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
2023(1448)
2022(1259)
2021(1191)
2020(1021)
2019(2158)
2018(2203)
2017(4091)
2016(2345)
2015(2819)
2014(2871)
2013(2695)
2012(2542)
2011(2100)
2010(2105)
2009(1843)
2008(1927)
2007(1886)
2006(1494)
2005(1257)
作者
(5835)
(4798)
(4665)
(4363)
(2952)
(2254)
(2226)
(1829)
(1739)
(1724)
(1568)
(1562)
(1508)
(1418)
(1413)
(1407)
(1403)
(1367)
(1299)
(1232)
(1200)
(1165)
(1152)
(1142)
(1112)
(1081)
(1044)
(1025)
(1013)
(995)
学科
(5738)
经济(5731)
管理(5132)
(4597)
企业(4597)
(3951)
文化(3686)
理论(3401)
方法(2922)
教育(2792)
中国(2615)
教学(2607)
(2527)
业经(2519)
产业(2160)
市场(1955)
文化产业(1769)
文化市场(1769)
经济理论(1742)
地方(1673)
企业经济(1632)
(1595)
(1567)
研究(1520)
政治(1499)
(1496)
学法(1468)
教学法(1468)
思想(1447)
思想政治(1415)
机构
学院(29498)
大学(27689)
管理(9627)
研究(8294)
理学(7995)
理学院(7864)
管理学(7657)
管理学院(7588)
(7564)
经济(7274)
(5805)
(5788)
中国(5766)
师范(5755)
科学(5315)
(4896)
技术(4715)
职业(4561)
师范大学(4418)
(4409)
(4296)
中心(4127)
(3860)
教育(3859)
北京(3554)
研究所(3482)
业大(3416)
技术学院(3298)
(3297)
财经(3288)
基金
项目(18982)
研究(16427)
科学(14471)
基金(11550)
社会(9408)
(9381)
国家(9231)
(8830)
社会科(8830)
社会科学(8826)
教育(8413)
编号(8394)
科学基金(7880)
成果(7705)
(7017)
基金项目(6047)
课题(5949)
项目编号(5442)
(5419)
规划(4470)
重点(4384)
资助(4329)
研究成果(4256)
(4207)
(4137)
(4067)
自然(4016)
(3969)
自然科(3905)
自然科学(3904)
期刊
(9749)
经济(9749)
教育(8971)
研究(8124)
中国(7783)
学报(4258)
(4066)
管理(3722)
科学(3423)
图书(3399)
(3350)
大学(3331)
技术(3117)
学学(2974)
职业(2787)
书馆(2564)
图书馆(2564)
农业(2253)
(2108)
论坛(2108)
业经(2044)
技术教育(1775)
职业技术(1775)
职业技术教育(1775)
(1743)
金融(1743)
(1715)
(1684)
财经(1576)
情报(1531)
共检索到45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慕君  
对话无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还是从价值追求的意义上讲,都是我们的教学实践追求的一种目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性实践,而若实践对话教学,教师必须实现师生观、知识观和学习观的转变。对话教学从其课堂文化品质上讲,倡导民主、平等的观念建立,真实、原创的声音表达,交互、相遇的关系形成和建构、生成的意义理解,最终走向学习共同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光陆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形态。对话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适切的课堂话语环境。对话教学所需要的课堂话语环境具有共同体的特征,从本质上讲,对话性教学共同体是一种异质化共同体。对话性教学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对教师权威、课程设计与管理、对话教学的目标进行重构以及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批判反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尚达  
对话教学是近些年来教学论研究与学科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对话教学要告别神话;摆脱对话教学的乌托邦构想;要理解对话,把握对话教学的条件与有限性;重构课堂包括重构知识观、重构教学实践和重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只有重构课堂,追求"生命课堂",才能走向对话教学的现实形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兰英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对话和互动发展的过程。从教师视角出发,综合社会文化理论和国外文献研究成果,构建数学课堂师生对话分析的内容框架,对有效诊断和改进数学课堂师生对话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发现,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内容框架由数学课堂语言、数学意义建构和数学课堂文化三个维度及其内含的十个核心要素构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泽宇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课堂文化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引导相得益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课堂文化,应该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开始,注重营造师生民主平等环境,建立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平台,逐渐形成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共同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学  
对话型课堂是以对话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教学文本,在互动和沟通过程中建构世界、他人和自身意义的学习场所。从控制走向引导、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其区别于独白型课堂的典型特征。对话型课堂具有语言运用训练、创造性思维和民主合作意识培养等多种功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朱光明  
2007年6月6日上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Eleanor Duckworth教授访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为与会近四十名师生展示了一堂题为“拥有奇妙思想”的别开生面的小型互动式研讨会(workshop,另译工作坊,强调参与、互动)。Duckworth教授曾任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的助理七年,是一位著名教育学者。她的这一学术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在动手、观察、参与、对话中生成课堂。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向徐之  
新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而课堂上的一切都是灵动的、变化的,教师需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适时引导启发的教学艺术等必要的"课堂智慧",才能在课堂这一充满灵性和生命活力的空间创建一个游刃有余的"智慧课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智慧成长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标志,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首先对大学课堂学术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建构,重点讨论了大学课堂学术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然后分析了当下中国大学课堂学术文化存在的问题,包括课堂学术文化的缺失,教材中心、知识中心的课堂文化的消极作用以及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幼稚文化";为此论文提出了重建大学课堂学术文化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施学莲  
基于生态哲学的视角探寻课堂教学的改革路径,构建生态课堂,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的现代化人才。由于深受生态哲学的影响,生态课堂具有追求整体性、强调动态性、注重开放性的多维价值取向,并且在不断实践中形成协调发展、动态生成、交互开放等基本特征。我们应当通过重构生态化的课堂观念、塑造生态化的师生关系、建立生态化的评价机制以及创建生态化的课堂环境等途径构建生态课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开伟  
生态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形成的一个教学生态系统,其基本特征是生态和谐、多元共生、开放性。当前高校课堂存在的非生态问题主要有:课堂教学环境的非生态、师生关系的非生态、课堂教学方式的非生态。构建高校生态课堂需要树立生态教学理念、营造生态的课堂教学环境、科学定位师生生态位、创建生态化教学方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沙彤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实践中,应选用传统经典著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对话交流,使学生体验文化的现代性和多元性,通过构建文化语文课堂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意思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鑫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课堂对话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通过基于学生的课堂对话教学、基于项目的课堂对话教学和基于情境的课堂对话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交流能力和反省能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郑太年  
课堂对话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教育发展的整体目标和取向、教育的实践途径、课程设计、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四个层面,分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涵意,进而研究这四个层面投射到课堂教学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要原则是什么。本文将其概括为:对于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的关注、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参与性和主导性、学习者形成(中)的观点的呈现以及分析、脚手架的适应性特征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基于这一理论框架,本文建构了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对话分析框架,用于课堂观察和课堂视频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其可用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景韵  朱德全  
课堂对话是现代教学理论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是实现高职英语课程有效教学的途径。课堂对话是开放的课堂,它关注课堂实践过程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任务的灵活呈现、课堂参与主体的最大化趋势及学习主体的对话性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