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0)
2023(2552)
2022(2227)
2021(2139)
2020(1627)
2019(3948)
2018(4121)
2017(7641)
2016(4471)
2015(5248)
2014(5641)
2013(5479)
2012(5078)
2011(4719)
2010(4783)
2009(4209)
2008(4344)
2007(3972)
2006(3493)
2005(3241)
作者
(12284)
(9992)
(9745)
(9661)
(6406)
(4778)
(4727)
(3933)
(3819)
(3759)
(3436)
(3403)
(3307)
(3164)
(3144)
(3098)
(3052)
(2994)
(2934)
(2849)
(2753)
(2422)
(2402)
(2393)
(2368)
(2277)
(2275)
(2273)
(2006)
(1979)
学科
(16043)
经济(16029)
管理(11369)
(9261)
(8158)
企业(8158)
方法(8068)
数学(7012)
数学方法(6881)
理论(4954)
(4686)
中国(4134)
(4042)
贸易(4037)
(3954)
(3765)
(3564)
教学(3445)
业经(3412)
(3390)
银行(3384)
教育(3325)
(3311)
财务(3302)
财务管理(3284)
(3158)
(3140)
企业财务(3043)
(3010)
金融(3009)
机构
学院(61244)
大学(59494)
(22854)
经济(22130)
管理(19493)
研究(18283)
中国(17526)
理学(15445)
理学院(15266)
管理学(14857)
管理学院(14756)
(13358)
(12581)
(10919)
科学(10245)
财经(10073)
中心(9592)
(9408)
(9404)
(8982)
(8579)
师范(8495)
北京(8302)
研究所(7898)
技术(7847)
(7663)
职业(7618)
经济学(7528)
银行(7441)
(7428)
基金
项目(31610)
研究(25905)
科学(23478)
基金(20670)
(16879)
国家(16688)
社会(14323)
科学基金(14082)
社会科(13490)
社会科学(13487)
教育(13352)
(12945)
编号(12439)
成果(11041)
(10421)
基金项目(10243)
资助(9953)
课题(9044)
自然(8367)
自然科(8140)
自然科学(8140)
自然科学基金(7999)
(7845)
项目编号(7459)
(7439)
重点(7181)
大学(6994)
(6811)
(6377)
规划(6340)
期刊
(28699)
经济(28699)
研究(21676)
中国(14870)
(12101)
(11984)
金融(11984)
教育(11668)
管理(7832)
学报(7378)
技术(6939)
(6312)
科学(6000)
大学(5746)
学学(5075)
财经(5065)
经济研究(4671)
图书(4596)
业经(4594)
(4362)
财会(4161)
职业(3969)
农业(3826)
理论(3690)
(3563)
书馆(3442)
图书馆(3442)
实践(3432)
(3432)
问题(3431)
共检索到104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伟  
对货币乘数计量公式意义的探讨郑伟目前在大多数金融类教科书中(以人民银行总行职改办与人事部共同编发的金融类经济师指定用书为例),有关货币乘数的计量公式及各参数意义的解释,常使读者对基础货币创造货币供应量的行为产生误解,以至读者不能按照货币乘数原理对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磊  王亮  
本文以电子货币使用率为视角,将其纳入到货币乘数决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基于我国1990-2011年的数据,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技术考察电子货币在长期和短期的货币乘数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在长期,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一方面通过降低现金漏损率提高货币乘数,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但使货币乘数下降的作用更强;在短期,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降低了现金漏损率而减小了货币乘数,电子货币的使用增强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不稳定性,降低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明  
我国货币乘数的三波规律及预测公式南开大学金融系马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融机构日益增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现金交易已不能反映经济和货币运行的全貌,单靠传统的贷款规模也越来越难以管住社会信用总量。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从主要依赖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莉萍  
随着货币供给内生性日趋增强,发达国家业已放弃货币总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反映出货币乘数论的前提条件已大大弱化,那么,货币乘数是否真的失效?本文从货币乘数论的起源、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入手,认为货币乘数的本质是描述货币创造的基本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确实弱化了货币乘数论的基础,狭义的货币乘数论随着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复杂性逐步失效,狭义的货币乘数已不复存在,而在更加广义的货币乘数和更加复杂的货币创造机制下,中央银行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央银行只有与其他监管部门配合,才能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增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诺金  
一、我国货币乘数模型的一般理论分析分析我国现代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可以发现,中央银行投入一笔基础货币,社会货币供应量会产生数倍的扩张。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之为"乘数效应"。所谓"乘数"就是在这种效应中,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进城  
我国自1994年实施宏观调控以来,物价平稳回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保持持续增长,经济运行已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偏“冷”。目前普遍存在生产能力闲置、产品过剩、企业亏损面扩大、失业下岗人员增加。这种表面上看似乎矛盾的现象,实质上就是“不充分就业均衡”,即经济在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点的位置实现了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本文提出了"货币乘数可以小于1吗"这一问题。首先,从理论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乘数在商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水平超过其吸收的存款额时就会小于1;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则在于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背景下中央银行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公众行为及他们彼此的互动。具体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美国,统计数据上确实显示出小于1的货币乘数。这主要由中央银行在危机中的大规模流动性注入、商业银行的"惜贷"和公众的谨慎消费所引起。对货币乘数的这一分析可以扩张我们的认识,并对我们分析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提供了一个视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斌  王成珠  
电子货币的产生影响着货币定义及货币乘数。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减少,货币乘数将变大。在货币供应量将难以测度和控制的电子货币时代,央行可以考虑选取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明  白雅娟  
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变量——货币乘数着眼,研究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期间货币乘数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动情况,以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共同作用下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来反映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效果。根据从2006年3月到2009年10月的数据,发现中国货币乘数总水平有所缩小,但相对美国货币乘数的巨幅收缩则仍然显得比较平稳,使我国得以运用相对较少的基础货币增幅换取了较大的货币供给增幅。同时,尽管在这段特殊时期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较大,但预测公式仍然保持了基本稳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都红雯  徐斌  
以货币乘数理论为依据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8-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类别的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有不同的影响:卡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m_1和m_2,而网基电子货币会减小货币乘数m_1、放大货币乘数m_2。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永宏  刘晓娜  朱锦峰  
货币乘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乘数在1993年至2003年二季度期间保持上升趋势,而后至2007年一季度有所回落;我国货币乘数的长期走势主要受现金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影响。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加剧,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偏离目标,加大了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难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军  
人类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信息社会商务活动的核心,也是internet应用的发展方向。而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货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电子货币的引入使传统的货币银行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丹丹  
电子货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支付方式,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以银行卡中的消费金额和转账金额数据代表电子货币,建立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模型,研究发现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作用,增大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电子货币对现金有替代作用,促使流通中的现金向活期存款转化,同时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管圣义  贾志勇  
一般而言,在立足于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设的二级银行制度的基础上,货币供给决定的理论模型是M_s=B·m,其中M_s(本文以M2为主)为货币供给量,m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