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2)
- 2023(5859)
- 2022(4708)
- 2021(4614)
- 2020(3791)
- 2019(8503)
- 2018(8262)
- 2017(15210)
- 2016(8253)
- 2015(9604)
- 2014(9084)
- 2013(8260)
- 2012(7470)
- 2011(6464)
- 2010(6829)
- 2009(5772)
- 2008(5510)
- 2007(5087)
- 2006(4404)
- 2005(3793)
- 学科
- 管理(28214)
- 业(27675)
- 企(25402)
- 企业(25402)
- 济(21800)
- 经济(21776)
- 技术(15953)
- 技术管理(11403)
- 中国(9545)
- 理论(8480)
- 教学(7921)
- 业经(7714)
- 农(6866)
- 方法(6699)
- 教育(6329)
- 财(6181)
- 制(6056)
- 银(5484)
- 银行(5478)
- 学法(5408)
- 教学法(5408)
- 行(5248)
- 地方(5017)
- 数学(4680)
- 划(4646)
- 融(4631)
- 金融(4630)
- 学理(4599)
- 学理论(4599)
- 数学方法(4588)
- 机构
- 学院(106366)
- 大学(95654)
- 管理(40140)
- 济(36548)
- 经济(35592)
- 理学(33982)
- 理学院(33650)
- 管理学(33131)
- 管理学院(32938)
- 研究(29411)
- 中国(22398)
- 职业(20051)
- 京(19832)
- 技术(19807)
- 江(17921)
- 财(17553)
- 科学(16727)
- 州(14812)
- 范(14582)
- 技术学院(14520)
- 职业技术(14511)
- 师范(14447)
- 中心(14044)
- 所(13417)
- 财经(13355)
- 北京(12429)
- 经(12055)
- 业大(11939)
- 研究所(11866)
- 农(11131)
- 基金
- 项目(67562)
- 研究(57618)
- 科学(54417)
- 基金(44154)
- 家(37063)
- 国家(36646)
- 社会(33760)
- 科学基金(32731)
- 社会科(31875)
- 社会科学(31864)
- 省(31646)
- 教育(30320)
- 编号(26429)
- 划(24993)
- 基金项目(23576)
- 创(21407)
- 成果(20680)
- 课题(20279)
- 自然(19289)
- 自然科(18936)
- 自然科学(18933)
- 创新(18720)
- 自然科学基金(18619)
- 年(17629)
- 资助(16301)
- 重点(15897)
- 项目编号(15712)
- 规划(15673)
- 发(15456)
- 制(14591)
共检索到161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星
对话德育是对传统德育范式的超越。我国高职传统的德育教学存在德育目标"工具性"、德育主体"单一性"、德育内容"学科性"的问题。对话德育则更注重人本性、发展性和实践的德育价值。要提高对话德育成效,则必须将对话德育目标从"工具性"向"人本性"转变;将对话德育主体从教师单一主体向师生多元主体间性转变;将对话德育内容的选择从学科逻辑向生活世界转变;将对话德育场域的营建从知识场向情感场转变;将对话德育的路径依赖从单向对话向多元对话转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对话德育 德育范式 德育主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剑虹
人本德育是一种新的学校德育范式。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反思当前高校德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反人本"倾向,从而建构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的的现代德育人本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模式。进一步明确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具体化,以推动现代人本德育思想由理念层次向实践层次和操作层次的转换,致力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
关键词:
人学理论 人本德育 德育目标 德育范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景贵
德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德育工作需要为职校生成才和发展而强化服务工作,在职校生之中开展工作,与职校生一起创新工作。加强和改进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必须把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突出人本化思想建设,重视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人格化作风建设,完善市场化机制建设,凸现品牌化特色建设,优化一体化体系建设,推进法治化制度建设和注重科学化理论建设。
关键词:
职校德育 理念创新 范式变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璇
德育评价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既是提升德育实效的有力抓手,又是培养满足新发展格局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目前,高职院校德育评价依然面临评价主体单一、价值取向偏差等问题。新发展格局下,高职院校应从延伸评价主体、转变价值取向、明确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方法层面出发,重塑德育评价范式,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人才支撑。具体实践中,政府和高职院校等主体应坚持人本主义,转变传统德育评价理念;强化统筹规划,完善德育评价制度体系;利用技术赋能,推进德育评价数字化发展;形成三方合力,提升德育工作者评价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兰欣
高等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多层次需要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要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注入企业的理念与价值,渗透职业精神,通过在校内外技能实训中融入学生的使命与责任感教育,在顶岗实习中强化学生的模范与带头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使得学生德育工作与企业需求相互交融、互动,形成校企合一的育人场,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创新 德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昌送 张俊平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组织内外协同开展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新知识生产范式条件下知识生产的跨学科、多主体和应用导向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并指引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目标任务、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改革的方向。在新知识生产范式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必须明确技术开发和实践为核心的协同目标任务,建立专业——专业集群——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链条、提升知识生产能力,在政府、院校和协同组织三个层面建立有利于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搭建开放、多元的协同创新组织平台,推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俭民 董泽芳
对话已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的核心精神和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然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仍然处于"美德袋"式的传统灌输德育模式之中。当前高校传统德育模式正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工具化的德育目标,单向度的德育主体,知性化的德育内容,规训化的德育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师生主体间性对话德性的生成。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高校对话德育通过构建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实现对传统德育的超越。重构高校对话德育要求实现德育目标从工具理性转向生命关怀;德育主体从单向控制转向主体间性;德育内容从科学世界转向生活
关键词:
传统德育 困境 对话德育 主体间性 超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志毅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突出个体的价值 ,从主体的角度说 ,就是形成一种道德主体的开创性。如果从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上说 ,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是礼教精神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是“螺丝钉”精神的话 ,那么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是“规范加创新”的主体精神。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 ,这种集“君子”与“勇士”于一体的新型道德人格特征的培养是社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 ,亦是德育理论研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江梅 高亚滨
高职院校德育主体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围绕德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开展研究。但基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存在育人观念有误、主体价值丧失、实施途径偏颇、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为提升德育效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创新德育思维方式,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倡导体验式德育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育 创新 研究现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同良
技术能力的研究在国际经济、管理学者中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构建了以技术能力的研究范式替代、补充技术创新这一泛化的研究框架。尤为重要的是,技术能力的研究可指明我国企业技术学习行为方向并深刻揭示技术追赶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我国整体产业的技术能力跃迁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技术追赶 技术创新 技术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丘丽丹
微时代深刻影响着高职德育教学、网络德育和德育实践方式。德育工作者应积极适应微时代的挑战,创新教育观念,提升网络技术能力,挖掘微时代具有校园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同时联合社会共同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提升高职大学生德育效果。
关键词:
微时代 高职 德育方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宏芳
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需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在努力探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础上,高职院校如何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高职院校德育创新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的现实需要。据此,以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德育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为逻辑起点,在深入比较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德育协同创新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高职家校德育协同创新的方法,从而为新时期切实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升高职德育实效性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家庭德育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志成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办学原则,目的是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多校区已是大学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为德育工作主题的一致性、实施的顺畅性、结果的实效性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已有30余年多校区办学历史、下属多个法人学院的典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西顺在《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4期撰文指出,我国道德教育范式框架内正悄悄展开一场范式革命。追求完整鲜活的人性,追求德育范式的崇高人文精神境界以及开放的人生意义成为我国当代德育范式转型的大趋势。(1)德育思维方式:由人伦规训型思维方式向主体创造型思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