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43)
- 2023(2861)
- 2022(2361)
- 2021(2313)
- 2020(1891)
- 2019(4351)
- 2018(4040)
- 2017(7467)
- 2016(4189)
- 2015(4717)
- 2014(4716)
- 2013(4811)
- 2012(4533)
- 2011(3623)
- 2010(3757)
- 2009(3377)
- 2008(3649)
- 2007(3122)
- 2006(2605)
- 2005(2367)
- 学科
- 财(20688)
- 管理(16817)
- 济(16177)
- 经济(16163)
- 业(13893)
- 财政(12303)
- 企(11921)
- 企业(11921)
- 出(11631)
- 政(9973)
- 贸(9806)
- 贸易(9806)
- 易(9733)
- 务(8022)
- 财务(8021)
- 财务管理(7977)
- 口(7625)
- 出口(7624)
- 出口贸易(7624)
- 企业财务(7522)
- 方法(7396)
- 数学(6833)
- 数学方法(6801)
- 中国(5931)
- 地方(5588)
- 制(5251)
- 农(4742)
- 度(4044)
- 制度(4043)
- 体(3840)
- 机构
- 大学(54469)
- 学院(54019)
- 济(26361)
- 经济(25964)
- 财(22226)
- 管理(20168)
- 理学(17242)
- 理学院(17111)
- 研究(17078)
- 管理学(16945)
- 管理学院(16850)
- 中国(14157)
- 财经(13378)
- 经(12082)
- 京(10687)
- 财经大学(9634)
- 经济学(9345)
- 科学(8748)
- 经济学院(8658)
- 江(8407)
- 所(8400)
- 财政(8324)
- 中心(7681)
- 政(7358)
- 研究所(6957)
- 北京(6634)
- 贸(6489)
- 省(6344)
- 州(6197)
- 院(6130)
- 基金
- 项目(33359)
- 科学(26185)
- 研究(25996)
- 基金(25148)
- 家(21068)
- 国家(20912)
- 科学基金(18187)
- 社会(17610)
- 社会科(16861)
- 社会科学(16855)
- 基金项目(12942)
- 省(12021)
- 教育(11830)
- 资助(10610)
- 自然(10364)
- 编号(10239)
- 自然科(10153)
- 自然科学(10151)
- 自然科学基金(9967)
- 划(9630)
- 成果(8920)
- 部(8246)
- 国家社会(7991)
- 性(7531)
- 教育部(7487)
- 重点(7233)
- 人文(7206)
- 制(7122)
- 社科(6983)
- 大学(6899)
共检索到92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不久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上发表的演讲中对某些财政倾斜政策提出了疑问。他说:资源、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和制度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的实际不平衡,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这类不均衡是难以避免的。中央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通过财政赤字的方式对欠发达地区增加投资,以保持经济的增长,否则,将影响财政的可持续性,结果只能增加税收,或扩大政府的债务规模,进而就可能使民间的资金减少,或者使利率提高;反过来,财政的不可持续性,又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他认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严玉华 王燕武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财政支出的扩张会挤占私人资源,产生负财富效应,进而抑制居民消费。基于微观主体的行为变化,本文认为财政扩张还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消费的边际效用,形成消费倾斜效应,增加居民消费。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效应的传递路径,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发现:(1)消费者的跨期替代弹性越小,财政扩张的消费倾斜效应将越大;(2)中国政府支出在短期内会引起居民消费的上涨,长期中则会挤出居民消费。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大大增加,财政扩张的消费倾斜效应下降迅速。
关键词:
财政扩张 消费倾斜 跨期替代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楚晖
本文认为, 农村教育的财政倾斜将对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不仅能增加农民的个人收益率、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还具有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还存许多问题, 政府应该在原有教育财政资金拨付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和补贴力度, 实行中央和地方教育财政资金向农村的倾斜。
关键词:
农村问题 教育财政 转移支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小芳
“吃饭财政”的侵蚀、主体税种的缺乏和收支位移的挤迫是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从操作的层面看 ,改善乡镇财政 ,需要深化撤乡并镇改革、弱化乡镇财政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破解中国“三农”困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农村城市化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可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同时,“三农”问题却并未随之消失,反而更加突显,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的即是诸如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成因及破解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公共财政 三农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雷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不断加剧,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地方财政缺口是主要原因,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差异性较大。选取2004-2011年31省面板数据,利用SPSS软件将土地财政划分为:前期、发展期、较旺盛期、旺盛期与后期,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与城市化、第二三产业关系发现:在短期全国范围内,城市化率、第三产业产值与土地财政关系为正,并提出要改革财税、土地与官员晋升制度,控制好土地财政风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199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即用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更支接、更有效地启动国民经济增长。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效应正在逐渐减弱,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以政府的投资来带动全社会的投资,最终形成全社会的“投资乘数效应”。与此同时,也要适时加大直接启动我国消费需求的力度。只有把投资和消费的“双轮”驱动有机结合起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乘数效应” 消费需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共 范一飞
一、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是客观事实所谓收入分配向某一主体倾斜,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中,该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收入增量及全部所得份额增长相对较快,超过其他主体。根据我们测算,1978—1990年间,国民收入中个人最终所得平均每年增长16.2%,高出同期国民收入递增速度2.2个百分点,而同期国家所得年均增长7.5%。在1990年比1978年增加的11419亿元国民收入中,国家所得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国平
本文以城市化率和财政分权为主要考察变量,利用1998—2010年东中西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使地方财政总体偏向于基本建设,而忽视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城市化使政府支出偏向于基本建设的同时,对教育、卫生支出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对社会保障支出产生正面影响。这种财政支出结构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我国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现象。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城市化 财政支出结构 发展失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蒋熙辉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多为地域偏僻的农业产区,工业发展滞后,农业弱质化,现代服务业因消费能力不足而没有市场支撑,财政没有稳定的优质税源。县乡财政可支配财力中,除去刚性的行政运行成本之外,既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还要保证必要的法定支出和硬性的配比支出。当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普遍困难,有的地方选择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金艳 孙捷 和丕禅
普遍存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乡镇财政负债现象 ,是由于该地区乡镇收支存在一系列问题的结果。全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就会发现在当前的体制中 ,乡镇收不抵支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现有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措施是极为不规范的。要抑制乡镇财政负债的产生就必须解决乡镇收支存在的问题 ,必须转变干部思想观念 ,规范乡镇领导干部行为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加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加强民主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功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来军 赵鹏飞 徐震
运用地方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中西部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及有关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新的有意义的实证结论: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政策对吸引外商投资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对内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都倾向于在劳动者质量较高的地方进行投资,并不显著地追求低劳动力成本;内外资企业都不适宜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产业,而适宜发展满足当地国内市场需求的"内向型"产业。根据本文的结论,在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导向的财政政策是不适宜的,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出口加工活动和产业无疑会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并且比东部要受到更多的限制。在中西部地区的内外资企业应该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目标,发展"内向型"产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财政政策 经济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霞 黄小艳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趋同两方面探讨了财政分权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运用1995—2014年中部六省和西部十一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带来的经济波动的效率损失进行估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霞 黄小艳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趋同两方面探讨了财政分权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运用1995—2014年中部六省和西部十一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带来的经济波动的效率损失进行估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化文
近年来,吉林省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打造"民生财政",连续三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去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各级财政都很困难,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但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仍然比上年增长了27.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