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
2023(1445)
2022(1134)
2021(1220)
2020(998)
2019(2198)
2018(1998)
2017(3641)
2016(2172)
2015(2524)
2014(2622)
2013(2694)
2012(2464)
2011(1801)
2010(1965)
2009(1857)
2008(2217)
2007(1791)
2006(1463)
2005(1320)
作者
(5006)
(4129)
(4069)
(4067)
(2581)
(1912)
(1875)
(1608)
(1536)
(1509)
(1439)
(1355)
(1339)
(1310)
(1222)
(1215)
(1207)
(1146)
(1120)
(1045)
(1045)
(1021)
(984)
(941)
(907)
(903)
(895)
(864)
(854)
(833)
学科
(18861)
管理(12207)
财政(11375)
(9139)
(9087)
(8640)
企业(8640)
(7260)
财务(7260)
财务管理(7223)
企业财务(6924)
(5959)
经济(5950)
(4308)
制度(3547)
(3547)
中国(3490)
(3260)
体制(3068)
(2873)
方法(2658)
及其(2638)
(2629)
政策(2627)
地方(2563)
支出(2538)
方针(2517)
(2506)
(2506)
阐述(2506)
机构
学院(25428)
大学(25205)
(16032)
(10304)
经济(10091)
管理(8832)
财经(8098)
研究(7791)
财政(7405)
理学(7322)
理学院(7269)
管理学(7224)
(7192)
管理学院(7177)
中国(7157)
(6444)
财经大学(5630)
(4975)
(4626)
(4212)
(4169)
科学(4142)
会计(4082)
中心(3481)
经济学(3461)
北京(3250)
(3188)
研究所(3173)
(3164)
经济学院(3147)
基金
项目(13059)
研究(10787)
科学(9720)
基金(9148)
(7206)
国家(7129)
社会(6784)
社会科(6430)
社会科学(6428)
科学基金(6257)
(5165)
教育(5036)
基金项目(4711)
编号(4558)
成果(4552)
(4011)
(3872)
资助(3855)
(3737)
(3324)
(3322)
阶段(3319)
自然(3264)
项目编号(3253)
课题(3221)
自然科(3189)
自然科学(3187)
阶段性(3164)
自然科学基金(3117)
(3082)
期刊
(18574)
(13408)
经济(13408)
研究(12196)
中国(7584)
(6304)
财政(6304)
会计(5246)
财经(4736)
财会(4690)
(3968)
通讯(3262)
会通(3257)
学报(3187)
管理(3137)
(2993)
(2935)
金融(2935)
经济研究(2798)
大学(2766)
学学(2611)
教育(2152)
之友(1994)
科学(1985)
(1946)
与会(1885)
财务(1885)
(1688)
(1684)
财经大学(1657)
共检索到48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家新  
财政的本质及其与之相联系的财政职能是构成我国财政基础理论中的最基本内容。关于财政的本质,尽管流派很多,但被财政理论界大部分人所公认的是“国家分配论”。“国家分配论”认为,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在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运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财政职能及平衡原理的再认识贾康一、财政职能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一)财政职能作用:财政本质的外化我们曾通过对财政现象的分析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达到了关于财政本质的概括[1];现在可以变换角度反过来考察,抽象的财政本质这种深层内在规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绯  
对财政信用问题的再认识谢绯财政信用自八十年代初发展至今,几起几落历经10余年,期间舆论界对它的存在褒贬不一。一个新生事物从新生到成熟,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财政信用也一样,发展初期,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势必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内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力平  
大国财政是财政服务于国家新时期大国战略而提出的新的财政工作思路。自大国财政理念提出以来,我国财政积极实践,在涉及重要国家利益的大国关系、地区平衡等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并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的载体形式,在国际财经治理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总结近两年的大国财政实践之路,可以归纳为"准确站位、服务大局;统筹内外,相互配合;持续实践,创新形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力平  
总体上看,大国财政理念的提出与实践的推进,是财政部党组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要部署决策的贯彻,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之财政观的体现,是财政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两年来,在实践方面,财政积极服务于国家在新时期的大国战略,在涉及重要国家利益的大国关系、地区平衡等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特别是服务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财政持续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彩虹  
财政政策作为实际经济运行中已经运用起来的调控工具,对于它的研究与探索,大多数集中于它的运用操作,与货币政策的异同,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等等方面。但研究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究竟如何,人们关心还是不够的,关键在于人们还没有看到在既有的关于财政政策认识格局下,政策的设计与操作会有怎样的矛盾与无法解释的现象。再认识财政政策,认识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目前已经显示出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对国家、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的再认识——兼评公共产品论与双元结构论许毅社会主义的国家职能、财政职能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规定了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产生的,它的职能就是运用法权维护、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上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康  
财政的本质及在新时期的职能作用贾康一、对财政本质的基本认识关于如何认识财政及其本质,自50年代我国学者对前苏联"货币关系体系说"提出异议,并逐步建立"国家分配论"以来,学术界的讨论时起时伏,流派层出,持续至今。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本文认为,把财政本质界定为“公共融资”的观点是以偏概全,难以成立。国家财政的本质,是由社会主导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一种带有集中性特征的,以部分社会剩余产品为对象的分配关系,而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财政收支及相应的管理活动,是上述本质的现象形态,体现着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以及统治阶级需要与被统治阶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的彼此妥协、相互制约与相互结合。作者由此引出,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实现经济起飞的新时期中,财政的职能作用是:在正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依国家机器运转、公共财政、重点建设的顺序安排财政分配;积极发挥宏观上“反周期”和“调结构”的作用;努力推进自身改革和整体配套改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智运  胡德海  
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几十年来争论迭起。本文阐释了教育的基本概念 ,从新的视角对教育的本质进行再认识 ,简介并评说了不同的观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雄胜  
会计本质再认识●杨雄胜最近几年,随着会计准则理论研究重心的确立,会计目标论的引进,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会计本质问题研讨,已不如往日那般重视。在笔者看来,会计改革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会计的国家特色、国际化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钟永圣  
财政的本质是财政学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对财政本质的认识决定着财政制度的设计理念和财政政策的方向。结合矛盾论、辩证法和学术思想史的综合视角考察,财政的本质问题是"政治"与"经济"的双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对振兴国家财政问题的再认识黄可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我在今年《财政研究》第4期已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这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又把振兴国家财政作为专题进行了研究,这表明振兴财政确实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应从战略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松森  
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制定财政工作指导方针、原则、制度和措施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对财政分配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用以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健全和完善财政分配关系,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促进社会进步,加速经济发展。我国财政理论界各个流派对财政政策理论依据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子荣  
近年来,“公共财政”的理论在我国财政学界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笔者认为,作为至关我国财政学理论根基和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千万不能过早下结论和轻率行事,完全有必要经过财政学界同仁充分讨论,尽可能在大范围求得共识后再作计议,以保证我国财政学理论建设和财政体制改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此,笔者结合曾发表于《财政研究》1998年第4期之拙文“‘公共财政’辩析”的观点,对“公共财政”进一步透视,兼回答张馨教授的反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