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3)
- 2023(17429)
- 2022(15420)
- 2021(14658)
- 2020(12612)
- 2019(29479)
- 2018(29418)
- 2017(57376)
- 2016(31653)
- 2015(35953)
- 2014(36357)
- 2013(36069)
- 2012(33506)
- 2011(30061)
- 2010(30781)
- 2009(28567)
- 2008(28642)
- 2007(25449)
- 2006(22269)
- 2005(19835)
- 学科
- 济(126856)
- 经济(126725)
- 管理(92690)
- 业(86828)
- 企(72556)
- 企业(72556)
- 方法(61033)
- 数学(53341)
- 数学方法(52435)
- 财(41141)
- 农(34533)
- 中国(33028)
- 学(28714)
- 地方(26414)
- 业经(26172)
- 制(25124)
- 贸(23294)
- 贸易(23283)
- 务(23025)
- 财务(22930)
- 财务管理(22864)
- 易(22598)
- 农业(22311)
- 理论(22262)
- 企业财务(21575)
- 和(19554)
- 银(19350)
- 银行(19281)
- 策(18297)
- 技术(18269)
- 机构
- 大学(451131)
- 学院(450821)
- 济(176308)
- 管理(174625)
- 经济(172234)
- 研究(151574)
- 理学(150364)
- 理学院(148672)
- 管理学(145525)
- 管理学院(144730)
- 中国(114153)
- 京(97075)
- 科学(96905)
- 财(88137)
- 所(79127)
- 农(78145)
- 研究所(71529)
- 业大(69812)
- 江(69037)
- 中心(68894)
- 财经(66865)
- 北京(61882)
- 农业(61357)
- 经(60336)
- 范(59092)
- 师范(58546)
- 州(55038)
- 院(54927)
- 经济学(52083)
- 技术(49231)
- 基金
- 项目(299204)
- 科学(232399)
- 研究(215633)
- 基金(214131)
- 家(187248)
- 国家(185708)
- 科学基金(157877)
- 社会(131357)
- 社会科(124396)
- 社会科学(124360)
- 省(118062)
- 基金项目(112653)
- 自然(105070)
- 自然科(102590)
- 自然科学(102562)
- 教育(100897)
- 自然科学基金(100634)
- 划(99482)
- 资助(91524)
- 编号(89271)
- 成果(73965)
- 重点(67310)
- 部(65652)
- 发(62884)
- 课题(62403)
- 创(60913)
- 科研(57768)
- 创新(56845)
- 教育部(55644)
- 大学(55612)
- 期刊
- 济(194024)
- 经济(194024)
- 研究(133309)
- 中国(89026)
- 学报(74990)
- 财(71469)
- 农(70068)
- 科学(66827)
- 管理(63299)
- 大学(56069)
- 学学(52626)
- 教育(52218)
- 农业(47697)
- 技术(40846)
- 融(39431)
- 金融(39431)
- 财经(32311)
- 业经(31517)
- 经济研究(31114)
- 经(27495)
- 业(25479)
- 问题(25255)
- 统计(23853)
- 图书(23824)
- 技术经济(22915)
- 版(22157)
- 策(21321)
- 理论(21233)
- 科技(20915)
- 贸(20291)
共检索到673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延
2009年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文首次从动态均衡调整的实际过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明洋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对于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一般均衡视角,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模块的递归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重点考察了抗疫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等领域的跨周期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抗疫财政政策可有效对冲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且具备鲜明的跨周期特征,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提振效果不仅局限于疫情发生当年,其正面影响可持续至“十四五”期末。政策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于第二产业的提振效果较为突出,第三产业整体偏弱。政策对于投资领域的提振效果明显强于消费领域,且“十四五”时期消费、投资与仅考虑新冠疫情冲击时的增速偏差分别呈现“倒U型”和“L型”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建文
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6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同时又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自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局限于支出方面,即通过举债来扩大公共支出,投资于基础设施等方面,从而扩大内需以带动经济增长。应该说,这种以扩大需求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其正面效应是主要的,但也不容否认,这种正面效应已出现递减,其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本人认为如果从当前的宏观经济态势和长远的经济增长来考虑问题,这种积极财政政策正面临着需要适时从“积极介入”向“中性调节”的平稳过渡。因此,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税制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宝贵 刘东
严格的数理分析表明:LM曲线余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应越小;IS曲线的斜率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却未必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分析财政政策效应的正确方法是,直接采用分析影响政策效应的各参数的方法。
关键词:
IS曲线 LM曲线 相关性分析 参数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磊
