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6)
2023(3837)
2022(3440)
2021(3121)
2020(2865)
2019(6366)
2018(6295)
2017(13021)
2016(6934)
2015(7967)
2014(7810)
2013(7970)
2012(7668)
2011(6988)
2010(7175)
2009(6729)
2008(6674)
2007(6048)
2006(5372)
2005(4931)
作者
(18880)
(15838)
(15720)
(15175)
(10462)
(7723)
(7145)
(6065)
(6017)
(5837)
(5599)
(5358)
(5023)
(5019)
(4995)
(4964)
(4776)
(4667)
(4639)
(4524)
(4083)
(3930)
(3817)
(3635)
(3604)
(3562)
(3546)
(3509)
(3154)
(3060)
学科
(35894)
经济(35835)
管理(24626)
(22964)
方法(21511)
数学(19946)
数学方法(19847)
(18995)
企业(18995)
(10602)
(8320)
中国(7824)
(7225)
(6846)
财务(6838)
财务管理(6823)
企业财务(6580)
(6241)
金融(6241)
业经(6201)
(6063)
贸易(6058)
地方(5961)
(5959)
银行(5957)
(5853)
农业(5700)
(5625)
(4504)
技术(4502)
机构
大学(105362)
学院(102362)
(46561)
经济(45767)
管理(43455)
理学(37791)
理学院(37494)
管理学(37107)
管理学院(36907)
研究(28832)
中国(24935)
(24414)
(20501)
财经(19633)
(17919)
(16266)
中心(15374)
经济学(15320)
财经大学(14719)
经济学院(14023)
科学(13844)
(13085)
(12788)
北京(12737)
(12679)
商学(12583)
商学院(12500)
业大(12146)
(12016)
师范(11911)
基金
项目(65638)
科学(53786)
基金(51407)
研究(48993)
(43017)
国家(42658)
科学基金(38455)
社会(34246)
社会科(32672)
社会科学(32668)
基金项目(26899)
自然(24129)
教育(23874)
自然科(23663)
自然科学(23660)
(23607)
自然科学基金(23316)
资助(22163)
(19994)
编号(18864)
(16498)
成果(16175)
教育部(15221)
人文(14922)
国家社会(14704)
重点(14077)
大学(13552)
(13428)
(13300)
科研(12783)
期刊
(48082)
经济(48082)
研究(32015)
(19350)
中国(18498)
管理(15891)
(14956)
金融(14956)
学报(12933)
科学(12073)
财经(11168)
(10968)
大学(10864)
教育(10083)
学学(10032)
(9385)
技术(7806)
经济研究(7749)
业经(7354)
问题(6861)
农业(6573)
(6178)
理论(5782)
图书(5472)
统计(5451)
技术经济(5375)
实践(5171)
(5171)
商业(5067)
(4966)
共检索到153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岩波  余红林  
对证券欺诈行为的法律思考蒋岩波,余红林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这不仅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而且还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但也应该看到我国证券市场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证券违法犯罪日益增多,特别是证券欺诈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巍  
当前证券市场中的欺诈行为与对策思考□孙巍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相继在上海、深圳设立证券交易所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的证券市场还处于试验阶段,大量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制度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尚未规范化。因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明辉  
互联网出现以后,网络证券欺诈也随着产生并呈蔓延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证券欺诈手段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得到演绎,危害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后果更为严重。而且,由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网上证券欺诈的隐蔽性越来越强,给证券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证券立法和证券监管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监管的需要。证券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在网络证券欺诈监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尤其是监管措施较为完善的美国。完善我国的证券监管措施需要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探索适合我国的网络证券欺诈监管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反价格欺诈的法律思考·江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反价格欺诈的法律思考》课题组·我国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时期,较为普遍和严重地出现了价格欺诈行为。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对之探本溯源,以完善立法体系,规范价格行为,保障合法权益,使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柳英  
证券欺诈行为聚集是常见的现象。不诚实公司对欺诈被发现的预期是欺诈行为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建立相关的预期模型,分析证券欺诈的发生概率与监管效率的动态关系,发现欺诈行为的聚集现象是证券市场的内生规律。进一步实证检验国内的相关数据,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论。我国证券市场的欺诈行为主要聚集在1996年,占总案件数量的40.5%,而欺诈案件查处则聚集在2000年,要比欺诈聚集期晚4年,证明案件查处时间过晚是导致欺诈行为聚集效应显著的主要原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顾雷  
本文突破现有证券违规立法的框架结构,大胆探索欺诈客户证券违规行为模式,对证券欺诈客户刑事犯罪化问题进行探讨,解决了《证券法》与《刑法》在欺诈客户行为不同法律责任问题上的交叉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长虹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余年来,频频出现的证券欺诈现象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的障碍。本文利用寻租理论和监管博奕模型,探讨了证券欺诈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因素,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规制我国证券市场欺诈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恩平  吕永学  
追究证券欺诈者的民事责任,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应是证券法的主要任务。我国证券法确立了民事责任优先的原则,却缺乏可操作性。为防范证券欺诈,化解金融风险,我国应确立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制度,为证券欺诈的求偿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及其法律问题研究中国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法律处大约在7年前,就有专家分析预言:随着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与金融体制的新旧交替,中国将成为金融欺诈实施的领地,成为金融欺诈侵害的主要目标。这些年来我国境内发生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融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珺  
大约在七八年前,就有专家分析预言:随着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与金融体制的新旧交替,中国将成为金融欺诈实施的领地,成为金融欺诈侵害的主要目标。这些年来,我国境内发生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融欺诈案件——从信用证欺诈到伪造、假冒票据;从引资诈骗到恶意透支等——及其产生的恶劣影响与严重后果无不明证着:目前我国的情形不幸为专家的预言而言中。面对金融诈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英  
信用证是银行以自身信誉向卖方提供付款保证的一种书面付款凭证。信用证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信用证享有“国际商业血液”的美誉。但是由于信用证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给利用信用证欺诈者实施诈骗造成可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丽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该行为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在对价格欺诈行为内涵及外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引起价格欺诈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燕南  
价格欺诈行为是有违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然而,一直以来,我国价格法律法规对于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存在概念不准确、构成要件不确定、法律规定不一致、多处竞合的问题,导致在实践中出现多头管理,价格欺诈行为被扩大化适用。本文通过对现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现行法律规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以供借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德宗  陈启欢  
本文用经济学分析及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的欺诈行为。结论是 :当监管加强 ,欺诈的预期成本增加 ,欺诈上市减少 ,反之 ,欺诈上市增加 ;当一股独大时 ,市场监督容易失效 ,便产生持续信息披露上的欺诈行为 ,此时 ,社会公众股东承担的总成本是无欺诈条件下的代理成本与受欺诈导致的成本之和 ;监督失效时 ,削弱了诚实公司潜在的长期融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 ,欺诈公司及其高层管理人员所受处罚量与其欺诈行为量的相关度很差 ,处罚的公平性值得商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