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
2023(1843)
2022(1433)
2021(1475)
2020(1197)
2019(2645)
2018(2600)
2017(4163)
2016(2712)
2015(3106)
2014(2926)
2013(2263)
2012(1890)
2011(1720)
2010(1755)
2009(1569)
2008(1526)
2007(1600)
2006(1371)
2005(1181)
作者
(5388)
(4520)
(4495)
(4358)
(2840)
(2053)
(2048)
(1733)
(1673)
(1645)
(1530)
(1513)
(1494)
(1361)
(1315)
(1314)
(1278)
(1232)
(1228)
(1203)
(1190)
(1084)
(1064)
(1055)
(1028)
(1018)
(1000)
(983)
(972)
(951)
学科
管理(4885)
教育(4205)
(3771)
(3578)
经济(3567)
(3185)
工作(2725)
中国(2666)
学校(2575)
教学(2538)
农业(2498)
思想(2419)
政治(2413)
思想政治(2327)
政治教育(2327)
治教(2327)
德育(2310)
(1918)
企业(1918)
研究(1891)
理论(1876)
收入(1841)
(1667)
贸易(1666)
(1654)
分配(1594)
学法(1571)
教学法(1571)
电子(1367)
图书(1287)
机构
大学(30871)
学院(27964)
研究(7666)
管理(7542)
(7001)
师范(6968)
(6937)
经济(6615)
理学(6203)
理学院(6126)
(6019)
管理学(5827)
管理学院(5791)
教育(5470)
中国(5149)
师范大学(5061)
图书(4793)
(4791)
书馆(4735)
图书馆(4735)
科学(4540)
(4411)
(4139)
业大(3847)
北京(3785)
中心(3732)
(3467)
技术(3377)
职业(3291)
(3287)
基金
项目(17562)
研究(17054)
科学(13057)
基金(9987)
教育(9894)
社会(9252)
成果(8904)
社会科(8612)
社会科学(8608)
编号(8541)
(8280)
(7485)
国家(7339)
课题(6685)
(6628)
科学基金(6331)
(6330)
高校(6182)
项目编号(5476)
研究成果(5275)
基金项目(5216)
(4846)
(4614)
规划(4596)
大学(4542)
(4418)
(4258)
(4247)
阶段(4238)
阶段性(3958)
期刊
教育(13845)
研究(10368)
中国(10070)
(9288)
经济(9288)
图书(5567)
书馆(4302)
图书馆(4302)
学报(3876)
大学(3765)
(3636)
(3508)
高等(3345)
成人(2952)
成人教育(2952)
管理(2884)
职业(2873)
高等教育(2710)
科学(2616)
农业(2527)
学学(2398)
技术(2255)
业经(1859)
(1858)
论坛(1858)
(1800)
情报(1770)
(1743)
金融(1743)
(1726)
共检索到47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俭民  董泽芳  
对话已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的核心精神和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然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仍然处于"美德袋"式的传统灌输德育模式之中。当前高校传统德育模式正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工具化的德育目标,单向度的德育主体,知性化的德育内容,规训化的德育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师生主体间性对话德性的生成。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高校对话德育通过构建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实现对传统德育的超越。重构高校对话德育要求实现德育目标从工具理性转向生命关怀;德育主体从单向控制转向主体间性;德育内容从科学世界转向生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定光  
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道德的世俗化和多元化、教育的重知主义倾向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 ,使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着支持系统乏力和效力欠佳的困境。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激活学生的道德需要、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等措施 ,来提高高校德育的效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羽程  
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自媒体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剖析了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遭遇的困境,提出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超越之策,即充分发挥、调动教育对象的学习自主性,借助自媒体拓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注重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大力弘扬德育在自媒体环境下的正能量,积极适应高校德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下立德树人的新常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玲  黄恒学  樊东霞  
互联网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德育环境,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就应该努力寻求突破以应对困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盛婉玉  李辽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互动环境和交流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虚拟社区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理想化的生活方式、跨时空的交流、平等的沟通等优势,为其成员提供了一种模拟现实的生存空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网民,其中大学生便是活跃于网络虚拟社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振中  
