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9)
2023(6468)
2022(4770)
2021(4331)
2020(3679)
2019(8022)
2018(8062)
2017(15892)
2016(9092)
2015(10232)
2014(10578)
2013(10317)
2012(9237)
2011(7749)
2010(8156)
2009(7822)
2008(7949)
2007(7287)
2006(6715)
2005(6423)
作者
(24055)
(19955)
(19762)
(19402)
(12682)
(9356)
(9047)
(7597)
(7565)
(7359)
(6822)
(6673)
(6652)
(6527)
(6437)
(6251)
(5873)
(5713)
(5693)
(5591)
(5292)
(4825)
(4814)
(4663)
(4599)
(4582)
(4532)
(4404)
(4046)
(3947)
学科
(38422)
经济(38374)
管理(29792)
(27784)
(24752)
(21963)
企业(21963)
中国(14864)
方法(13925)
(12764)
财政(12671)
数学(12243)
数学方法(12143)
地方(11353)
(11298)
(11088)
财务(11069)
财务管理(11022)
企业财务(10482)
(10153)
业经(9207)
(8680)
银行(8671)
农业(8514)
(8084)
(7772)
制度(7169)
(7169)
(6852)
金融(6852)
机构
学院(118873)
大学(118847)
(52598)
经济(51509)
管理(42606)
研究(40697)
(35924)
中国(35434)
理学(35188)
理学院(34873)
管理学(34326)
管理学院(34120)
(25222)
财经(23544)
科学(22271)
(21544)
(21140)
(20375)
中心(20170)
(18437)
研究所(17514)
经济学(17383)
财经大学(16936)
(16420)
北京(16037)
(15766)
经济学院(15741)
(14994)
师范(14872)
(14412)
基金
项目(70371)
科学(55401)
研究(54011)
基金(51183)
(43312)
国家(42941)
科学基金(37036)
社会(36000)
社会科(34156)
社会科学(34150)
(27269)
基金项目(25992)
教育(24731)
编号(22009)
(21976)
自然(21417)
资助(20947)
自然科(20944)
自然科学(20940)
自然科学基金(20576)
成果(19724)
重点(15985)
(15688)
课题(15628)
国家社会(15503)
(15430)
(15072)
(13886)
教育部(13885)
项目编号(13665)
期刊
(63593)
经济(63593)
研究(44915)
(34230)
中国(28610)
(18332)
金融(18332)
(17804)
管理(16729)
学报(16692)
科学(14485)
教育(13693)
大学(13525)
财经(12778)
学学(12441)
经济研究(11171)
(10951)
农业(10840)
技术(9950)
业经(9330)
问题(8898)
会计(8598)
财会(8194)
(7970)
财政(7970)
(7009)
(6736)
图书(6382)
(6053)
技术经济(5788)
共检索到205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凌望  
财政资金信用化连年递增的再思考陈凌望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一种偿试,变财政资金无偿投入为有偿使用的财政信用资金,已经有10年多的历史。而特别是近几年却有较为长足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此作些探讨。一、现状财政信用资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迅速增长起来,纵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浪夷  王华军  
对财政资金信用化连年递增的再思考刘浪夷,王华军一、财政资金信用化--当前财政资金营运异化的显著特点1.财政资金信用化总量增长较快,湘潭市财政资金信用比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由于银行还没有统管企业流动资金,企业资金需求完全依赖于财政,基本上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星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审计机关要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维护国家财政安全的目标,就必须进一步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之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振元  周志武  黎辉成  
被扭曲的信用形式──财政资金信用化朱振元,周志武,黎辉成一、财政资金信用化现状1979年,国家对企业流动资金实行拨改贷改革后,企业资金供给由无偿向有偿转变,财政资金信用化业务也应运而生,并随着改革的深入日益发展,规范的财政信用必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采玉   范扬   练镜溶  
本文对财政资金信用化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综述,既有理性认识又有实证分析,同时对其治理亦提出了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琳  
目前,我国乡镇财政资金已经大体形成了"一卡通"、"报账制"、"乡财县管"、"村财乡管"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项目资金监管方面,由于涉及部门利益和行政层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存在特殊性困难。本文分析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乡缜财政资金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善果  
据今年五月份我们对邵阳市九县三区清查统计:财政、税务及其他监督机关在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开设的财政资金帐户共262户,属于按财政部门规定和银行开户管理办法开设的正常的、合理的户头仅75户,占28.63%,其余的187户均属于多开乱设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素芳  
当前,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管理中的一个新亮点。从财政部到各省财政厅都对财政资金绩效考评给予了高度重视,一些省份还专门成立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处,2005年5月财政部在全面协调部内各司局绩效考评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为全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正凡  苌景州  
尽快扭转和完善财政资金信用化的管理现状刘正凡,苌景州一、财政资金信用化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一)表现形式财政资金的信用化,指的是将预算内财政资金划转出去按照信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也即是将财政资金无偿支出变为有偿运用。其表现形式,从狭义上讲,主要有各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哲实  
从2003年开始,财政部逐步出台了不同经费的支出绩效考评办法,并组织实施。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财政部门陆续出台了各自的绩效考评办法,开始了考评的试点与推广。绩效考评工作自推行以来,对宣传绩效理念、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由于开展的时间不长,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绩效考评作用的充分发挥,亟待研究解决,以强化绩效管理,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杰  
财政资金绩效考评,是指在一定时限内,对财政支出的目标、结果、影响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核心是强调财政支出目标、结果及结果有效性的关系,形成一种新的、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启琳  
江西省定南县属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市场化水平较低,传导时滞长,对财政资金和货币资本的合理、协调投入要求较高。如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打好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增长的组合拳,保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急需研究的课题。尝试初见成效出资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财政出资支持是农村信用社"花钱买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至2011年12月末,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定南县财政返还营业税、所得税775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宁宁  
20世纪最后10年的中国,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急剧的转变。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明创造,以及传统农业社会的丰富遗产,都忙于在这片躁动的热土上重新寻求自身的价值。财政资金的"信贷化"与信贷资金的"政策化",就是新老文明碰撞的产物。虽然在西方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找不到它们存在的依据,但对于一个发行纸币已有千把年历史的中央集权国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英涛  于永军  李清明  
考评事业单位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不能仅仅局限于财政资金,还应将自筹资金纳入考评范畴。文章论述了目前仅限于"财政资金"的考评给预算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考评机制的措施意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冉光和  瞿德聪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部分财政资金市场化配置。财政资金市场化是指部分财政资金通过金融市场筹集和运用的改革过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市场主体的发育及市场体系的形成,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有效增长。本文论述了财政资金市场化配置的基本原理及动因,分析了财政资金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