本文对中国1998~2004年间实行的积极性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对数据性质的考察,我们选用了结构性VECM模型来研究。在结构性模型中,我们引入了长期约束和短期约束来识别宏观经济变量中的冲击向量,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冲击向量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冲击对总产出具有正向效应而税收收入冲击则具有负向效应,且支出冲击的正效应略大于税收收入的负效应。该结论印证了凯恩斯主义关于财政政策的主要结论。同时实证结果对我国199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给予了支持:增加财政支出的效应很大程度上被同期税收收入的增长所抵消,财政政策对产出的贡献并不像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海莲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长期存在,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失衡。基于蒙代尔政策指派理论模型以及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估计,可以发现中国财政政策对外部均衡的相对调控效力要优于货币政策,因此中国应运用出口退税等财政政策来促进外部均衡的实现,并考虑选择发行超长期债券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同时还应及时完善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外部均衡 相对效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爱林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对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 ,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轻易淡出 ,未来 2~ 3年内仍要继续实施。为了保证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得到继续实施 ,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 1)重视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2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 3 )严格遵守财政收支平衡和量入为出的原则 ;( 4 )坚持稳步推进 ,有效掌握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 ;( 5 )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 6)加强国债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成效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玲 张佐敏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家庭与异质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在不同融资方式下,政府增加投资或降低税率对不同群体收入和实际财富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财政政策究竟对哪个群体有利与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选择的融资方式和政策工具有很大关系。当政府通过债务为政府投资融资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工薪阶层最有利,而当通过货币为政府投资融资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资本阶层最有利,并对工薪阶层实际财富产生负面影响,加剧收入差距。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收入 实际财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漆柱
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对财政政策的区域非均衡效应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宏观税收、私人投资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表明,我国政府投资的财政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效应,而宏观税收政策区域差异效应不明显。其政策含义是:为了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差距,必须改变单一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的投向的调整力度,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绘
2014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19个大城市当年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这一政策的出台具有标志性意义,在该政策出台后的"后择校"时期,包括北京、上海等择校最激烈的大城市通过取消共建生、禁止条子生,极大地遏制了权利寻租现象,这是对新政收效的一个印证。但是,政策运行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急需解决,对于人民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罗希
统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果。本文运用IS-LM模型检验2003~2005三年紧货币松财政和2006上半年以来紧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状况的影响,以期找出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与地区差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货币政策效应的工作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柏松 简志宏 李霜
为了分析中国货币供应与财政政策联动机制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构建了包含货币供应规则和财政政策规则的DSGE模型,模型关键的假设是两大政策规则除了对产出和通胀做出反应外还对彼此的外生冲击做出被动式的响应。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对货币供应冲击及货币供应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内生响应均是同向的,但货币供应与财政政策联动机制的宏观经济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政策前沿的比较分析发现,货币供应与财政政策联动机制的最优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产出稳定和通胀稳定的政策权衡。
关键词:
DSGE模型 联动机制 政策前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文甫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不仅是研究宏观经济冲击或波动的传导机制的主要工具之一,而且也是近年来研究财政政策的重要分析框架之一。基于此,本文将对国外在该框架下进行财政政策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主要涉及财政政策与经济波动、财政政策效应与最优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挤入与挤出效应的传导机制等三个方面,然后对该框架下财政政策问题研究方向变化的特点以及研究不足加以评述,并指出相关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华
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大连经济均衡发展林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囊括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及经济资源在区际间的合理配置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侧面———地区经济如何均衡发展,具体来说,如何纠正大连地区各县、区间经济差异,维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毅 周彬
把宏观经济系统看成是一个动态的、随机性系统的观点是十分有益的,它是现在和过去各种冲击的反应。实践表明,用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冲击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可以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系统中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