我国高校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德育概念不断泛化,人学空场造成的德育主体客体化,德育课程化与理想化造成的与生活脱节,对话缺失造成的德育的浅层化与单向化等。道德哲学研究道德现象和规律,并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寻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高校德育需要在道德哲学关照下,整合与超越传统,注重人的主体性,重视生活,倡导沟通,从而走出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竟玉  
当前大学德育面临巨大困境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潮和观念的激烈碰撞,转型期社会道德失范和无序,实用功利主义教育的流弊,"90后"学生自主意识的挑战。大学德育要走出困境,应从理念转化、内容整合、策略调整来实现优化,并从宏观表述范式向微观关注范式转化、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将生命关怀作为大学德育价值取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鑫明  
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忽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真正的引导和人文关怀以及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割裂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要以"大德育"教育观为指导,构建综合性的德育网络体系,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培育,注重育人育心的浸润、渗透的德育教育模式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星  
对话德育是对传统德育范式的超越。我国高职传统的德育教学存在德育目标"工具性"、德育主体"单一性"、德育内容"学科性"的问题。对话德育则更注重人本性、发展性和实践的德育价值。要提高对话德育成效,则必须将对话德育目标从"工具性"向"人本性"转变;将对话德育主体从教师单一主体向师生多元主体间性转变;将对话德育内容的选择从学科逻辑向生活世界转变;将对话德育场域的营建从知识场向情感场转变;将对话德育的路径依赖从单向对话向多元对话转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继承与超越:中国德育传统的现代化孟万金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变异性。道德的这一本质特性,决定了当前我国大学德育改革必须结合时代精神,对中国德育传统既要有批判地继承,又要创造性地超越,从而实现中国德育传统的现代化。一、中国德育传统的基本特质中国传统文...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建桥  
德育超越论奠定了将"超越"作为德育之本职的理论基础,但它在逻辑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它在回答超越的内涵、超越的对象、如何实现超越这三个根本性问题时存在不足之处。究其根源,在于研究者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假丑恶"现象和软弱无力的德育现状极度失望,由此导致了否定现实世界的极端思想。德育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而是对德育自身的否定;超越的对象不是整个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之恶;实现超越的途径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联系生活世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柯乐乐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但一直以来德育评价存在的评价分数化、单一化等问题也是社会各界争论的话题。在政策导向如此明确的当前,德育评价的实施为何还如此步履维艰?由任少波编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德育体系新认知——共同体的实践》一书,对高校德育共同体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本质的区别就在于除了都是学习共同体外,中国大学更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德育共同体,通过德育共同体的视角为当前德育评价范式的再造提供思路,这对于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晋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理念,而高校德育资源共享,是指将进入高校德育领域的资源通过各种平台和方式在高校内部、校际、社区及更大范围内进行分享和使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及时引进共享德育理念至关重要。然而,艺术类高职院校德育资源共享存在德育教育资源整合困难、德育教育资源教学技术薄弱及德育教育资源发展平衡等问题。笔者在开展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新时期艺术类高职院校德育资源共享的困境与出路”(Y201942452)过程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献忠  钟和平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肩负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德育更应努力凸显这一特质。近年来,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步向高校德育领域渗透。对话德育的缘起有其深厚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蕴。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对话德育建构,可从对话理念人本化、对话关系伙伴化、对话场域生活化、对话文本人文化和对话方法人性化等五个路向进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蕾蕾  
在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道德教育正面临着困境与冲突。随着世界人口的急速流动以及回归传统道德教育思潮的呼唤,学校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故而,要不要专设德育教师成为议题。事实上,德育教师这一职业将面临着职业发展、培养难题、道德困境以及德育立场选择等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