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
- 2023(1809)
- 2022(1587)
- 2021(1617)
- 2020(1326)
- 2019(3050)
- 2018(2714)
- 2017(4507)
- 2016(2426)
- 2015(2361)
- 2014(2193)
- 2013(2349)
- 2012(2090)
- 2011(1822)
- 2010(1899)
- 2009(1779)
- 2008(1756)
- 2007(1772)
- 2006(1594)
- 2005(1393)
- 学科
- 业(7944)
- 农(7204)
- 济(6298)
- 经济(6267)
- 农业(6019)
- 管理(4946)
- 中国(4730)
- 收入(4609)
- 人口(4517)
- 制(4184)
- 分配(4036)
- 制度(3584)
- 度(3584)
- 服务(2916)
- 疗(2910)
- 医疗(2891)
- 企(2858)
- 企业(2858)
- 财(2471)
- 地方(2017)
- 国人(1993)
- 业经(1971)
- 中国人(1946)
- 方法(1601)
- 发(1465)
- 问题(1418)
- 数学(1381)
- 学(1371)
- 数学方法(1340)
- 发展(1322)
- 机构
- 大学(32479)
- 学院(32074)
- 研究(13665)
- 济(12971)
- 经济(12423)
- 管理(11200)
- 中国(9662)
- 理学(9106)
- 理学院(8976)
- 管理学(8804)
- 管理学院(8741)
- 科学(7503)
- 所(7395)
- 农(7284)
- 京(6984)
- 研究所(6569)
- 中心(6517)
- 财(6479)
- 省(5734)
- 农业(5547)
- 江(5431)
- 业大(5008)
- 财经(4781)
- 范(4711)
- 师范(4680)
- 北京(4635)
- 院(4502)
- 州(4475)
- 经(4362)
- 经济学(4254)
共检索到53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雷亚,张振忠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性加重、医疗保障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个人负担比例增加和卫生保健筹资的“供方投入”模式的不合理性以及贫困人口较差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贫困人口的主要健康问题、“需方投入”模式对供方的激励作用的基础上,认为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不仅符合公平原则,而且符合效率原则。医疗救助计划应该成为我国目前正在步步深入的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分别以我国部分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计划和世界银行中国卫生Ⅷ项目“特困人口医疗救助计划”为例,分析了它们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在我国实行医疗救助政策中需重点关注的领域。
关键词:
医疗救助 贫困人口 公平 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永洪,Isadora De Backer,Yves Marchandy
目的:了解法国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边远地区贫困人口实施医疗减免制度的情况,从而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减免制度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项目覆盖的9个村(人口8477人),按减免类别分为A(非减免家庭)、B(半减免家庭)和C(全免家庭)类,计算分析各类人口的就诊数和所支付的医药费和治疗费。结果:减免制度涉及的村民平均每人花费1.70元/年,减免制度涉及的享有减免待遇(B类和C类)村民平均花费4.00元/年就可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结论:对贫困地区人口实施医疗减免制度是花钱少、见效快、使贫困边远山区的村民更容易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又是保证村卫生所保本经营,防止村民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医疗减免 人口 无国界医生组织 医疗服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晓杰,孟庆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时期,城市相对贫困人口日益增加。对城市贫困人口进行医疗救助,已经成为稳定社会、防止因病致贫和返贫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利用现有资料对我国医疗救助的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许可,龚向光,应晓华,胡善联,叶露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拉大了城市居民的贫富差距。本文从卫生服务的三个性质(功德产品、正的外延性、信息不对称)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在卫生服务中应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对城市贫困人口。但目前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尚不能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因此,建议政府可通过建立平(贫)民医院或对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险给予补贴等渠道来从体制上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
关键词:
城市贫困人口 医疗救助 政府责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少梁 张志丹
目的:认识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系统复杂结构的演化过程和主体行为特征。方法: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构建系统流图,用VENSIM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和干预。结果:成功模拟了系统运行的趋势并找到了系统干预的关键点。结论: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系统是复杂系统,明确其运行规律有助于政策的制定以及进一步推动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体系的完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振忠
中国是一个拥有12.65亿(2000年)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民占63.78%(8.07亿人)。尽管政府在农村扶贫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即使是在经济较富裕的农村地区,绝对贫困问题也仍然存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林山,程晓明,陈东明,朱坤,卢林,尹卉
目的:测算成都市贫困人口社区医疗救助项目成本,为完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补偿机制提供基本依据。方法:调查收集2003年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提供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服务过程中6大类成本的消耗情况以及各类贫困救助项目的提供情况,用成本测算方法计算出各服务项目的成本。结果:成都市共开展了25个社区医疗救助项目,其中,成本在10.00元以下的有10项;成本在10.00~40.00元之间的有11项;成本在100.00元以上的有4项。结论:贫困人口社区医疗救助项目成本低廉,政府应给予合理补偿,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机制。
关键词:
贫困人口 医疗救助 成本测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莉杰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方法。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居民面临着更大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危机,目前,虽在进行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在内的制度建设,但由于探索时间较短,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改进。结论:今后应考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做好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以及各项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莉杰
目的:了解目前城市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影响城市贫困人口享受医疗保障的原因。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的梳理和分析。结果: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均不及非贫困人口,目前的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都无法有效满足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结论:这是由资金安排和部门协调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相应地要在这些方面做出改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鸿,徐惠平
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伴随而来的激烈的社会变迁,也同时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城市新贫困不仅构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陷阱”,而且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正,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并对社会稳定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城市贫困家庭就医问题已成为中国城市最为普遍面临的一项挑战。现通过对上海市贫困人口家庭就医问题的调查,分析贫困人口就医问题现状与就医障碍。
关键词:
贫困 医疗服务 医疗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蒲川 游岚 张维斌
本文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必须在政策设计和管理制度上实现新农合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无缝衔接,推动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联动,才能够使农村贫困人口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
乡镇公共卫生体系 财政支出 乡镇卫生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方
日前,安徽省金寨县印发了《金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试点方案》,从7月1日起正式启动贫困人口补充保险工作,着力解决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并根据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由县财政按人均500元的标准筹集资金,设立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基金,目前,首次补充保险基金4215万元已全部到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明德
基于对城镇贫困人口社会救助多主体并存现状的认识,分析社会救助中存在的规模过小、水平偏低、标准不统一、贫富倒挂等现实问题。认为,现阶段,我国城镇贫困人口救助的最大障碍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滞后及体制不健全,要解决以上问题,政府的宏观调控、法律监督是极为重要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万钧
脱贫与贫困人口的消费周万钧一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消费关系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1:2.37,1984年缩小至1:1.71,1994年又扩大到1:2.6。如果把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变革的时代往往也是“多事之秋”。市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旧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社会关系被重新构造,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也在随时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当不在意料之外。如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路线是自乡村而城镇展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突出地表现在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上——从改革开放前夜的2.5亿降至目前的6500万。与此同时,随着城镇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战的打响,昔日的保障就业制度开始瓦解,不少国有企业面临极为严峻的生存问题,在“低工资、多就业”模式下存在多年的“隐性失业”现象开始公开化,大量冗员被推向社会,相当一部分下岗人员因为收入的突然减少而陷入了贫困的境地;问题的另一端是,大量的离退休职工也因为所在单位不尽人意的经济效益不得不去面对离退休金得不到保障的窘境,本来这些老职工的收入就十分有限,如此一来,自然是“雪上加霜”。新贫困阶层的出现和脆弱人群的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系列性社会问题业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新话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