不遮体、房不挡风雨的“三不户”也不多了。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些地区的生产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开始由分散的自然经济向适度规模的商品经济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贫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光柏  胡新发  林长旺  田志康  
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商品经济,包含着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发展商品经济,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前者是目标,后者是途径,两者又互为因果。在一个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地区,要打破自然经济的平衡,使经济迅速起飞,使经济从平衡态(自然经济区)过渡到非平衡态(商品经济区)需要外力,这个外力就是科技。但此含意还远不止于此,它包含着三个假定的前提:第一,科技是一个体系,它需要一系列得以嵌入其中的条件。如必需的资金、物资投入,科技人员积极性得以发挥的组织体制,技术开发政策等。第二,国家发展商品经济的宏观政策规定,承认贫困地区因其生产水平而在政策上有其特殊性。第三,贫困区内部科技力量极端缺乏,劳动者素质低,没有外部科技力量的长人和内部人员的激活政策、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俊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民族地区普遍发展滞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武陵山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重心已从国贫县过渡到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形式已从解决温饱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伯仁  冒晓慧  马书采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努力摆脱相对贫困化窘况,是关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的无比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该文以甘肃中部为例,通过分析,指出长期制约该地区农村发展的瓶颈,进而提出了化解瓶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新,有利于贫因地区加快发展的土地制度等6项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丕绶  
一、不发达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原因。不发达地区都处在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生产方式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多数地区特别是农村绝大多数还是自给半自给经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投资环境不好;文化教育落后,农民文盲半文盲比重大、文化低、技术素质差、商品意识淡薄;矿产资源丰富(也不平衡),开发条件恶劣,靠当地技术、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资源流动与贫困课题组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注意对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研究。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不足是缺乏对扶贫资金使用有关的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缺乏从县级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这将不利于我们准确地评价扶贫的政策绩效并由此作出恰当的政策调整。1992年3月至6月,我们在云南、陕西两省分别选了10个县,就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朴之水  任常青  
一、引言从1978年到1984年的6年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由2.6亿减少到8900万(世界银行,1992)。但这一显著的成绩并非是在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是由8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制度创新所带动的整个农村经济增长的结果,这种制度创新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自强  
一、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人们多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缓的原因归之于贫困地区的资源相对短缺,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开发资本相对匮乏,人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等,但是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和对贫困地区原料、资本和技术的支援,贫困依然没有得到改观。贫困象一个“黑洞”使得再多的投入也并不能获得应有的产出,既使一些地方勉强摆脱了贫困,但不久贫困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随生  
当前,贫困地区存在基层组织行政职能弱化、土地流转困难、精神文明建设不力、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转变基层干部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加快土地流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户、处理好扶贫三个层次问题是贫困地区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费鹏  
辽宁省兴城市三道沟乡位于兴城市西北部山区,主要生产以果业为主,由于交通不畅,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经济发展滞后,是全省贫困乡(镇)之一。2006年2月,由农民果树技术员李希林牵头,成立了兴城市三道沟果树专业合作社,从此改变了果农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历经5个春秋,合作社带领果农闯出一条科技兴农之路。目前,合作社共有成员384户,带动农户5000户,安排剩余劳动力4000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天池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关心的主题。本文以大资源观为出发点,阐述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金铭  皮晓瑶  
贫困地区都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因此,其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依托资源优势,顺应市场导向,培植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说要抓好“四转”。 (一)抓住耕地,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转”高。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就必须把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导向目标,由追求单一的增加实物总量转向追求农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具体而言,就是在适当调渡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加工转化、提高商品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面积。对品种进行劣调优,低调高,“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劲松  
反贫困、尽快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当代中国谋求发展面临的重大而严峻的课题。深入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为贫困地区尽早实现脱贫致富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出系统而有效的方略,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峰  黄常青  陈小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沙江.艾力  瓦尔斯江.阿布力孜  
贫困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地处我国最西部的新疆地区的贫困人口更是与边疆稳定、团结少数民族等政治目标相联系。随着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吸收消化了贫困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改变了单纯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在贫困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了财政收入。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二欧亚大陆桥的沟通,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和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这些成就在新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道路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有部分地区变化不大,有的则出现了反复,贫困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存在,始终影响着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其贫困特征及原因,指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