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9)
2023(5825)
2022(4858)
2021(4189)
2020(3569)
2019(7950)
2018(7617)
2017(15472)
2016(7859)
2015(9130)
2014(9118)
2013(9345)
2012(9207)
2011(8648)
2010(8829)
2009(8374)
2008(7945)
2007(7123)
2006(6544)
2005(5934)
作者
(23367)
(19742)
(19636)
(18914)
(13018)
(9347)
(8890)
(7647)
(7511)
(7030)
(6969)
(6614)
(6386)
(6379)
(6264)
(6178)
(5756)
(5733)
(5641)
(5377)
(5248)
(4772)
(4729)
(4591)
(4574)
(4501)
(4234)
(4047)
(3954)
(3781)
学科
(67530)
经济(67483)
方法(26413)
数学(24477)
数学方法(24418)
管理(24249)
(20984)
(16810)
企业(16810)
地方(16027)
中国(12159)
地方经济(12081)
(11521)
(10684)
业经(9687)
(9136)
(7823)
金融(7823)
(7563)
(7279)
贸易(7275)
环境(7117)
(6934)
经济学(6919)
(6694)
银行(6687)
农业(6639)
(6404)
(6308)
产业(6261)
机构
大学(132349)
学院(129687)
(70912)
经济(69884)
管理(49818)
研究(44897)
理学(42799)
理学院(42384)
管理学(41981)
管理学院(41724)
中国(33947)
(31075)
(25745)
财经(25218)
经济学(25021)
(22963)
科学(22455)
经济学院(22440)
(21416)
中心(19906)
(19070)
研究所(18979)
财经大学(18777)
(16522)
师范(16392)
北京(16230)
(15477)
(15041)
商学(14929)
商学院(14785)
基金
项目(80214)
科学(64863)
基金(61349)
研究(60083)
(51480)
国家(51122)
科学基金(44955)
社会(43287)
社会科(41312)
社会科学(41304)
基金项目(31580)
(29375)
教育(27880)
资助(26192)
自然(26011)
自然科(25412)
自然科学(25408)
自然科学基金(24993)
(23962)
编号(22046)
(19483)
国家社会(19209)
成果(18519)
(18051)
重点(17883)
教育部(17856)
人文(17319)
(16433)
经济(16303)
大学(16142)
期刊
(81409)
经济(81409)
研究(44910)
(23766)
中国(21059)
管理(19239)
学报(16224)
科学(15050)
经济研究(14992)
财经(14956)
(14755)
金融(14755)
大学(13043)
(12926)
(12475)
学学(12319)
技术(11218)
问题(10553)
业经(9764)
技术经济(8922)
教育(8877)
(8626)
统计(8495)
农业(8059)
世界(7462)
(7325)
国际(6996)
商业(6701)
决策(6671)
经济问题(6624)
共检索到200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守一  
本文从假设前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信息条件、市场、决策、激励、资源配置标准、政策主张和学科特征等方面对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作出了评论。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在规范研究中,不存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裂,而在实证研究中,两者不可能统一起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德仁  
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对立起来,是我国经济学界当前较为普遍的一种观点。作者区分了评价性事实判断与描述性事实判断,并由此证伪了上述观点的理论渊源———“休谟命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关系,得出了二者是协调与互补的结论。针对我国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林  
以“实证”和“规范”来区分经济学性质的做法由来已久,这种区分法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被淡化。本文考察了区分实证和规范的经济学的基本标准———“休谟铡刀”,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通过对经济理论的内生性要素和外部性因素的分析,论证了彻底“实证”或“规范”的经济学并不存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作为济世之学的经济学同时具有实证性和规范性的观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林  
以“实证”和“规范”来区分经济学性质的做法由来已久,这种区分法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被淡化。本文考察了区分实证和规范的经济学的基本标准———“休谟铡刀”,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通过对经济理论的内生性要素和外部性因素的分析,论证了彻底“实证”或“规范”的经济学并不存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作为济世之学的经济学同时具有实证性和规范性的观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振龙  
金融资产价格信息含量的提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其力求以最少的假定,从各种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中准确提炼出市场对各种风险和价格走向的预期,把市场价格准确"翻译"成人们易于理解的形式,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本文对不同的资产价格可能蕴含的信息及其提炼方法进行了阐述,力图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指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金沛  邢祖礼  
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的运用历来都存在争议。文章在对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区分的缘起、内容和产生后果的分析基础上,对经济学的“科学性”标准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经济学研究中忽视甚至无视价值判断等一系列规范性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规范方法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经济学本身的学科属性决定的。实证主义经济学和规范主义经济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岱荪  
近二、三十年来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借用西方经济学常用的两个术语,就西方学者所声称的含义和发展的趋向来观察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借以帮助我们看待今天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换句话来说,就是从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区分的解释来了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演变及其特点。所谓规范经济学,就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来某些规范或准则,作为分析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岱孙  
长期的闭关自守,益以十年动乱,使国内经济科学工作者对于国外经济情况和经济学说发展的动向,处于隔绝的状态。无知造成了自满。其表现形式就是采取不值一顾的无视态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旭朝  
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要求经济理论跟上时代的步伐,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因而,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成为目前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向,也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的根本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昕竹  陈志俊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其独特的方法论。经济学发展至今,它的几十个分支学科之间不断地分化与融合使其形成了一个十分庞杂的学科体系。虽然每一个分支学科都有各自独特的研究方法,但总体上,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和纳什均衡两个核心概念上的一系列公理化的研究方法。而作为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最终形式,经济学论文亦充分体现了这种独特的方法论。 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与变革,经济学的研究论文,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毅夫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在18世纪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世界是平的,最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以人均收入来衡量的发展水平差距顶多只有4—5倍。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出现了大分歧。西方国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而亚非拉许多国家仍然沿袭着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本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与评论。通过大量的跨部门、跨国、时间序列和案例研究表明行业的经济社会特征以及政治寻租活动、决策者的目标和理念、宏观经济和政治周期、国内外制度约束等因素对贸易保护的水平、结构及其变化有显著性的影响,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重要假说。但同时现有的实证研究也受到信息瓶颈的制约和存在技术上的若干的缺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伟  
一、法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法证经济学”(Forensic Economics),是与法律相关的经济学,与经济法学不同,它不属于边缘学科,而纯属经济学科。那么,究竟什么是法证经济学呢?为论述的方便起见,这里得借助两个案例:一个是假设的案例。假定某人酒后驾车引致交通事故,给路边一行人造成严重人身伤害。法院在审理这一案件时,一般须涉及到两种类型的刑罚:一种是给肇事者以非经济的惩罚,如拘留、监禁等等;另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陆毅  孙天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调了坚持"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正确、制度体系的完善、精神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家跨越式发展成为产业体系完备的工业化国家,压缩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的中国奇迹,正是对"四个自信"的最好的诠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